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片树叶竟然古今中外令无数文人雅士所痴迷和吟诗作赋,或追逐研究。那么,它有什么好呢?子凡茶道也是喝茶者中为数不多的茶痴,今天分享午时品茶后的《醉茶记》。</p><p class="ql-block"> 香台里的香烟缓慢的上升着,一会儿倾斜着打着卷,开着花,一会儿又匍匐前进地升腾。不远处,寺庙里浑厚男低音的诵读声如香烟袅袅,一阵又一阵地传过来。我独自在这条狭窄的巷子里的茶社里品茶,静观,静听,静品。静品这款来自云南深山老林里新茶。它在手绘白瓷盖碗里吐着泡泡,打着滚,舒展着它的腰肢和臂膀,然后,把它最好的香气和精华释放奉献给我。我怀着一颗恭敬的心,看着哗哗响和最后滴落时发出的嘀嗒或叮咚响的声音,出了神。我故意抬高手腕,于是,公道杯里的水珠会跳跃着,蹦跳的很高,晶莹的水珠也会调皮地跳出来夺我的眼球。眼睛盯着有些模糊了,心也有些朦胧了。不!很清晰!我,这是醉在其中了。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我此时莫不是也该写一篇《醉午茶记》么?午时按照曾仕强老先生讲《易经》上说该是休息静养的时候,我此时虽然没有午休,却是灵魂的休憩吧!</p><p class="ql-block"> 这茶属于先苦后甜的一种。它的苦涩像一缕春风,瞬间刮过我的舌面。转而,它的甜又从舌底和牙缝里钻出来,在我的口腔里充盈着,一股一股的甜水把我的情融化着,把我的心柔软着。人家说女人是水做的,这茶水又是女人的什么呢?我像丰子恺老先生写的《两句“?”》里的他的小时候,总爱问什么?虽然我问得没有他那么高深。但是,我觉得,爱问,是童心未泯的象征。好奇心能够让我们思考,能够激起我们对未知的探讨和向往,以及生活下去向前走的欲望。我爱听爱读丰子恺老先生的文章,也爱看他的画作。我觉得无论是他的文章还是他的画都会激起我深思和快乐的遐想。他的笔触点点滴滴都那么灵动和清新、愉悦。</p><p class="ql-block"> 茶在我口里滋润着,也在我心里鸣叫着,不久,我深深打了一个嗝。我知道,这是茶已经深入到我的五脏六腑里去了,它们在那里去养护我的脏腑,给养我的身躯和肉体。当然,更是滋养温柔我的灵魂。我一次又一次地深嗅着它留在杯底里的余香,是享受,又是告慰,更是我对它的感激!</p><p class="ql-block"> 古代先贤告诉我们,人要和大自然贴近,亲近。脱离和违背大自然后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我喜欢品茶,喜欢在品茶中感悟大自然的美好和力量。我通过品茶认识了很多原来没有去过,或是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的地方;通过品茶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 通过品茶感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是什么;通过品茶让自己开阔了眼界和胸怀;通过品茶……那可是好处太多太多,原来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品茶,现在是全家人和朋友都在跟着我一起品茶。身体健康了,心灵也像掌起了一盏明灯。</p><p class="ql-block"> 真是神奇的一片叶子啊!或许有人说不就是一片树叶吗?值得那么揣摩炫耀吗?嗯!值得!因为你没有感觉到它的好,所以,才会这样鄙视它,不屑它。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亲近它了。它生生死死,一代又一代温暖着世人,奉献着它的精华。不但我国从“神农尝百草”时起,人们就喜欢上了它,现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都在喜欢它,品饮它,它成了世界三大饮料的首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它的恩惠,享受到它健康,享受到它的快乐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茶叶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由于你没有亲近它而蒙受到损失。它不只属于闲人和雅者之物,是属于大众和所有人的“碧霞”、“涤烦子”人间“佳茗”。</p> <p class="ql-block">茶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我给茶的留痕</p> <p class="ql-block">才买回的南天竹</p> <p class="ql-block">干枯但也要养育它</p> <p class="ql-block">希望我能够救活,让它起死回生</p> <p class="ql-block">希望它未来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滴水之恩</p> <p class="ql-block">烛光下我用蜡烛的泪做的大鼻子人头像</p> <p class="ql-block">感受茶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拍照下每一款茶的曼妙</p> <p class="ql-block">心血来潮作画。蜡烛油多了撒了,索性就来个蜡像吧</p> <p class="ql-block">我看着你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救活的栀子花绿生生的给冬天增加了春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好冷的吊兰有了温暖的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你也喝一杯</p> <p class="ql-block">水珠晶莹</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 子凡茶道(李翠婷原网名微笑风铃)。民主党派,《保定茶道网》主编,保定茶道文化传播中心资深茶道讲师,有声演播师,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研究员,荣获2023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喜马拉雅“民间辩手”奖,《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保定作协会员。保定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保定三义文化研究会理事。多年政协委员,《美篇》加精作品130篇,阅读量超133万大关。多年来在全国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580多篇,网络3000多篇,散文集《茶里茶外》受到国内社会各界欢迎与好评,并成为众多人们的枕边书。以微笑风铃笔名发表的《儿子福兮?祸兮?》网络小说发表于晋江文学网,并上百度百科。培训茶艺师200多名,“快手”“抖音”及喜马拉雅等视频、音频茶文化播出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现场茶道讲座5000多人次,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乐凯集团、北国商城、部队医院、银行、房地产等大型企业及学校、社区与寺院等多家单位纷纷邀请讲座,并多次举办公益讲座课堂,正像她的网名子凡茶道乃老百姓的茶道,深受人们喜爱和称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