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

孤独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明·顾宪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林书院倡导的“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在明末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使得书院声名大震,书院在明末党争中是“东林党”成员的聚集地和来源地,是全国政治的焦点,也是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地,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东林书院建于明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书院内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和古籍,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无锡东林书院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曾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到文化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又称“龟山书院”,由杨时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后废弃。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等人重建书院并在此讲学,后被魏忠贤下令拆毁,清代书院重建。东林书院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道南祠等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林书院”成立于北宋,是著名的学者杨时在无锡城南的保安寺旁建立的。您是否听过程门立雪的典故?程颢、程颐是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在程家门外立雪的便有杨时。杨时年轻时就考中了进士,为了继续求学,弃官从文,奔赴河南拜二程为师,钻研学问,学成后南归讲学。随着杨时成为闻名天下的大学者,程门立雪的典故,也成为了尊师重道的范例,传为学界佳话。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林”源于杨时常到无锡访友讲学。在无锡的南门保安寺游览时见景象与庐山的东林寺颇为相似,是一个研究和传授学问的理想场所,便有意长期在此讲学。由于杨时到庐山东林寺游览过后,对那里的景色非常欣赏,在无锡保安寺见此景色便勾起了对庐山东林寺的向往之情,于是决定用“东林”为新建的书院命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依庸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即依乎《中庸》之意。此堂为东林书院主体建筑,是东林大会之前举行讲学礼仪之所,被称为东林学派学术领地象征。依庸堂前悬挂有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由东林领袖顾宪成所撰,是东林志士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此联现为廖沫沙于1982年手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丽泽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丽,连接意。泽,水。两泽相丽,万物滋益。此处以丽泽名堂,借喻朋友之间相互切磋讲学。该堂名由东林首领顾宪成拟取,就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强调“实学”“实用”“实益”的务实学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锡东林书院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曾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这些名人在书院内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文学家唐寅,他在书院内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在游览书院时,您可以了解到这些名人的故事,感受到他们的文化影响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天启六年(1626年),丽泽堂被拆毁,明崇祯二年(1629年)修复。丽泽堂是东林书院会众讲学的重要场所。当时,吴越江南士友及全国各地学人同志联翩来集,会聚此堂讨论,经常师众盈庭,盛况空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泮池是古代学宫前的水池,象征着教育的重要性和文化的传承。其名称来源于“泮宫之池”,泮宫是诸侯之学的标志,因此泮池也被称为“诸侯之学”的象征。泮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最早的泮池位于曲阜,是孔子课余与弟子游憩之处。泮池的文化意义和象征,不仅是一个水池,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在古代,新入学的生员都要从棂星门进入孔庙,跨过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这个入学仪式也因此称为“入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林书院石坊后甬道两侧设有两块旗杆石。此两块方形旗杆石系前代原址遗物,中凿圆孔,为书院讲学期间悬挂院旗之用。据文献记载,旗杆木制,固定于基石上。旗杆上悬长方形旗帜,东西各一面。西侧旗上有“声彻琼林”四字,东侧旗上有“香飘桂殿”四字。琼林,指宋代朝廷在京城汴京琼林苑宴贺新及第进士处。科举时代又称及第为折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官顾宪成返乡后,决定从事讲学活动,宣扬他的政治主张,于是重修了“东林书院”。 他倡导的务实、求是被大批有识之士推崇,他们聚集于东林书院,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他们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赃枉法。 东林学派的兴起,标榜气节,崇尚实学,对于扭转士风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们把读书、讲学同关心国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便是顾宪成所撰写,也让无锡的“东林书院”千古留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林报功祠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建。为专祀宋至清代历朝对东林书院修复、保护、捐助等地方各界有功之官佐、宿儒、士绅、贤达等。该祠建成,当年延请李鸿章题书祠名,由邹鸣鹤撰记,由当时锡邑书法名家邹安鬯(畅)书碑。原碑现仍存祠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公祠始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为时任东林山长、无锡人高世泰捐资营构。其功用为专祀明代常州知府、潜江人欧阳东凤,明常州继任知府、漳浦人曾樱,以及明代无锡知县、峡江人林宰三人。他们在明万历至明天启年间(1604年—1627年)为东林书院的修复、道南祠的保护及东林学者后裔受阉党迫害时据理力争,主持公道,一身正气,保护有功,受地方人民爱戴。同时,他们也遭阉党诋毁,皆被列入《东林党人榜》而受到打击迫害。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三公祠被毁。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雨斋,清乾隆四年(1739)由金匮知县王允谦构建。此斋为清代正式课习举业之所,标示书院讲学向官学转化开始。光绪二十八年(1902),东林书院更名为“东林高等小学堂”。这片学苑沃土培养出众多爱国志士及知名学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燕居庙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始建。中设几案,奉木主,为祀至圣先师孔子专祠。燕居取自《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即“宴居”,闲居之意。书院为社会私家讲学之所,它有别于府县学宫孔子的“大成殿”,故取“燕居”名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燕居庙大殿东西两侧分别设有典籍室、祭器室,是专门贮藏书院经籍图书及祭器乐器之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得草庐于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由无锡人高世泰建。草庐因杨时诗作《此日不再得·示同学》而命名。为清初学者、时任东林书院山长高世泰读书讲学的场所。高世泰为高攀龙之侄,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他辞官归里后“主东林书院三十余年”讲学。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卒,享年七十三岁。是明清鼎革之际、东林建筑修复与讲事振兴的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另外,清雍正刊本《东林书院志》一书亦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三月上浣编定完稿于再得草庐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锡东林书院,宋朝“杨时讲道处也”。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书院重修,本邑顾宪成偕弟允成、同乡高攀龙、安希范、叶茂才、刘元珍,及武进薛敷教、钱一本讲学其中,时称“东林八君子”。八君子为官清廉,锐意图新。凡正俸以外的“羡馀”,或上缴,或救灾,决不入私囊。要求革除朝野积弊,振兴吏治。八君子忧国忧民,敢言直谏。虽“居水边林下”,却仍“志在世道”,“讲学之余,往往间或议及朝政,裁量人物”。他们不但开创了一代自由讲学风气,更是开创了文人讲实学、重实用、议朝政的先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心亭内所悬匾额上纪念旌表的皆为无锡历代科举中的优秀考生。无锡共有五名状元、三名榜眼、六名探花、六百多名进士,并有“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等美谈。东林先贤顾宪成、高攀龙、叶茂才名列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关于这两块牌匾,民间曾流传这样的说法:乾隆年间某次科考,无锡一地考生就考出了“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奇迹,时人传为佳话,皇帝却起了疑心,于是派人暗中查访,结果不仅没有发现有弊案,反而见识了无锡地方老幼妇孺都读书的民风。皇帝听到回奏后大喜,将“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匾额赐予无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后人考证,这两块牌匾实际上源于明代。“一榜九进士”是指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无锡地区一榜考出九名进士,他们分别是:叶茂才、周继昌、华士标、杨应文、陈幼学、高攀龙、何湛之、华国荣、堵维垣。“六科三解元”是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到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的乡试中,无锡地区考中了三个第一,即三个解元:吴汝伦、顾宪成和周继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道南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为祀书院创始人、宋代学者杨时及其弟子门人专祠。因杨时南归故里时,其师程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故取“道南”名祠。意将道学传之南方。该祠当年用官资建造,系无锡地方乡贤祠之一。明天启年间(1621年—1627年)阉党毁书院,道南祠获存。计有大门、前堂、享堂等。道南祠内祀宋代杨时及明清东林学者等约八十余人,均经官府批准入祠。是标榜前贤、激励后学的重要场所。东林开讲事,各地官员、学者人等均入祠中,拜谒先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锡东林书院的建筑风格独特,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书院内的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进,布局严谨有序。建筑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雕梁画栋,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在书院内漫步,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细节,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锡东林书院的建筑特色还包括了许多传统的园林元素,如假山、水池、廊桥等。这些元素与建筑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在书院内漫步,您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园林景色,感受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时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前后达18年,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为推动理学南传起到重要的作用。也让“东林书院”的名号在学界经久不衰,成为大批文人的精神所向。(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是杨时的三传弟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林书院大门上原悬有门联“此日今还再,当年道果南”。此联引用书院创始人宋代杨时典故。他曾撰有《此日不再得·示同学》长诗,勉励学人珍惜时间,刻意攻读,否则时去不返,难以再得。明代书院修复重新开始讲学,所以说“此日今还在”。另外,杨时一次南归时,其师程颢目送他曰:“吾道南矣”。后杨时居东林长期讲学,故曰:当年道果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宋代的杨时早已作古,由他的典故而来的“此日今还再,当年道果南”还在一代一代人笔下不断修葺在东林书院的大门之上,勉励后人珍惜时间、刻苦攻读。顾宪成也已成为明末的印记,可他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却不仅在东林书院内,还写进了我们的课本之中。“东林书院”历经近千年,已成为一个文化传承的符号,用它的故事、用它的一块块不朽的牌匾讲述着东林精神,来融入历史文人的气运,用以激励一代一代的后来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林书院呈现的不仅仅是一座院落、一栋建筑,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欢迎阅读,谢谢赞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片/孤独剑 历史资料/ 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12.8</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