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阳站始建于1899年,原名谋克敦,后改称奉天驿,1946年4月,奉天驿改为沈阳南站。1950年5月,沈阳南站正式改名为沈阳站。1988年6月,迁址重建新沈阳站。2010年4月,沈阳站进行改造工程。2014年2月19日,沈阳站改造工程完工。</p><p class="ql-block">截至2010年3月,沈阳站建筑面积约为12.11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10台19线。根据通行的列车规格,10个站台由东向西划分为高速区和普速区。高速区共有6个站台,10条线,用来停靠时速25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列车,普速区有5个站台9车线,用来停靠时速120公里及以下的普通列车。其中第6站台为高速区和普速区共用的站台。</p> <p class="ql-block">沈阳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凤凰楼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是沈阳故宫中路建筑。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p><p class="ql-block">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帝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p><p class="ql-block">在沈阳故宫内,凡宫皆建在三米多的高台之上,台周围环以围墙和巡逻更道,俨然一座封闭的城堡。这是符合满族的先人女真人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传统生活习惯的。从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建州卫起兵开始,不论在建州老营、赫图阿拉、界藩山城、萨尔浒山城,或是在辽阳东京城,都把生活区的“宫室”建在山地之上或半山坡上。一是生活习惯的原因,另一方面,在高处便于瞭望敌情,时刻警惕来犯之敌,保护自身安全。沈阳地处平原,但兴建者仍用人工堆砌高台,然后于高台上建盖宫室。后宫的门户——凤凰楼高三层,系三滴水歇山式楼阁,更是典型的台上启楼,也是整个皇宫的制高点。上层梁架饰红地金龙彩画。中层室内开花为梵文、凤凰及篆书“万寿无疆”图案,帝后经常在此读书或小憩。下层为内宫门,是出入宫区的通道。前有数十级台阶通往台下。登上凤凰楼,整个盛京城全景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间。</p><p class="ql-block">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崇政殿在沈阳故宫内的中路前院正中,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殿”,是沈阳故宫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建筑。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乾隆、嘉庆、道光几位皇帝东巡盛京期间都曾坐在这里接受群臣朝贺。</p><p class="ql-block">整座大殿是全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作为全国仅存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不仅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旅游胜地,而且是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而建立在沈阳故宫建筑群中的沈阳故宫博物院亦具有悠久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建成于1636年,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p> <p class="ql-block"> 1926年11月16日,在奉天宫殿正式成立了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沈阳故宫的职能从这时起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昔日它是一片皇家禁地,而今变成了向社会开放的文化教育场所;昔日它属于一个家族,一个王朝,而今它属于整个社会。</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不仅是我国早期建立的博物馆之一,而且是东北三省首家公立博物馆。此后,沈阳故宫又经历了奉天故宫博物馆、日伪占领时期的“皇产”、辽宁省立民众教育馆、国立沈阳博物院等不同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阳故宫博物院作为历史、艺术性质的博物馆,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正式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2000年,沈阳故宫成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7月1日,作为明清故宫的扩展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次会议上,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的东路建筑为大政殿与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的十王亭(包括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和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构成一组视野开阔的庭院。中轴线上,有气势庄严的大清门、富丽堂皇的崇政殿、巍峨壮丽的凤凰楼、神秘古朴的清宁宫及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其建筑多为硬山殿顶五开间式,居高临下的高台寝宫与相对平地建造的金銮殿,形成了沈阳故宫特有的“宫高殿低”的现象,与北京故宫“三大殿”建于高台基之上而后宫居住区建于平地的“殿高宫低”形成鲜明的对照。中路两侧的东西二所是乾隆时期增建的皇帝行宫,西路主要包括皇帝东巡驻跸盛京行宫时举行宴会和赏戏的戏台、嘉荫堂以及收藏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文溯阁等。 </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鲜明的自身特色。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沈阳故宫博物院在陈列展览方面,利用自身丰富的藏品和保存完好的宫殿建筑,开设了30多个陈列室,常年向中外观众展示开放。 </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旧居,又称张氏帅府、大帅府或少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总占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张学良旧居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9月,民国五年(1916年)张作霖正式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主要有大青楼、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建筑。</p><p class="ql-block">1985年,沈阳市人民政府以“张氏帅府”的称谓公布为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辽宁省政府也以“张氏帅府”名称公布其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张学良旧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辽宁省在此设立“张学良旧居陈列馆”。2004年列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在沈阳盛京路附近,建于1918年-1922年,为仿罗马式建筑,因该楼采用青砖建造,故称大青楼。</p><p class="ql-block">大青楼总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楼高37米,是当时奉天城的最高点之一。整体建筑富丽堂皇,外部立体浮雕造型生动、工艺好,内部主要房间的笔画装饰技艺独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大青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假山南面门上刻有张作霖手书的“天理人心”匾额,北面为“慎行”。山上有亭洞和石阶,四周长满梧桐、皂角树,假山门洞正对大青楼正门处,为张作霖亲自指挥建造,具有防御作用。</p> <p class="ql-block">老虎厅之所以被称为老虎厅,是因为这里曾摆放过两只老虎标本。这两只老虎标本是汤玉麟赠送给张作霖的,因此得名“老虎厅”。</p><p class="ql-block">老虎厅不仅是张作霖主政时期的第三会客厅,也是张氏父子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在此处决了奉系元老杨宇霆和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这一事件被称为“杨常事件”。通过这一事件,张学良稳定了自己在东北的政治地位,老虎厅也因此名扬四海。</p> <p class="ql-block">赵一荻故居,俗称赵四小姐楼,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北巷内,,占地547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帅府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11月底,正式向游人开放。</p><p class="ql-block">赵一荻故居,位于辽宁沈阳张氏大帅府的东侧,楼体赭石红,东方的框架结构,与人字梁结合构成大屋顶,木板封檐,西式仰瓦,形成典型的日本建筑风格,看上去好像一座独立的城堡。一楼设接待室、舞厅、餐厅等,二楼设会客厅、起居室、琴室、卧室、卫生间等。</p><p class="ql-block">赵一荻故居于1996年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旧居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卢寿萱出身于书香门第,样貌俊秀,国色天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当地出了名的才女美女。她的父亲是一位教书先生,受人尊敬。卢寿萱与张作霖的结合并非一帆风顺,张作霖实际上是“夺人所爱”,原本是张作霖的部下程敬芳心仪的女子。张作霖见到卢寿萱后,被她的才气和美貌吸引,决定娶她为二夫人。尽管卢寿萱的父母最初不愿意将女儿嫁给张作霖,但在张作霖的坚持和计谋下,卢寿萱最终成为了张作霖的二姨太。</p><p class="ql-block">嫁给张作霖后,卢寿萱不仅没有受到大夫人赵春桂的压制,反而得到了赵春桂的信赖和帅府上下的敬重。她知书达理,做事说话不张扬,遵循张作霖制定的“治家之道”,守规矩,从未有过僭越之心。尽管受到张作霖的宠爱,但她从未干涉张作霖的事务,与其他姨太太也相处得很好,赢得了大家的尊重。</p><p class="ql-block">卢寿萱为张作霖生育了两个女儿:张怀英和张怀卿。她在赵春桂去世后,尽心尽力地照顾赵春桂的三个孩子,尤其是对张学良和张首芳,给予了母亲般的关怀。她的贤惠和善良在帅府中广受赞誉,最终老有所养,高寿而终,走得很安详。</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外独特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门窗造型美观大方。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挺立。</p> <p class="ql-block">北市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北部,东以北三经街为界和沈河区相望,南以市府大路为界与遂川街道相邻,西以南京北街为界与西塔街道相连,北以哈尔滨路为界与北道口街道相接,辖区面积0.95平方公里,占地面积为500000平方米,规划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户籍户数9997户,人口34253人,下辖总站路、皇寺路、北市、市府路4个社区,全天免费开放。</p><p class="ql-block">北市场,沈阳市三大商业板块之一,汇聚东北饮食、戏曲、服饰、商品及庙会文化之大成,重现历史繁华,展现民族风情,是体验沈阳深厚文化底蕴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该景点荣获级AAAA级别。</p> <p class="ql-block">北市场集购物商住、餐饮娱乐、旅游文化、金融典当于一体,总商业沈阳著名商街市府大路、南京北街、和平北大街、北三经街、皇寺路、北市一街等环绕其中。闻名遐迩的北市名吃美食、洗浴休闲、古玩花卉、茶舌曲艺、垂钓渔具……,日夜流淌着盛京四方老城夕日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寺庙文化,借市政府改善宗教寺庙周边环境之机,按历史原貌重修皇寺碑楼、重建鼓楼、钟楼,恢复盛京八景之一的“皇寺钟声”。恢复“跳鞑送鬼”等正常宗教活动,充分体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时挖掘寺庙文化资源,请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将白骆驼玛哈噶喇金佛的史实,雕刻成汉白玉骆驼卧地驮金佛的雕像,并将清历代皇帝及文人墨客写的有关实胜寺的寺词,刻成碑立于寺内,广泛收集有关实胜寺和太平寺(锡伯家庙)的一切正史、野史,编辑成册。在抢救古寺庙文化的同时,将实胜寺和太平寺周边破旧建筑动迁改造,按照藏格式建筑风格,修建古文化商业档口,主要经营文物古玩、青铜玉器、古旧书刊、碑贴字画、金石篆刻、文房四宝、书画装裱,拟将位于南湖公园北门的古董市场及南昌街的文房四宝市场迁入,在实胜寺周边形成东北最大的古文化市场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巨龙造型。</p> <p class="ql-block">戏曲文化。北市场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是全东北戏院最集中的地方。重建后的北市场,更应突出东北地方戏的特点。在剧种上,包括铁岭二人转、辽南皮影戏,奉天落子,海城戍抢戈更应突出东落子、海城戏叭喇、阜新蒙古剧、辽南戏、评剧、木偶剧、北方越剧。在曲种上,应包括单出头、拉场戏、东北大鼓、太平鼓、八角鼓、昆高笛曲、相声、评书、西河大鼓、山东琴书、快板书、数来宝、子弟书、蒙语说书、好来宝、三老人、判捎里、鼓打铃等。在演员队伍上,应以专业团体为主,以民间艺人为辅,我们沈阳市的杂技团、曲艺团、评剧院、歌舞团、棋社、柔道队人才济济,它应该是既能在国际大赛上夺金掠银,也能在北市场为人民群众献技献艺。这个范围应以沈阳大戏院、青年居以场一带为主,根据北市场原貌,追溯历史,场馆建设以小型为主、格调典雅、古朴、环境舒适、清新。结合于茶肆、酒楼、游客在肆中品茗饮酒,吃风味小吃,同时欣赏到东北地方戏曲文化,其尔陶陶。</p> <p class="ql-block">快来沈阳老北市庙会,感受凤凰飞天的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蓝色和赤金色的凤凰在空中盘旋,跟随其后的红色巨龙摆动着矫健的身姿,引来游客们的阵阵赞叹……走,晚上去老北市看“凤凰飞天。</p> <p class="ql-block">凤凰吐火。</p> <p class="ql-block">饮食文化包括茶文化、酒文化和食文化。沈阳东北地方风味不少,但都比较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性效应。其民族饮食文化优势和辐射功能还不突出,应该把这些东北地方风味集合在一起,产生裂变效应,重点体现我国北方民族的饮食文化特点。所以说,改造后的北市场应该是集东北民族饮食文化之大成者。它既有茶肆、酒楼、经营东北名酒,还应有阳春白雪似的满汉全席。更应有众人津津乐道的风味小吃。它既包括叫卖:小豆腐、水豆腐、菜豆腐、豆面卷、粘豆包、粘火烧、粘糕、打糕、冷面、羊汤、油炸糕、酸菜粉、酸汤子、荞面饸饹、辣椒焖子、菠萝叶饼、锦州小菜、朝鲜咸菜、小土豆、四季面、熏鸡架等小吃摊位;也包括经营: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马家烧麦、杨家吊炉饼、老山记海城馅饼、那家馆白肉血肠、铁岭李记坛肉、辽阳葱花缸炉、吉林鲜族风味、黑龙江德莫利鱼等精品饭庄。这一饮食文化的载体,应以北市一街为主通过弘扬东北民族饮食文化,把北市场建成东北最火的美食王国。</p> <p class="ql-block">北市场皇寺路是沈阳最负盛名的旅游黄金走廊,其传统文脉和老城故事激荡百年,实胜寺、锡伯族家庙、满洲省委旧址、基督教堂、老北站……,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流连望返,临街矗立的中国当代第一石雕——过街牌坊和中国当代第一铸铜像——清代十二帝王雕塑,气势恢弘,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坐落于北市场的皇寺曾为清廷皇家寺庙,供奉有金佛一尊,后遗失。今人于北市场前修建清朝十二皇帝像。</p> <p class="ql-block">庄严的残历碑</p><p class="ql-block">静静矗立</p><p class="ql-block">刺耳的警报声</p><p class="ql-block">回响天际</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p><p class="ql-block">拒绝遗忘、铭记苦难的</p><p class="ql-block">铮铮誓言</p><p class="ql-block">也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p><p class="ql-block">郑重宣言</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地处沈阳东北部,柳条湖立交桥西北,西靠京哈铁路。</p><p class="ql-block">“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之际;1997年9月,“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原残历碑和地下展厅的基础上于开始扩建,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开馆,并由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馆名。新馆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开放面积9180平方米,展线长510米。</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共设有7个展厅,展览照片800余幅;实物300余件;文献、档案资料近100件;大小型场景19组;雕塑4尊;油画、国画等20余幅,电脑触摸屏14台、大屏幕电视录像机2台。并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配备有分区广播、中央空调、影视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电脑系统及国际互联网等设施,是世界上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博物馆,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辽宁省对台交流基地。</p><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p><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共设序厅和6个展厅,以丰富的史料向人们介绍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奴役中国人民的罪行和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纪念碑和陈列馆相结合的建筑。始建于1991年5月,于“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当时馆名为"九·一八"事变陈列馆,主体建筑即为如今博物馆标志性建筑残历碑。</p><p class="ql-block">1995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行第一次扩建,1997年9月沈阳市开始对博物馆进行扩建,其后短短三个月内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及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捐款、物资达5000余万元。社会各界及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捐款、捐物人数达366万多人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亲赴沈阳为扩建工程奠基。</p> <p class="ql-block">1999年9月18日,新馆落成并对外开放,同时更名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新馆题写了馆名。</p><p class="ql-block">2008年1月31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工程竣工重新开放。建设“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总投资达到了1.3亿元。</p><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1日起,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起停止对外开放,实施场馆全面陈列改造。历经九个多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于昨日发布公告,将于9月18日13时恢复对外开放,17时30分闭馆(延时一小时),疫情原因当日限流人数1000人次。9月19日开始正常对外开放。近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在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沈阳的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九·一八”事变虽然发生在沈阳,但它对历史产生的影响在地域方面已远远超出了东北、中国乃至整个亚洲。</p><p class="ql-block">“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1999年9月23日,张学良将军妹妹张怀敏携丈夫、儿子参观了博物馆,并留言“勿忘国耻”。</p><p class="ql-block">2000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69周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万人签名活动”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的东侧举行,数以万计的市民在白布长卷上签名。晚22时19分32秒,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与国防工业优秀工程师、抗日义勇军将士后代、当年被日本侵略者抓捕的劳工、曾参加国际和全国大赛获奖的优秀学生等4名代表共同敲响“警世钟”。</p><p class="ql-block">2000年9月18日,曾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服过刑的20名原日本战犯,见到原管理所老所长金元时激动地相互拥抱,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一行人中许多年轻的面孔是这些战犯的子孙。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前他们虔诚地低下了头,默默地向死难的烈士谢罪,部分战犯长跪不起,向中国人民谢罪。</p><p class="ql-block">2000年9月24日,12位日本遗孤专程从日本来到沈阳,拜谒了安置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养父母碑”,缅怀当年中国养父母的养育之恩。这12人都是抗战期间日军的遗孤,大都被东北的父母抚养。</p> <p class="ql-block">辽宁博物馆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新馆于2011年8月动工,2013年6月土建竣工,于2015年5月第一期试开馆,经过三年的精心筹备,2018年8月17日实现全面开馆。</p><p class="ql-block">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藏文物总量达11.2万件(套),其中尤以《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等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p><p class="ql-block">辽宁省博物馆出版有《馆刊》《红山文化玉器研究》《清宫散佚国宝特集(书法卷绘画卷)》等学术著作。“辽宁博物馆新馆文物专题展”荣获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精品奖。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p> <p class="ql-block">1931年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伪满洲国政府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初建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26号。该建筑占地面积1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主楼为罗马式建筑,平面呈“凸”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楼内装饰豪华,木雕装饰精美。</p><p class="ql-block">1939年改为伪“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日本投降后,1946年改称为“国立沈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对该馆进行整修,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015年5月16日,辽宁省博物馆浑南新馆第一期开馆。</p><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17日,辽宁省博物馆实现全面开馆。新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4万平方米,设有22个展厅,基本陈列1个,常设展览12个,上展文物6200余件(套)。</p><p class="ql-block">建筑面积42,979平方米,展厅使用面积共24,101平方米,展厅22个。展馆一层展厅使用面积8,739平方米,以举办临时展览为主,用于引进国内外历史、文物与艺术类展览;另有3个展厅用于馆藏文物展,拟分别举办中国古代碑志、明清玉器和明清瓷器展。展馆二层共设有6个展厅,展厅使用面积5,437平方米,拟举办馆藏辽瓷、货币、佛教造像、玺印、铜镜以及满族民俗展。展馆三层以举办常设展,即“古代辽宁”为主,设5个展厅,展厅使用面积9,925平方米。另外3个展厅用于馆藏文物展,拟举办馆藏书法、绘画与丝绣展。</p> <p class="ql-block">沈阳美食的数不胜数,尤其是西塔那一带,纵横交错的韩料店宛如繁星点点,令人目不暇接。然而每次归来,清潭洞黑毛和牛总会成为我的首选。</p><p class="ql-block">步入店中温馨的氛围扑面而来。灯光柔和,桌椅整齐,墙壁上的韩式装饰画增添了几分异国情调。</p><p class="ql-block">在这里,鳗鱼与和牛无疑是顶级的烧烤食材。当它们在烤盘上滋滋作响,那诱人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鳗鱼肉质鲜嫩,油脂丰富,味道堪称一绝[强]!</p><p class="ql-block">和牛奶香奶香的滋味,真的太高级了!全程有小哥哥贴心地煎烤,服务细致入微。他家米酒,也很惊艳,清爽可口。对于偏爱酸口的人来说,定是不容错过,满满的家乡味道瞬间盈满味蕾,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整点儿小肉,开启一场韩式烤肉的曼妙之旅。慢慢品味,将钱花在这恰到好处之地,方是真正的值得。唯有在这样的烤肉店,方能品出烤肉的灵魂所在,方能让自己的味蕾尽情绽放。</p> <p class="ql-block">美味佳肴烤鳗鱼。</p> <p class="ql-block">老边饺子馆 中街路店,位于中街路208号,主营东北菜。名字虽然叫饺子馆,但大厅可不是你们想像中的简陋,而是和大酒店一样的装潢。屋顶金黄色,镶嵌着无数小灯,傍晚打开时,厅内十分明亮。配套的桌椅以红色为主,很喜庆的感觉。一家人在周末的时候可以来这里聚聚,很温馨。餐厅的特色菜有:煸陷蒸饺,饺子皮很薄,馅也比较饱满,是蒸的,很推荐。咬开里面有个小虾仁,有韭菜,猪肉,还有点肉松似的东西,馅料丰满。</p> <p class="ql-block">到沈阳的第一站就是中街老边饺子,沈阳特色老字号,手工饺子,点了煸馅和虾爬子馅各一份,味道相当不错,服务员推荐配豆浆,可以只要半份。另加了的蔬菜,略咸,东北口重。店里环境挺好,明亮整洁。</p> <p class="ql-block">适宜商务宴请、休闲小憩、休闲时光、大型宴会、随便吃吃、情侣约会、家庭聚会、朋友聚餐。</p> <p class="ql-block">老邊餃子館,是瀋陽的百年老字號,以花樣繁多的各種美味餃子享譽業界,其中,冰花煎餃、煸餡餃子和三鮮餃子最受食客讚譽。餃子館可以提供各種各樣餡料的餃子:三鮮餃子、海鮮餃子、酸菜餃子、蝦爬子餃子、羊肉餃子、牛肉餃子、魚肉餃子、百花餃子、煸餡餃子等;餃子的做法也很多:水餃、煎餃、蒸餃、餃子宴等。除了餃子,他們的鍋包肉、驢肉、牛肉、拉皮、軟炸里脊、菌菇湯、八寶茶等,也大受歡迎。</p> <p class="ql-block">老边饺子是辽宁省沈阳市的传统特色名菜,也是沈阳特产,该菜品历史悠久,从创制,已有180多年历史。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边饺子店已经了很大的发展,除沈阳的总店外,还在伊春、佳木斯、长春、枣庄、石家庄、西安、大连、北京通州等地开设了分店。另外,在日本的札幌市也开设了分店。现今,老边饺子已成为沈阳乃至全国各地的知名食品。无论是沈阳当地人,还是来沈的外地人,他们都愿亲口品尝这份久负盛名、美妙绝伦的传统风味。 老边饺子的知名度在21世纪以来不断提升,多次荣获国内外各项大奖。老边饺子从1983年起连年被评为省、市名牌风味食品;1989年和1994年两次获商业部颁布发的金鼎奖;1997年获“中华名小吃”称号;2000年被国家内贸局评为“中国名点”。老边饺子宴在1998年美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99年在全国第四届烹饪技术大赛大众宴席中获优胜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阳是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皇太极建盛京城,并在此建立中国清朝,沈阳一跃为清代两京之一的盛京皇城,开始成为东北中心城市。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成为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有“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游览了沈阳的名胜古迹,品尝了许多著名的美味佳肴,不虚此行啊!</p><p class="ql-block">再见了,沈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