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4日,应该是全球华人值得大大庆贺的日子。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委会4日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 class="ql-block"> 细想起来,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已经有2000年历史了。早在汉武帝大初元年(公元104年)就颁布了官方统一历法,正式将夏历正月初一确定为新年第一天即岁首。</p><p class="ql-block"> 不敢想象,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以不同的形式庆祝春节。与春节相关的各类民俗活动已进入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春节的国际认同彰显了咱们中国这个文化大国的软实力。春节的申遗成功是对中国文化内涵的高度认可,极大地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在申遗成功的会场上当即就有二十多个国家的代表起立来到中国代表团席前握手表示祝贺。不过中国人心里都很清除,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我们附属国的一些亚洲小国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难以言表。</p><p class="ql-block"> 春节已经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延绵传承的有力见证,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华人的盛大节日,它是内涵最深厚、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世界级传统文化节日。</p><p class="ql-block"> 在第一个“非遗”版的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感觉它肯定有新的内容包含在其中了。不久前咱国家无巧不成书地增加了农历除夕的公休假期,真的很奇妙。</p><p class="ql-block"> 不敢想象,春节活动涉及的范文太广泛了,包括:祭祀祖先、感恩祈福、阖家团圆、辞旧迎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等等等等。</p> <p class="ql-block"> 咱老百姓有一句过春节的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过年的习俗,从大的方面而言它包括:喝腊八粥、祭灶、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贴福字、贴窗花、年夜饭、看春晚、吃饺子、大拜年、给压岁钱、祭拜祖先、走亲访友、逛庙会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春节又增加了新的节日内涵:首先说一年一度的春晚,真的成了全球华人过春节的一顿文化大餐,不敢想象大年三十,阖家团圆,吃着年夜饭,观赏着国家最高水平的春节联欢晚会,那是一种怎样的喜乐感觉。感觉看春晚多多少少有点古式“守岁”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春晚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2014年确定为国家项目。可以说搞一台春晚节目,是一个庞大的艺术系统工程。每年文化部从当年的五、六月份启动,九月、十月份集中筹备,经过导演组确定主题、选定主持人、演员、前期录制、直播、后续处理等技术环节,最后所排春晚节目才能于全球二十亿观众见面。如今的春晚已经成为过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内容。</p><p class="ql-block"> 再来说一说围绕一年一度的过春节咱国家专门安排的“春运”交通大调度。“春运”毫不夸张地说是中国特色文化的奇妙现象。它特指春节前后发生的大规模交通运输高峰。今年春运的时间已经确定(2025年1月26日——3月5日),共四十天。春运期间,咱中国的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等交通部门都会迎来客流量的大幅增加,2025年春运预计客流量达90亿人次。</p><p class="ql-block"> 春运不仅是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更是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大奇观,随着中国社会各行各业大踏步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春运这一独特的中国式社会现象。</p> <p class="ql-block">更有春晚播放期间的网络抢红包和网络的新春祝福大交流,我感觉新春网络祝福那精美语言和图片传递真的是一种孕育中国新文化发展的社会新生事物。</p> <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没有咱国家的飞速发展和伟大复兴,就没有如今春节的大热闹和大欢快,春节也不可能成为世界级别的申遗项目。十四亿中国人真的赶上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好时候。欣逢盛世,全国人民更应该不负韶华,砥砺奋进,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世界奇迹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