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城关公社西街村的人文地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革时代,泱泱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它的成千上万的县镇是城里名义下的乡村。那时,“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家喻户晓,而且“普及大寨县”的政治宣传也叫嚣了好几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莘州位于齐鲁大地的西部,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县。在聊城行署辖制下的八个县中,它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这个东西近三十华里、南北一百多华里的狭长地带曾经是莘县、朝城、观城等三四个县府的治理区域。上世纪70年代,莘州全县人口50多万,农民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县城居民不到一万,十有八九也是农业户口。</p><p class="ql-block">平原地区的县城一般都比较规整,有的是正方形,也有的是长方形,不像山区或海边的城镇要依山傍水、顺其自然。平原的县城一般都有一个较大的十字路口,由此四下伸展,形成四条大街,名曰“城关”,而每条大街又可能为几条街巷穿插,出现一些较小的十字路口。如果从高空鸟瞰,城区的大街小巷很像是一个放大的象棋棋盘。</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县城的中心十字路口叫“大寓首”,接下来的十字路口就以所在的街区冠名,如“南街十字路口”或“东街十字路口”。要是哪条大街再延伸出一个十字路口,那它就有可能叫“南关十字路口”或“东关十字路口”。不过,在大寓首与西街十字路口之间,还有一个小小的十字路口,竟有“小寓首”的美称与殊荣。为什么?听大人说,老辈子这个地方就很繁华,还有个雁塔,逢年过节,庙会什么的都要在此举行。</p><p class="ql-block">小寓首北是雁塔巷,南边的小街叫后街。后街的南出口就是皇路街,过去的县衙现在的政府机关就设在路北,后街两侧。记得小时候,皇路街有高大的石牌坊,文革初期“破四旧”的红卫兵推倒了它。后街宽度四米多,路边是近两米高的青砖院墙,路东是政府大院,路西是县委大院。文革前,为了方便两院的上班人,东西两墙上架起了一个一米多宽的铁木结构的过街天桥。到了文革后期,后街的南端砌墙封堵,北边凹进去几十米处也砌了墙,还拆除了天桥,党政两大院合二为一。没有了后街,小寓首也就变成了一个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印象中,城里四条大街属西街最繁华热闹,而雁塔巷更是城里最忙乱、最喧嚣的巷子——</p><p class="ql-block">大寓首到小寓首之间,清晨是早点市,烧饼、油条、肉合、胡辣汤一应俱全;赶集的日子,则是副食品市,烧鸡车、猪羊肉货架、包子摊位挤压逼窄了道路。路北的文化馆里,白天有说书人击鼓弹唱,夜晚更有露天电影的歌声与炮响传向四面八方……</p><p class="ql-block">小寓首至西街十字路口的中间,路北是西街小学。每天上学时间,街道上会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地走向校门;放学了,校园里又立马涌出欢笑的人流,在不多宽阔的马路上步履匆匆,又很快被大街小巷所分解消化……</p><p class="ql-block">雁塔巷是城乡人经常“赶集”的主要场所。这里,隔三差五,就有土杂性质的小商品交换发生。南头是蛋禽市、蔬菜市,接下来是苇席市、农具市,巷子中段是猪市、羊市,北头则是牛马驴骡市。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乡下人就往小寓首汇聚,买东西的比卖东西的多,拉车和骑车的比步行的少;中午,集市的热闹达到高潮,卖野药的声嘶力竭,耍把戏的锣鼓喧天,刚出锅的羊肉包子热气腾腾,惹得人们口水直流,而捆绑多时的黑猪白羊却是鬼哭狼嚎,它们方便出来的屎尿臭味熏天;下午,鼎沸的市声越来越弱,穿梭的人流也越来越稀,等到夕阳西下、晚霞还未升起,街道就彻底地冷清了下来,那些人、车、猪、牛,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街道上只存留了家畜牲口的便溺和东一片、西一堆的烂菜叶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莘州城的东西南北四街,解放初叫“城关区”,文革时改名“城关人民公社”,如今又升格为“城关镇”。虽然“城关”就是四街合一的意思,但是,从地理位置上细说,每街又可分为两个区域——比如,以“西街十字路口”为分界线,路东叫“西街”,路西则叫“西关”。民国初年,穿过西街十字路口的南北大道,曾经是土垒的五米多高的古城墙。</p><p class="ql-block">西街村隶属城关人民公社,一个生产大队的建制下有两个生产小队,80多户人家,大人小孩七百多。就人口而言,南街最少,西街比东街多一些,而北街人最多,几乎是西街人的两三倍。</p><p class="ql-block">1969年春,父亲从城关卫生所下放到西街当了“赤脚医生”,我家有7口人分别从林庄、南街把户口迁到了西街第一生产队。这个小队的村民大都居住于西街大街和雁塔巷。</p><p class="ql-block">西街第二生产队的村民主要集中居住于所谓的“西关”。我们这些“西街人”自我感觉良好,有些看不起人家“西关人”——他们更像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我们见多识广,而且他们衣着土气,举止也粗鲁。</p><p class="ql-block">西街大街的两侧有不少“公家单位”——路南是供销社、税务所、县委后院、政府后院、药材站,路北是文化馆、商业局仓库、西街小学,而西关大街除了路北的西关完小、路南东头的煤场以外,就是清一色的砖基土墙的农家小院了。西街大街长达三百多米,西关大街不到二百米。西关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路两边大片的农田,再往西走一百多米,是一座坡度不很高的三孔砖桥,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河流就把城乡彻底地分隔开了。</p><p class="ql-block">西街村的第一大姓是王,其次是秦、杨、祝、陈、任、宋等。一小队是姓秦、祝、王的多,二小队是姓王、任、薛的多。比较起来,西街的街坊们更像“城里人”,为什么?一是他们文革前大都是打杂经商,与土地打交道少;二是一些人还有自家手艺,靠所谓的“本事”挣饭吃。我记得,戏院大门外,有西街路南胡家的瓜子和西瓜摊;牲口市里,有作为“经纪”的路北宋家老头的晃动身影;赶集的日子,小寓首西南角杨家水馆里会人来人往,更加热闹;夜深人静了,路北周家大叔的吆喝声又一次传来,那是表明走街穿巷的他还没有卖完自家做的面条。还有,雁塔巷的街坊——逢集遇会,路东向家老头会挑担上街,慢条斯理地给乡下人剃头刮脸,路西祝家大娘就站在大门外,高声叫卖热气腾腾的羊肉葱的大包子;隔三差五,路西不远的安连赠家会有一场鸡飞狗叫,这意味着又一个活鸡变烧鸡、鲜鱼变糟鱼的流程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改变了一切。</p><p class="ql-block">没几年,在集市上如鱼得水的街坊们就彻底地“蔫”啦——他们不得不告别所谓的“小生产”,因为伟大导师列宁说了,它“每时每刻生产资本主义”。那些曾经剃头的手、切西瓜的手、做烧鸡的手、卖包子的手,不得不拿起生锈的铁锨,抓起钝刃的镰刀,牵起陌生的黄牛,走进田野,奔向河岸……</p><p class="ql-block">如今,“城里人”变成了“城里的农民”,所谓的“街坊”又开始叫“社员”了。他们要向大寨人学习,一方面“斗私批修”,另一方面“大干苦上”。除了下地干活,其他的工作统统都是“不务正业”。没人敢在集市上摆摊叫卖包子,过去宰杀猪羊的尖刀也不知道存放在了何处。有的大妈把馒头藏匿在怀中,走在大街上,想偷偷地从赶集的农民手里换几个小钱,会被工商干部追逐,轻者没收,重者罚款。那年月,“投机倒把”的帽子是漫天飞旋,稍不留心,就会扣在你的头上。</p><p class="ql-block">迷惘无奈的街坊邻居开始私下抱怨,世道变了,“城里人”的身份不值钱了。不久,西街有两三家人竟把户口迁出了城里,重新落户在了他们父辈或爷辈曾经生活过的乡下。有人说,有的村庄,乡民的日子比城里人还好过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来,真是荒唐!</p><p class="ql-block">“城乡差别”——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天大难题,在“十年文革”的非常日子里,竟然如此地得到了“解决”——不是通过乡村的城市化提升,而是制造城市的乡村性沦落!</p><p class="ql-block">可悲的历史倒车,可叹的人生磨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选自《县城里的农民——一个回乡知识青年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2年07月17日初稿</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09日改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