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物馆之旅(一)——行走在非遗路上

永红

两次参观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纪实 2024年我曾两次来到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次是在9月我自己来的,一次是12月陪朋友来的。第一次是坐了近两个小时的公交,才来到博物馆的。在过来之前通过高德导航查看有两条路线,一是乘坐免费公交,不用换乘,缺点用时长,二是乘坐地铁,5元票价,用时短,一小时到达。两种交通工具我都尝试了一下,还是觉得乘坐公交太费时间了,所以,在12月份再次前来,往返就是乘坐地铁了。 知道这个博物馆的还是在2023年冬,海淀教委组织党员活动,参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9号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时候,我就注意到了毗邻西边的一座绛红色高大的建筑了,两个展览馆共用一个院落,东面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面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又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div>  中国共产党历史院内有四座大型的汉白玉雕塑。</div>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前面的广场,及汉白玉群雕。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门。 从西边远眺中国工艺美术馆。美术馆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西临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东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南面“鸟巢”“水立方”,北靠中国科学技术馆。地址为湖景东路16号。 <p class="ql-block">  登陆中国工艺美术馆官网,看了一下有关介绍:工艺美术馆建筑设计构思借鉴了故宫太和殿的尺度比例,纵横均为对称结构。立面呈三段式,由下至上分为石材层、通透平台层和凌空多宝阁,象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地人和谐平衡的“三才”理念。外立面褐铜色金属格栅结构提炼自传统建筑中花窗纹案和博古架的形式,有机融和了传统图案要素与现代建筑构架,使得整体建筑庄重周正中又充满灵动通透的审美气质。<br></p> <p class="ql-block">   工艺美术博物馆西面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景致。 </p> <p class="ql-block">  与朋友再访工艺美术馆时已是2024年末,虽说是暖冬,但是水面上还是结上一层薄冰,天气晴朗,河对面的建筑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工艺美术馆对面奥林匹克公园内一个两只小鸟抓鱼形状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进入工艺美术馆,大厅有四层楼高,一棵银色的大树矗立在大厅中央,这棵树不仅是视觉上的焦点,更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最先来到四层“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我认为这是整个工艺美术馆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层剪纸文化区域。</p> <p class="ql-block">  各种的非遗文化产品及各种非遗文化体验。</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我拍摄的部分展品,因展品太丰富,我只是拍摄了不足千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在工艺美术馆逛了近两小时就结束了,累了,两次参观我还是没有走遍所有的展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精力有限、知识储备有限,所以下回还会再来。 出了工艺美术馆,看着阳光正好,想晒晒,补补钙,于是和朋友沿着奥林匹克公园河走了一站地,沿途看见了一些建筑,朋友说是考古博物馆什么滴,想着下次再约着到这里看看。 回头看看远处的工艺美术馆和中国共产党历史馆在河中的倒影,是不是很美! <p class="ql-block">  走在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上,想起来这里有一个娘娘庙,并且在修建鸟巢和水立方时候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姚女士没有听说过,带着好奇,欣然前往。</p><p class="ql-block"> 娘娘庙正门,大门上方挂着一块牌匾写着“北京民俗博物馆”,我们进去转了一圈,大约20分钟左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