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是一座仿木结构彩色琉璃砖影壁,也是中国三大九龙壁中唯一一处双面九龙壁,<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全壁上下、前后、左右共有635条龙,九龙壁无论是在龙的造型、色彩以及整体的节奏与韵律方面都达到较为精湛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高5米,厚1.2米,长27米,由424块彩色琉璃砖砌成。壁面前后各有九条龙浮雕,色分五彩,壁面以蓝色调为底,烧制祥云纹样作为背景。九条龙形态各异,腾舞于长空、云、海、山崖之间。飞腾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的整体色调为黄绿色调,顶部和基座部的颜色为黄色和绿色的交错穿插,达到一种上下呼应的效果;中间的壁面部分以蓝绿冷色调为主,因为背景是孔雀蓝色,再配上五彩飞龙,形成一种既和谐又变化丰富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墙面上雕刻着九条龙的形象,它们或静或动,栩栩如生,东壁面上半部分为旭日东升,流云图案,下半部分为江崖海水;西壁面上半部分为明月当空,流云纹样,下半部分为江崖海水。</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的九条龙造型独特,从龙盘旋而成的动势分析,可以分为四条升龙、三条降龙、一条位于中心的盘龙、一条行龙。升龙的形态造型主要是龙由海面腾空跃起盘旋着身体向空中的火球冲去。整个身形曲线流畅显得极富张力。降龙的造型和升龙形成对比,是从空中俯冲到下来的海面然后还有种跃跃欲试的向上蹿的冲力。位于壁面中心位置的是一条黄色的盘龙,它的身体动态非常精彩,龙身盘坐在墙壁上,而龙头是凸出墙面,使得整条龙的造型有种从墙面喷出来的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前也是人们打卡拍照的好去处,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妙龄女子身穿满服,在雕刻着龙图案的墙边摆出各种的姿态,将她们那青春的美貌融进那古老的影壁上,感受到那份沉淀千年的庄重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 再向前走便来到了“静心斋”。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在北海北岸,西邻天王殿。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建,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是皇太子的书斋,它以叠石为主景,周围配以各种建筑,亭榭楼阁,小桥流水,叠石岩洞,幽雅宁静,布局巧妙,体现了我国北方庭院园林艺术的精华,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增修斋内建筑,并设小火车站,铁轨由中南海经阳泽门沿西北岸直抵斋门。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占北海,车站被毁。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日本侵略军司令部就设在静心斋,致使静心斋惨遭破坏。1913年袁世凯执政时,对这里大加修缮,并把这里作为外交部宴请宾客的地方。1949年后,静心斋作为了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办公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解放后也曾在此办公。1981年11月,静心斋始归还北海公园。</p> <p class="ql-block"> 正门与琼华岛隔水相望,四周以短墙围绕,南面为透空花墙,使内外景色交融。碧鲜亭紧贴花墙外,起点景之妙。斋内遍布太湖石山景,玲挑剔透,与隐现在翠竹花木中的亭、轩、桥相互辉映,景色幽雅,有乾隆小花园和园中之园之称。</p> <p class="ql-block"> 该处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该园以山、池、桥、廊、亭、殿、阁的优美建筑布局取胜,是一座风光如画,妙趣无穷的小巧园林,为我国园林艺术中的杰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的园中园“静心斋”,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美学,更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憧景。人们来到里面休息或观赏风景,可以充分感受那古老皇家园林带给人们的欣喜,感受那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 2024年初冬</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 北京北海公园</p><p class="ql-block">拍摄制作: 小小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