漫步柴园(常熟苏州行13)

柯思嘉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9日上午 晴</p><p class="ql-block"> 华先生是金陵南林饭店的常客,对周边地形了如指掌。昨天傍晚刚安顿好房间,就带我走后门去柴园。不同于熙熙攘攘的大街,它深藏于姑苏区醋库巷44号,原来此处还是苏州教育博物馆。无奈此时天色已晚,柴园大门已闭,说定明天早餐后即来。</p><p class="ql-block"> 柴园初建于清道光年间,原为苏州四大望族之一的潘曾琦宅园。光绪年间,为浙江上虞柴安圃所得,修缮扩建后,人称“柴园”。这里汇聚了水榭楼台、假山花木,呈现出江南园林的典雅风貌。</p><p class="ql-block"> 我们请了一位讲解员戴导,与我们细说苏州教育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苏州教育积淀了丰厚的人文遗产,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这里,能领略苏州教育的千年魅力和当代风采,还可以欣赏苏州园林耐人寻味的美学意蕴”。参观在这介绍声中开始了,我们认真聆听,不时会有一些提问。</p> <p class="ql-block">  28日傍晚来柴园,吃了闭门羹。我俩饶有兴趣地欣赏门口的柴园砖雕,以熟悉环境,方便明天参观。</p> <p class="ql-block">  砖雕柴园鸟瞰图。华先生与我侃侃而谈:“东宅西园,园中前有鸳鸯厅,宽敞豪华,后有楠木厅,典雅淳朴。其间庭园四区,以中园最佳……”</p> <p class="ql-block">  序言馆前悬挂着一副楹联:“彰教化功是馆藏故事,得游观乐斯园秀新姿”。柴园如同一幅“双面绣”,既是一座园林,又是一座博物馆,在有限的空间内,精心布局了古代馆、院士馆、视听馆、体验馆等展馆。可谓一举二得。</p> <p class="ql-block">  仁至堂正中安放着孔子圣像,两侧楹联为“手振木铎育四域青矜为教俊彦蔚起,襟怀生民开千秋基业爰克中华复兴”。</p> <p class="ql-block">  在大厅与堂楼间有一天井,砖雕门楼上镌清光绪九年(1883年)顾文彬题“嘉门善祥”额,文气满满。</p><p class="ql-block"> 戴导说这是苏州怡园主人顾文彬(1811年-1889年)所写,中国晚清诗人、词人、书画家、书画鉴藏家。</p> <p class="ql-block">  留余堂(楠木厅)是柴园最为典雅的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两侧楹联为“精骛八极胸中自有丘壑,神游千年笔底了生波澜”。</p> <p class="ql-block">  鸳鸯厅:古代馆,鸳鸯厅是园子里最宽敞的大厅,主要用于接待贵客嘉宾。“道启东南”为乾隆所题。两侧楹联为“国运昌隆赖志士仁人之经略当永定,学风淳厚因鸿儒耆硕所倡扬而长春”。</p> <p class="ql-block">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省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p> <p class="ql-block">  当年经过艺术加工后的照片,“求人不如求己”。画面上两人均为王谢长达。</p><p class="ql-block"> 谢长达 (1848 ~ 1934) 女,字铭才,婚后从夫姓。祖籍安徽,迁居苏州。早年随夫内阁侍读学士王芾卿在京居住多年,夫殁,乃南归。主要成就:与友人创立“振华女校”。</p> <p class="ql-block">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殿试状元卷本展品为复制件。</p> <p class="ql-block">  这张表清晰地反映了科举考试的脉络。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古时的贡生或举人。</p> <p class="ql-block">  戴导侃侃而谈,同仁们认真听讲。</p> <p class="ql-block">  钱棨(1734-1799),原名起,字振威,号湘般,长洲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辛丑科状元。是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也是科举史上第二位夺得"六元"(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的状元。</p><p class="ql-block"> 古时的文人,字也写的这么好,放着现在,个个都是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言偃(前506﹣前443)</p><p class="ql-block">字子游,常熟人,</p><p class="ql-block">后世尊称为言子。</p><p class="ql-block">言偃师从孔子,</p><p class="ql-block">列"孔门十哲"第九位,</p><p class="ql-block">言偃是孔子学生中唯一的南方人,</p><p class="ql-block">也被称为"南方夫子"。"</p><p class="ql-block">清代,</p><p class="ql-block">康熙,乾隆南巡至苏州先后亲题</p><p class="ql-block">"文开吴会""道启东南"</p><p class="ql-block">称颂言子。</p><p class="ql-block">现常熟虞山留有言子墓。</p> <p class="ql-block">  苏州教育博物馆藏品近2000件,其中最珍贵的当数《正谊书院小课》和清代袖珍书箱。</p><p class="ql-block"> 清代袖珍书箱,尺寸为24厘米×23厘米×17厘米,书箱面板有“袖珍六经”四字,面板内侧写有藏书目录,含《四书朱子集注》《易经朱子本义》《诗经朱子集传》等共40本藏书。箱内所藏书为线装刻印本,开本10厘米×15厘米,这些藏书被称为“巾箱本”。巾箱是古人装头巾用的小箧,“巾箱本”是古时刻印的版框开本极小的书本。巾箱本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40本藏书字体虽小但字迹清晰,版心有书名、编次、页码、单鱼尾,扉页印有“文光堂六经全注”。</p> <p class="ql-block">  正谊书院创建于清同治六年。</p><p class="ql-block"> 《正谊书院小课》中有不少农业题材的作品,如<span style="font-size:18px;">插秧词、听蛙声、踏水车、煮蚕豆、蚕桑词、刈麦行……</span>生动地反映了农家生产生活场景。从此件藏品可见,古代书院培养人才同样重视农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强调求学者须熟悉农事、了解农村、关心农民。</p> <p class="ql-block">  海锦兄与夏同学在认真观看袖珍书箱与《正谊书院小课》。</p> <p class="ql-block">  同仁们在认真听讲。</p> <p class="ql-block">考篮</p><p class="ql-block"> 这是科举时代考生赴考用以盛放文具、食物的提篮。</p> <p class="ql-block">  苏州百年学校有一百多所,让我惊讶。这里陈列着一百多所百年学校的校徽。</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苏州当年有这么多的教会学校。最早可追溯到1871年。现在还有10所学校前生是教会学校。</p> <p class="ql-block">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教法</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一年(1932)十月,教育部颁行《幼稚园小学课程标准》。依据该课程标准,商务印书馆于翌年出版了一套"复兴小学教科书"和教员用教学法及教本。</p>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审定初级中学国文》,民国二十三年出版。</p> <p class="ql-block">  东吴大学创办于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为美国基督教创办的教会学校。</p> <p class="ql-block">  鸳鸯厅后面的一个园子叫中园。步入园子,但见小桥、假山、水池、亭子错落有致,池中鱼儿悠闲自在不停地游着,浮起阵阵涟漪,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整个园子的布局以水为中心。在水池东侧有一座水榭依偎着,而在西头则停靠着一艘船舫。周边矗立着垒叠成山的湖石,并且环绕着参差不齐的树木。水榭南、北面均为八角景嵌玻璃式长窗。临水设美人靠,可凭栏观鱼赏景。</p><p class="ql-block"> “有舟不系”两边的楹联是:佳句长吟松径夜行一轮月,竹篙轻点清溪晨渡半船书。</p> <p class="ql-block">  柴园不大,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漏窗画舫都在其中,布局巧妙,精致优雅。假山口有“缭而曲”三字,盘旋迂回,又有曲廊延绵贯连,水池清幽,船厅怡然,山石奇巧,丘壑自具,一派苏州园林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花圃处左转,前方是个半亭,亭中的匾额是:半亦有品,两边楹联为:临池生画意,卷帘得诗情。细细品味,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站在跨越之桥上看水榭,临水设美人靠,可凭栏观鱼赏景。匾额“可以濯缨”,两侧有楹联:“风乎舞雩吾与点也,游在濠上子知鱼耶”。</p> <p class="ql-block">  戴导叙述详尽,让我们既了解人文,又参观园林,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菁英集萃厅外右手边的长廊中,有宝瓶形状的门洞,题额是:听雨。一对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p> <p class="ql-block">  这曲径通幽的廊道,移步换景,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  园内的银杏叶已转黄,如同大自然的调色板,将浅冬的柴园装点得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  出园时,我们在留言簿上写些感谢、感悟之类的文字,本想让海锦兄留言,其一唯推让,最后我执笔,海锦兄口述,1、2、3点,层层递进,海锦兄口才了得,思维敏捷。签上四人大名,才算完成任务。随后与戴导挥手告别。</p> <p class="ql-block">  在出口,遇到一批进园的聋哑人,年龄约在60多岁。原来柴园在1962年至2012年,苏州市盲聋哑学校在此办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学生没有忘记旧情,今天特来看望母校。此情此景,让我们感动。</p><p class="ql-block"> 一次愉快的参观,一举二得,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9日晨草于艺泰一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