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求学之路

郭亮大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世事常常造化弄人,好多人都是在经历各种坎坷曲折以后,通过不懈努力才慢慢获得如愿以偿的。我早已年逾古稀,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应该算是一个例证吧。</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幼儿失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五三年的秋天,我降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虽然目不识丁,却深知教育对于我未来的重要性。然而,生活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期望而变得轻松。我在六岁的时候,受同生产队的小朋友邀请,怀着幼稚而又喜悦的心情,一起去陵口集镇紧靠中山弄和大池塘边上的幼儿园上了几天课,从王颛颛老师学到了简单汉语拼音,听到了“狐狸骗饼故事”和儿歌“小羊儿乖乖”,还参加了“老鹰捉小鸡”、“玩跷跷板”、“趟滑梯”等娱乐活动。因家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学费,在母亲的委婉劝说下,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被迫遗憾地离开了幼儿园,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同龄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进校园,自己却只能待在家中帮助父母干一些轻便的家务活。我在幼儿园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却在我心中激起了对求学知识充满渴望的浪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少儿失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六零年我七岁那年,父母克服家庭经济困难,父亲亲自把我送进陵口小学报名,把我交给了一年级班主任林梅仙老师,告诫我要听老师话认真读书。一九六六年,在小学毕业班眭景明老师的指导下,我经过不懈努力,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丹阳县最好的初中——江苏省丹阳中学。我满以为终于可以走进好学校踏踏实实学习文化知识了。谁曾料想,就在同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文革浪潮凶猛席卷全国,学校停课,教育陷入混乱,我再次遗憾地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因我才十三岁,干不了生产队的重体力农活,只好风里来雨里去,在生产队整整放牧了两年耕牛,为减轻家庭经济压力,解决自己的生活。然而,就在这动荡的岁月里,我依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我利用放牛时间,通过借书、换书、抄书等方式,不断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我的父亲还利用烧老虎灶的工作之便,冒着打成“现行反革命”的政治风险,悄悄地躲过红卫兵的视线,把本来打算付之一炬的“封资修”小人书悄悄地偷回家,供我们兄弟三人暗中阅读。</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苦苦放牛,好不容易熬到一九六八年下半年,在“复课闹革命”的号召中,我才有机会重新赴省丹中上学。风云突变,一九六九年,全国又搞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又被归类为“返乡知青”,稀里糊涂地从县城迁返回老家的陵口中学就读。在这期间,我更加珍惜宝贵的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从天文地理到历史人文,从数学物理到化学生物,我的内心世界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九七二年春季,以优秀成绩毕业于陵口九年级制学校。同年春季,被学校领导聘请担任小学四年级代课老师。同年秋季,又被学校领导挽留到校办工厂工作。校办厂制作的</span>眼镜片子需要用废旧报纸夹片防止擦刮,我发现报纸上有些内容对提高文化知识有帮助,于是把每张报都由我经手过目以后,才裁剪成夹镜片的纸条。凡是我感觉有用的报纸统统都被我悄悄地私藏下来,装订成册当书翻阅,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青年失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岁月流转,又到了七十年代初期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年代。那时,大学招生并不完全依靠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都是凭“关系走后门”。我的家庭背景使我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五年,我先后两次被推荐过,从生产队推荐到生产大队,再推荐到公社,最后再推荐到县里,两次都是无果而终。特别是第二次,为了奔波找熟人帮忙,还骑车前往丹阳,在铁路边上的窄路中从高处摔倒险些丧命。不得不说,这是我求学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同学一个个走进大学校园。我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尽管精神上深受打击,我仍然没有放弃求学的梦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七六年上半年,经陵口中学秦绍浮校长推举,我被安排到所在乡镇创办的“陵口五七农大”学习,担任班长。期间,我把学到的农业知识转化为农业技术,积极推广水稻宽窄行,抛秧稻,万株高产密植棉等农业应用技术。同年下半年,陵口公社党委任命我为陵口良种繁育场会计,担任起“村官”。期间,我利用学到的知识,认真抓好场部经营管理,推广“一年早知道”,使场部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收入有计划、有目标。特别是一九八零年因连绵阴雨发生大面积烂麦场,我在蹲点的陵东生产队,率先推行“包干”方式,把烂麦子损失减少到最低状况。这一做法,被公社采纳得到了面场推广,使全乡的烂麦子情况降低到了最小程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来运转</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苍天不负有心人”。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考试制度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平竞争成为了主旋律。我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扎实的知识基础,一九八零年,经公社党委推荐,我一举考入了国家干部队伍。一九八四年,又在干部队伍中通过高考脱颖而出,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心仪已久的南京农业大学。此时,我已经三十一岁,早已成了孩子的爸爸。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我上大学一年级。进入大学后,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种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我深知,自己能够走到这一步是非常来之不易,因此,倍加珍惜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我不仅系统地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激发了自己对未来的无限期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学以致用</b></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经上级组织安排,我先后担任乡局级主要领导,把学到的知识融入所辖乡镇市局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进程,取得了上级组织认可、社会人士满意的人生答卷。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也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回顾我的学习、工作、成长历程,我不禁为自己的坚韧不拔和不懈努力所感动。从失学到圆梦,从课堂到社会,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span>求知奋斗<span style="font-size:22px;">”精神。我的求学经历告诉我:无论面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勇气、有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我已年逾古稀,仍然坚持到老年大学参加兴趣班,学习二胡、古诗词和AI应用等业余爱好,丰富老年生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贡国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