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一二·九”运动89周年纪念日。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二·九”运动</span>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每年“一二·九”时都会有一些纪念活动,以传承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这使我想起上中学时参加的一次纪念演出,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是我上初二时,学校为了参加市里举办的纪念“<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二·九”</span>文艺汇演,专门组织排练了一次规模较大的《黄河大合唱》。为了排练好这次大合唱,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责成音乐教研室的韩光老师和另一名懂音乐的田野老师专门负责排练,由实力雄厚的学校乐队负责伴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负责人和乐队确定后,就在初、高中两部的三十多个班级里挑选出一些唱歌比较好的同学参加,同时还有部分青年教师参加。最后挑选出的人员有一百多人。我们班一共挑选了三名同学参加,除我之外,另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是作为领唱候选人选的,我不过是因为嗓子好而充数罢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河大合唱》是抗战时期的一部展现民族精神的音乐巨作,具有一定演唱难度。为了让我们很好地把握大合唱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正式排练前,田野老师首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它的词曲作者以及所包括的八个乐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部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通过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黄河怨、黄河对唱、怒吼吧黄河、保卫黄河八个乐章,以不同的音乐形式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颂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让我们能够饱满地唱出每个乐章的情感,田野老师几乎是对每个乐章每句歌词以及旋律的强弱起伏,都向我们进行认真细致地讲解。比如在唱到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时,就告诉我们如何唱出一种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在唱到第四乐章《黄水谣》时,则向我们讲解一个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劳动妇女是如何怀着悲愤的心情向侵略者控诉的。每次听完他的讲解后,大家的情感也能很快进入到作品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排练一场上百人的大合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两个多月的排练,我亲眼目睹了两位老师所付出的辛苦。先不说演唱方面的难度,单就人员组织方面的问题,就让两位老师操了不少的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每次排练,大部分是利用下午自习的时间,有时也安排在星期日。刚开始人员的召集还比较容易一些,只要通知到每个班级,凡是参加大合唱的同学都会很快地来到三楼的礼堂里。可时间长了以后,有许多同学都怕耽误学习而不愿参加了,有时通知了两三遍,人员还是参差不齐,有时候甚至连一半还不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班同学练到中途时就剩我一人了,原来准备领唱的那两名同学也都不参加了。看到许多同学都退出了大合唱,我也不想参加了,怎么也是耽误一些学习。可每当看到田野老师为人员不齐而大为恼火时,我又不好意思不参加了。就这样我一直坚持到了最后,是班里唯一参加大合唱的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合唱不是简单的一种合唱,它包含了多种形式的演唱,除了领唱、对唱、合唱、混声唱外,还有男女生分唱、重声唱、二声部轮、四声部轮等形式的演唱,这对我们这些没经过专业训练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件较难的事。尤其在重声唱和四声部轮唱部分,两位老师是费尽了口舌,投入了大量精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对我们进行指导纠正,好多次在我们正唱着的时候,发现某个部位的发音不对了,田野老师就立即严厉地叫停重唱,反反复复地多少遍,弄得我们都不敢大声唱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非常敬佩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光老师除了教唱和指导外,还亲自担任大合唱的指挥。他是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到学校的音乐老师,他的指挥非常有魄力,每次排练时,只要他往那一站,指挥棒一挥,大家就立刻来了精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月9日演出的那天早上,天还没亮我们就都来到了学校,女同学都按着要求穿上了红毛衣黑裤子,男同学一律蓝西服白衬衫红领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位女老师专门负责给我们化妆。化完了妆,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两个面包,一个是早上用的,一个是中午用的,另外还有一瓶汽水。这在平时是很少吃到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天校长和所有领导以及各班主任全都到场陪同。学校的重视与关怀,让我们每个参加大合唱的同学都很受鼓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演出是在市人民文化宫举行的。当幕布徐徐拉开,阵容强大的合唱团整齐地出现在舞台上时,台下立刻一片安静。望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我心中陡然升起一种神圣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一片期待的目光下,韩光老师镇定地挥起指挥棒,乐队骤然响起了优美浑厚的乐声,随着一段男生深情朗诵:“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我们也立即进入演出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小指挥棒在韩光老师手里宛如一根魔力棒,伴着此起彼伏、时快时缓的旋律和节奏,把我们的歌声时而带向高山之巅;时而又带向黄河之边;时而婉转低回;时而又奔腾咆哮。我们仿佛置身在那浩浩荡荡的抗战队伍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抗日洪流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激越澎湃的歌声把大合唱推向了高潮,台下响起了一遍又一遍的热烈掌声。我们的演出得到了领导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最终以其阵容强大、主题鲜明、演唱出色而被评为了全市特等奖,为学校争得了文艺史上的最高荣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这次演出,我穿的那件红毛衣还是自己一针一针亲手赶织出来的。那时的生活比较困难,没有几个人有毛衣,左邻右舍也都是普通人家,借都没处借。恰巧父亲工厂奖励的一斤红毛线还没用,正好可以拿来解决我的燃眉之急。我就利用放学回家的一点时间现学现织,争分夺秒地在演出之前织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是初学织毛衣,没有经验,织出来的毛衣一只袖子肥,一只袖子瘦,想拆了重织又来不及了,只好对付着穿了,好在不太明显,总算是没耽误参加这场隆重的《黄河大合唱》演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河大合唱》是我上中学时参加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文艺演出。尽管两个多月的排练有些枯燥和耽误学习,但在排练演出的整个过程中,也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荣誉感,或多或少也提高了一些音乐艺术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河大合唱》堪称一部壮丽的史诗,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争史和自强不息的民族英雄气节,它以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传唱至今。每当听到它熟悉的旋律响起,我就会想起那年的“一二·九”《黄河大合唱》,心中充满激动和自豪,那段经历永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图 来 自 网 络 致 谢</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