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蟒河与济水的命运息息相关、手足相连,是研究济水必然涉及的重要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蟒河口水库大垻</p> <p class="ql-block">蟒河口水库库区</p> <p class="ql-block">因其在白涧谷地的潜行和出山后无约束的扇形冲刷流淌,造就了济水的众多源泉。其在峡谷中有横水、葛河两条支流,多处泉眼,水量比较丰富,通过潜流,部分以泉的形式在济源龙潭和庙街、李庄一带出露,是济水之源的主要水量支持。</p> <p class="ql-block">据济源示范区水文资料显示,1970年前济水众泉组的涌水量尚有3.5m³/s,但70年代后就逐渐降到了0.3m³/s,出现龙潭池、济渎庙内的北海池和龙池长年无水,万泉寨泉组干枯,需要从沁河调水补源的窘境。</p> <p class="ql-block">泗坪水库垻体</p> <p class="ql-block">泗坪水库库区</p> <p class="ql-block">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与济源电厂、化肥厂、济源煤矿任庄井先后于1970年后投产采水和排水有关外,还与蟒河峡谷中的四项水利工程有着密切关系。</p> <p class="ql-block">蟒河峡谷中共有三座水库,三条引水渠。最早的水库为克井镇白涧村泗坪村民组西侧的泗坪水库,该水库建于50年代末的大跃进时期,并配备有沿蟒河东岸运行的引水主干渠,灌溉克井镇的三樊、范寺、荊王、塘石、石露头等10多个村庄的1万多亩土地。</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末又在泗坪水库的上游修建了主要用于防洪的窟窿山水库。70年代初,又分别在蟒河的支流葛河和蟒河干流上直接引水修建了西干渠和东干渠,灌溉枣庙、北社、闫营、潭庄、任庄等村庄的山地。这些水利设施在防洪和灌溉上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却对济水水系的健康造成了致命的伤害,直接削减了潜流入济水泉组的水量。</p> <p class="ql-block">泗坪水库垻体</p> <p class="ql-block">泗坪水库垻外</p> <p class="ql-block">只有2007年~2013年在蟒河出山口修建的蟒河口水库可以补充济水泉组的水量,但残破的地质渗漏问题,使水库建成10余年来难以发挥应有的蓄水作用。</p> <p class="ql-block">库区东侧的泗坪村民小组(共7户21口人已迁出)</p> <p class="ql-block">水渠导流洞</p> <p class="ql-block">泗坪水库引水渠</p> <p class="ql-block">日前我借友人王占春之光,乘其车驾同游了泗坪水库,亲眼目睹了济源人在蟒河谷地修建的笫一个水利工程,也是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直接影响济水水源的标志性工程。这里地处河南、山西两省的交界地带,是蟒河潜伏前的最后明流段。两岸岩石相夹收拢,形成壶状垭口,确实是峡谷内市界唯一适宜的拦河安坝地址。虽然已是小雪时节的枯水期,但库区内仍然碧波荡洋,与下游新建的蟒河口水库干涸荒芜景象形成明显反差。</p> <p class="ql-block">蟒河窟窿山水库</p> <p class="ql-block">蟒河东干渠渠首</p> <p class="ql-block">蟒河西干渠渠首</p> <p class="ql-block">克井公社1973年9月修渠时在阳城黄龙庙下修建的两县友谊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