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紫竹林教堂(圣路易堂)

我是红尘中那一朵莲

2024年12月8日 <p class="ql-block">紫竹林教堂,旧称圣路易堂,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营口道16号,占地约6.8亩,清同治十一年建立(1872年)。</p><p class="ql-block">紫竹林教堂旧址建筑风格吸收了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积极因素,整体布局条理清晰有序。教堂中西合璧,采用青砖木结构,再饰以中华的传统砖雕艺术装饰,是一座具有浓郁文艺复兴晚期风格的希腊式教堂。紫竹林教堂主要以砖墙砌体承重,内部构造简单,建筑内部平面为长方形平面,十字穹顶,三通廊,白色墙面,扶壁柱,柱与穹顶主肋均为灰绿色,入口门厅上方为唱诗台,两侧有螺旋式楼梯直通唱诗台。正对主入口为主堂。紫竹林教堂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兼具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积极因素,还饰以中华传统砖雕,巍峨典雅,代表着近代中西建筑合璧的典范。教堂见证了中国近代宗教的发展和变化,成为天津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同时教堂曾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p><p class="ql-block">2013年1月,紫竹林教堂旧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为天津第九塑料厂倉库,后来工厂没了,仓库废弃,这栋建筑也成了危房。直至2013年,才对其进行整体修缮加固。</p><p class="ql-block">摘录自百度网络</p> <p class="ql-block">以下四帧图片摘录自百度网络,是教堂修复前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紫竹林教堂的修复工作始于2006年,历时11年,于2017年完成。修复过程中,教堂的建筑风格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恢复,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柱式、檐口和山花等元素,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修复后的教堂不仅恢复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还增加了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装饰,如外墙砖雕等‌。</p> <p class="ql-block">天津紫竹林教堂2013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5日,紫竹林教堂组织开放参观活动,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关注预约,介时凭预约二微码进入参观,有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允许照像(不能使用闪光灯)。</p> <p class="ql-block">由于参观时天气阴暗,为了更好的反映建筑的美,故从网络上下载了这张图片。</p> <p class="ql-block">角度稍有不同,但由于天气的原因,使建筑物的美感大打折扣。</p> <p class="ql-block">这是教堂建成时的照片,来自于百度网络。</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中间大门</p> <p class="ql-block">两边的门</p> <p class="ql-block">门上面的建筑外观</p> <p class="ql-block">堂徽(圣路易堂)的缩写</p> <p class="ql-block">走进教堂,左右两侧分别是两个圣水池。池中的水经过神职人员的祝福,有着驱魔和洁净心灵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圣水池</p> <p class="ql-block">教堂大厅的四排廊柱和壁柱几乎等高,使得中厅和侧廊高度相近。柱头延伸出的细壁柱式圆形勒拱衍生交叉,形成哥特教堂典型的四瓣肋拱顶。金色的肋拱和雪白的墙壁使得教堂内部更加明亮,祭坛上方的米字型蓝色拱顶点缀着金色星形纹饰,这种设计让人联想到意大利锡耶纳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四瓣肋拱顶特写</p> <p class="ql-block">神坛上正中的肖像为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后世尊他为圣路易),下面的金色小像是耶稣受难像。</p> <p class="ql-block">紫竹林教堂神坛上的拱顶设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意义。‌紫竹林教堂的拱顶设计充满了文艺复兴风格的魅力。教堂内部为长方形平面,十字穹顶,三通廊,白色墙面,扶壁柱,柱与穹顶主肋均为灰绿色。入口门厅上方设有唱诗台,两侧有螺旋式楼梯直通唱诗台。正对主入口为主堂‌‌。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体现了宗教建筑的庄重和神圣感‌‌。</p> <p class="ql-block">路易九世(法语:Louis IX,1214年4月25日-1270年8月25日),法兰西王国卡佩王朝第十一位国王(1226年11月8日-1270年8月25日在位)。卡佩王朝第十位国王路易八世与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卡之子。路易九世于1226年即位。在外初期致力于镇压贵族叛乱,击败反叛者与英王亨利三世的联合入侵,成功加强王权,兼并了除亚奎丹外英王在法国的全部领地。</p><p class="ql-block">此后开始着手加强法国在地中海沿岸与北非的势力。13</p><p class="ql-block">1249年,路易九世发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率部登陆埃及,但在进军亚历山大港时遭到惨败,其本人被埃及穆斯林军队俘虏。交付赎金后获释,前往阿卡接管耶路撒冷王国。1254年返回法国。1270年发动第八次十字军东征,率军登陆北非突尼西亚,虽一度占领迦太基,却因罹患鼠疫而在同年8月逝世,享年55岁。</p><p class="ql-block">路易九世在位期间,进行司法、货币和军事改革</p><p class="ql-block">,加强并巩固中央集权,发展文化和艺术,使卡佩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因其执法公正、信仰虔诚,接连发动两次十字军东征,故在死后不久便被追封为圣徒。后世称其人为“圣路易”(法语:Saint Louis)</p><p class="ql-block">,称他的统治时期为“圣路易的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自路易九世去世后,即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人赞誉他为“这世界从未见过的完美怪物”</p><p class="ql-block">摘录于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法王路易九世(后世尊称为圣路易)</p> <p class="ql-block">耶稣接受洗礼的肖像,上面的鸽子寓意着和平,安宁。</p> <p class="ql-block">圣若瑟</p><p class="ql-block">耶稣的养父</p><p class="ql-block">圣若瑟(希伯来文:יוֹסֵף,Yosef,希腊语:Ἰωσήφ,英语:Joseph)又称为纳匝勒的圣若瑟、劳工的圣若瑟、大圣若瑟等,圣若瑟是天主教的译名,基督新教译作约瑟,是大卫王家族后裔,是耶稣的养父,圣母的净配。</p><p class="ql-block">圣若瑟被教廷在19世纪后期列入圣品,天主教对其瞻礼日是为每年的3月19日以及劳工主保的瞻礼于5月1日,其名称以“圣”始首就是因其所然。</p><p class="ql-block">在天主教神学中,是童贞圣母玛利亚净配、耶稣养父。</p><p class="ql-block">摘录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神坛左侧的圣约瑟像</p> <p class="ql-block">圣女贞德(法文:Jeanne d'Arc;英文:Joan of Arc,1412年—1431年5月30日),</p><p class="ql-block">一译为让娜·达克,绰号“奥尔良的少女”(法文:La Pucelle d'Orléans;英文:The Maid of Orléans),法国民族英雄,天主教圣人,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重要人物。</p><p class="ql-block">以上摘录自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法国的民族英雄,电影《圣女贞德》对她的事迹有祥细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神坛右侧神龛里面的圣女贞德像</p> <p class="ql-block">圣母玛利亚抱着她的儿子耶稣的画像。耶稣已被钉上十字架受刑,人们把他解救下来,回归圣母玛利亚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地砖上的柿蒂纹寓意坚固、结实、传承与兴旺,充满了中国特色。</p> <p class="ql-block">注意看地砖的颜色,旧的退色地砖已经有152年的历史,而颜色鲜艳的则是修复教堂时的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背对圣坛看教堂进门处的上层建筑和彩窗,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中门</p> <p class="ql-block">教堂两侧的半圆形拱窗由菱形彩色玻璃拼成,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投射在大堂内,形成五彩缤纷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参观紫竹林教堂,拍了几张照片组织成篇,大部分注释说明都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由于水平有限,照片和注释都不够理想,欢迎浏览者发表意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