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筆記:《论语》问卷:一、提“问”

雄鹰于飞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引言</b></p><p class="ql-block">首先要解释一下。题目《〈论语〉问卷:一、提“问” 》中的“问卷”并非“问卷调查”的“问卷”。在词典,“卷”有“篇章”之义。“《论语》问卷”,窃意是想说这是关于《论语》里“问”的文字。“提‘问’”也不是平时老师在课堂上常对同学们说“请举手提问”的“提问”。“提”在现代汉语也有“说起、提及”的意思。“提‘问’”。窃意是想说这一篇文字侧重点在于“问”的被提及、说起。</p><p class="ql-block">《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之语也。” 可见《论语》的内容主要就是孔子对弟子、时人的提问的应答。有多少孔子的应答,就有多少弟子、时人的提问。</p><p class="ql-block">虽然这样,我在这里却不讨论孔子怎样应答,也不讨论弟子、时人的提问都问的是什么,我只想看看《论语》的“辑而论纂”者对于弟子、时人们的众多提问,尤其是他们提起“问”的这一个行为环节,是如何行文,也就是怎样进行语言表达的,意在通过对语言形式的尽可能准确的把握,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理解《论语》,阅读欣赏《论语》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和形式的生动灵活性。</p><p class="ql-block">“一”当然是序数,表示“提‘问’”是第一篇文字,之后还有关于句式、话题、问题、应答,等等,有关“问”的题目,愚意也想二三四五尝试做做文章。</p><p class="ql-block">下面就试以现代汉语语法学的方法归纳提取,举例并略作分析说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主+谓+宾” </b></p><p class="ql-block">《论语》对于提“问”,行文最省俭,也最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一种方式是“主+谓+宾”。如:</p><p class="ql-block">2.7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p><p class="ql-block">2.23 子張問:“十丗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丗,可知也。”</p><p class="ql-block">这种形式,根据“宾”的表现不同,还有两种形式:</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一)“人+问+话题”</b></p><p class="ql-block">除了上举2.7章句,再举几例:</p><p class="ql-block">2.13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p><p class="ql-block">3.4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p><p class="ql-block">14.22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p><p class="ql-block">“子游問孝”/“子貢問君子”/“林放問禮之本”/“子路問事君”</p><p class="ql-block">有行为人、有行为动作、有行为内容。提取组织中,虽然没有出现行为对象,但从随后有答问者答问可以推知,此答问者即为行为对象。</p><p class="ql-block">这一种形式假如以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进行句法以及句子成分分析,则:为一个完整单句,为陈述句;“人”为主语,“問”为谓语,“問”后为宾语。</p><p class="ql-block">稍作内容分析,其实“問”后的“宾语”只是笼统的话题或者关于问题的方面而已,还不是具体问题。</p><p class="ql-block">《论语》对此形式提“问”的行文,表示行为动作的谓语动词只有一个“问”字。但《论语》中这种形式的提“问”很多,“笼统的话题”也很多,恕不一一。</p><p class="ql-block"><b>(二)“人+问+问题”</b></p><p class="ql-block">较上一种稍具体,有“人+问+问题” 形式。除上举2.23章句,也举两例:</p><p class="ql-block">2.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敎不能,則勸。”</p><p class="ql-block">17.20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旣沒,新穀旣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p><p class="ql-block">与上一种形式相比,二者行文的区别点在于“行为内容”。这一种的“行为内容”,已经实现了由上一种的“笼统的话题”向“具体的问题”的转变。</p><p class="ql-block">假如对这一种形式也作现代汉语语法学句法以及句子成分分析:则此句也是一个完整的单句,一个陈述句;主语“人”,谓语“問”,所问的“问题”,即整个疑问句,无论长短,一律名词化,充作宾语。</p><p class="ql-block">还较上一种形式不同,这类形式的行文,动词谓语除了“問”字,还有“曰”、“問曰”。</p> <p class="ql-block"><b>(三)“曰”</b></p><p class="ql-block">10.11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p><p class="ql-block">“曰”、“問”对举,这在《论语》是“曰”就是“問”的最好內证。《说文解字》:曰,“詞也。从口乙。象口气出也。”其实,“问”就是“曰”,只不过是“曰”中带着问题或者问意的那一种而已。</p><p class="ql-block">6.12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p><p class="ql-block">“女”,你。孔子要考核子游的政绩,“得人焉耳乎?”就是孔子向他提出的一个具体问题,子游是需要作述职回答的。</p><p class="ql-block">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逺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p><p class="ql-block">三个“不亦x乎”的句式排列,问意长足。当然这是并不要求人应答的反问,意在强调:学生要当重视学习,享受学习过程。</p><p class="ql-block">尽管“问”都是“曰”,而“曰”却不尽是“问”,所以要注意:《论语》中的759次“曰”,大多并不是带着问题或者问意的普通的“说”而已。恕不赘述。</p><p class="ql-block"><b>(四)“問曰”</b></p><p class="ql-block">举例:</p><p class="ql-block">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p><p class="ql-block">6.24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p><p class="ql-block">13.28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p><p class="ql-block">“門人問曰”/“宰我問曰”/“子路問曰”</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出现用双音节合成词的“問曰”?</p><p class="ql-block">窃意这应该语言文字发展适应人类社会生活及其语言交流实际的反映。</p><p class="ql-block">首先,《论语》里有很多双音节合成词,不光“問曰”而已;其次,在《论语》,“問曰”也并非提“问”行文方式中“行为动作”的最高最优级别。可以说,“問曰”与“問”一样,都是《论语》对于“提问”的行文的基本形式,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而演化出多种形式,而使语言表达更深入更细致,行文也更丰富更生动。</p> <p class="ql-block"><b>(五)“問之曰”</b></p><p class="ql-block">首先要特别一提的是14.44章句,其中的“問之曰”是“問曰”的第一种变体,但因为在《论语》为孤例,且因为其以代词现身,所以姑且将其屈置在这里。</p><p class="ql-block">14.44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p><p class="ql-block">以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分析,“問之曰”应该是“谓+宾”结构,“問曰”动词,“之”代词,所指代的既是前面的单句“闕黨童子將命”中的“闕黨童子”,同时也就是后面孔子应答语中的“其”,从内容而言可以视为上述所谓“笼统的话题”。</p><p class="ql-block">或問之曰:“益者與?”“或”,有人,为“人”,作主语;“之”居“問曰”之中,而使“問曰”分而为“問”、“曰”,可以视为双谓语;“之”以及问话“益者與?” 为双宾语。</p><p class="ql-block">可以说,这种行文方式,已经将前文所谓的行为内容,实现了“笼统的话题”与“具体的问题”的同时呈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谓+补(介词结构)” </b></p><p class="ql-block">介词结构:“於+人”</p><p class="ql-block">假如以上“一”是“行为内容”从笼统到具体的话,那么此“二”就是“行为对象”从需要事后推知到即时告诉。介词结构“於+人”的“人”就是“問”的“行为对象”,也就是随后的答问者。</p><p class="ql-block">根据“谓”是“問”还是“問曰”,也有两种表现形式:“谓”是“問”,则置介词结构于“問”后,即以“問+介词结构”的方式;“谓”是“問曰”,则将介词结构置于“問”与“曰”之间,而以“問+介词结构+曰”的方式出现。</p><p class="ql-block"><b>(一)“問+介词结构”</b></p><p class="ql-block">这种方式在《论语》只在三个章句存在,全录于下。</p><p class="ql-block">12.18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p><p class="ql-block">18.6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丗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p><p class="ql-block">19.19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p><p class="ql-block">問於孔子/問於桀溺/問於曾子</p><p class="ql-block">假如对这一种形式也作现代汉语语法学句法以及句子成分分析:所提取的语言组织,它们都是陈述句,但都是语法组织结构不完整的单句,只有“谓+补”,而无主语、宾语,“問”谓语,“介词结构”是补语,作主语的行为主体“人”承前省,需要从前面的单句中去找补。</p><p class="ql-block">行为内容呢?虽然也似上述“一”之“(一)”的没有“具体的问题” 却又不像其还有“笼统的话题”在句子的组织结构中有明确存在。所以形式上是一种完全无“问题”句。但意思表达应该还是很清楚的,若是一定要给这一种形式安装上“问题”的“宾语”,同样也可以像“主语”一样从前面的单句中去找补。只是“主语”有现成的,而“宾语”需适当研究分析而已。</p><p class="ql-block"><b>(二)“問+介词结构+曰”</b></p><p class="ql-block">这种形式的,存在于《论语》七个章句中。随意引录三个:</p><p class="ql-block">9.6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p><p class="ql-block">12.9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p><p class="ql-block">16.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逺其子也。”</p><p class="ql-block">“大宰問於子貢曰”/“哀公問於有若曰”/“陳亢問於伯魚曰”</p><p class="ql-block">不同于前者的是:这种形式在其组织结构中有现成的行为内容,并且是“具体的问题”,可以作“宾语”。不需要如前者需适当研究分析前面的单句找补。事实上,这种形式也不存在“前面的单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谓+宾+补”</b></p><p class="ql-block">“宾”就是前面所说的“行为内容”、“笼统的话题”,“补”还是“於+人”的介词结构。</p><p class="ql-block">同“二”,根据“谓”是“問”还是“問曰”,也有两种表现形式:“谓”是“問”,则置“宾+补”于“問”后,即以“問+宾+补”的方式出现;“谓”是“問曰”,则将“宾+补”置于“問”与“曰”之间,而以“問+宾+补+曰”的方式出现。</p><p class="ql-block">各列举几例:</p><p class="ql-block"><b>(一)“問+宾+补”</b></p><p class="ql-block">7.18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p><p class="ql-block">17.5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p><p class="ql-block">19.3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p><p class="ql-block">“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張問仁於孔子”/“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p><p class="ql-block"><b>(二)“問+宾+补+曰”</b></p><p class="ql-block">12.19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p><p class="ql-block">14.13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p><p class="ql-block">“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p><p class="ql-block">假如以上“一”是“行为内容”从笼统到具体,“二”是“行为对象”从需要事后推知到即时告诉,此“三”则是将“行为内容”的从笼统到具体,与“行为对象”的既推知又告诉分别组装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连问略说</b></p><p class="ql-block">问答过程,一问一答,往往有言不尽意,或者文不对题的情况,所以常常会有连问的现象出现。这种时候,无论用“问”、“曰”,还是“问曰”及其变态,《论语》又作如何行文呢?也举几例略略说说。</p><p class="ql-block">14.9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 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p><p class="ql-block">“或”,有人,也是“人”,作主语。“或問子產”,主谓宾也齐全。这是“话题”类的一个提“问”,此为一问,二問“問子西”,三問“問管仲”。除了主语承前身,整个章句一成不变。</p><p class="ql-block">20.2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衆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敎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p><p class="ql-block">此章句,子張持续向孔子发了四問,除了第一问以“子張問於孔子曰”开始,余三问均作“子張曰”,一以贯之。</p><p class="ql-block">5.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p><p class="ql-block">孟武伯也发四問,向孔子了解他的三个弟子:“子路仁乎?”一問、再問,“求也何如?”三問,“赤也何如?”四問。一問,主谓宾齐全;“又問”,承前省略了主、宾,只剩下谓语部分;三問、四問复又省了主、谓剩下宾。所谓变幻莫测。</p><p class="ql-block">5.19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p><p class="ql-block">还是子張問。本章句,他为二人向孔子而发四問:一問“令尹子文……何如?”、二問令尹子文……“仁矣乎?”,三問“崔子……何如?”,四問崔子……“仁矣乎?”</p><p class="ql-block">此以“子張問曰”开始,主谓宾也齐全;二问谓以“曰”易“問曰”,又把主语“人”即“子張”身了;三问把谓“曰”也身了,只剩“具体问题”宾一个。以上几与5.8章句略同。绝然不同的是四問复又同于二问,杀了一个回马枪。又可谓变化多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介绍“行为背景”</b></p><p class="ql-block">在前“二”之“一”已经说及所谓“前面的单句”,并举有三例,指出从这“前面的单句”,或“有现成的”,或通过“适当研究分析”,可以找补主语或者宾语。</p><p class="ql-block">再举三例:</p><p class="ql-block">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p><p class="ql-block">14.25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p><p class="ql-block">15.42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p><p class="ql-block">这三例,都不再是“前面的单句”, 而是“前面的语段”,尤其4.15与15.42两个章句。但不管是“前面的单句”,还是“前面的语段”,《论语》行文的目的意义重点肯定不在埋藏主语或者宾语,而是为了交代行为主体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问的,即解决“行为背景”问题。</p><p class="ql-block">可以说,这种有介绍“行为背景”的方式,是《论语》的“辑而论纂”者对于提起“问”这一个行为环节的行文也即语言表达的最高最优级方式。这种方式,不但使读者可以明了“问”的行为主体、行为动作、行为对象、行为内容这些“问”的基本构件,更让人得以知晓行为主体的行为背景,可以猜度他当时的境况、需求和可能的行为、举措,进而考察应答者的智慧、情怀及其应答的作用、效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引用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