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行菩提之三》

释迦佛子都吉宁玛

<p class="ql-block">顶礼.祈请莲师第二佛无二大恩根本上师加持,愿一切众生皆能明了善恶因果正确之取舍!</p> <p class="ql-block">人生中的苦乐指南皆在善念与恶念中</p> <p class="ql-block">今天继续宣说行菩提六度之三安忍度,这个对每个人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你找到痛苦的源头,发现快乐与幸福的奥妙,所以请静心阅读深刻体会,能够忍辱他人的一切恶行对待称为安忍心,同样在前面愿菩提心的基础上修炼这样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比如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别人的打击,诋毁、非理诽谤、恶语中伤、或者暗中说一些不悦耳的话等时,</p><p class="ql-block">对于修行人来说应当以菩提心进行消化,不仅不能与对方生嗔恨心,还要对它们生起慈悲心利益它们。</p><p class="ql-block">就像西藏著名成就者米拉日巴尊者曾在深山岩洞里苦修时,许多当地的猎人们进山打猎,走到他的洞口见尊者骨瘦如柴,开始语言讥讽和嘲笑尊者像是要饿死的人,你怕是穷困潦倒才躲进深山了。</p> <p class="ql-block">说完其中一个猎人还将尊者抱起来狠狠摔在地上,尽管身体非常疼痛,但尊者心里对他们没起丝毫的生嗔与发怒,唯对它们心生慈悲饶益它们。</p><p class="ql-block">那为何就不能生气呢?因为生嗔心的过失非常巨大,若随嗔心所转将会毁灭自己的千劫善业福报,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p><p class="ql-block">“千劫所积累,施供善逝等,</p><p class="ql-block">一切诸福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嗔而摧毁</span>。”</p><p class="ql-block">意思是一个人若是过去世千劫以来通过布施,上供养父母以及诸佛菩萨等积累的一切福报善业,若生一次的嗔恨心将会毁于一旦,嗔心犹如隐形的火🔥星,是摧毁你内心所有功德林的罪魁祸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以不能生嗔心的原因其一,其二还会造就自己后世堕入地狱的严重恶业果报,其三同时催灭他人的功德福报,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不应生嗔心,对自他都是极为不划算。相反如果能以菩提心熄灭嗔心,可净化自己累世的罪业习气,积累世出世间一切的福报与究竟菩提的无上资粮。</p> <p class="ql-block">况且我们在修行安忍度时还必须要有怨敌和使你生嗔心的对境才能修炼,否则若没有对方你哪里去修安忍,你也发现不了自己的嗔心,就如阿底峡尊者说:</p><p class="ql-block">“不嗔作害者,若嗔作害者,于谁修安忍。”</p><p class="ql-block">此外也说:“若无生嗔境,于谁修安忍。”所以有了对境你就能努力通过上师与佛法的窍诀及时调整对治。</p> <p class="ql-block">而且由于怨敌的功劳使你发现生起了嗔心,从而及时熄灭……由此怨敌则如善知识一般恩德巨大。比如在你家中暗处藏有一个凶恶的窃贼歹徒,本来你随时身处危机关头,此时若有人能把他找出来后你轻松的驱赶,则让你躲过了这场灾难的发生。同样的道理怨敌虽看上去很可恨,但若从修行因果的角度,明白了嗔心的严重恶果后,今生的怨敌和你生嗔恨的对方,能让你发现自己在生嗔心,从而以修行菩提甘露水熄灭了后世堕入地狱的烈火,这岂不是恩德最大了,而且不生嗔还使你保住了千劫以来的福报,从这方面来讲怨敌可能比你父母亲人的恩德还大!</p> <p class="ql-block">就那当前来说许多人因为内心从未改变过生嗔愤怒的心,所以今生也有无数的痛苦和绝境处处发生,导致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严重的影响,由于我们任何人习惯的做法是根本不能够接受别人的打击和伤害所以怒气冲冲的反击,反击不了也会在心里生起难忍的嗔恨,培养了如此根深蒂固的毒瘤,你的人生怎能幸福快乐呢?倘若换个处境思考你的人生幸福安乐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而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因为你随时在因为别人的行为而驱动你内心痛苦的产生。</p> <p class="ql-block">若一个人仔细这样观察不难发现,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于生存恨心,我们不仅对怨敌生存狠心,而且在自己的家庭、亲朋好友以及社会的陌生人之间,似乎对别人生嗔恨心是我们时刻的便饭。如此一来人们是很难幸福的,而且不断的在制造痛苦的根源。</p> <p class="ql-block">就如当巴桑杰尊者教言:“</p><p class="ql-block">嗔敌乃业力迷乱现,</p><p class="ql-block">当断嗔恚恶心当热瓦。”</p><p class="ql-block">意思是我们今生所遇到的一切使你生嗔心的对境,都是你自身业力果报所产生的迷乱现象,外境并非实有这样的怨敌,一切怨敌从心生,心造恶业自然产生种种的怨敌,故说当断生起嗔怒的恶劣心,你若是不信可以试试通过修行菩提心消化嗔心,怨敌自然会消失,其实你生命中并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亲人,只要明白这些亲怨无常的道理和业力迷乱的原因就自然会获得快乐自在。</p> <p class="ql-block">但相反若是一个人一直还是固执的培养这样的嗔心,不愿意进行改善对治,那这种人的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人或事物,一定都是犹如光脚🦶踩着荆棘丛到处都是它生嗔心的对境,生活中不是这个不对就是那个不对而让他生嗔心等,实际上是因为自己的心念不清净的缘故,这样的人实际上是非常劳累的,根本无法得到自己的快乐!因此大家应该多以菩提心修行要想到怨敌也是昔日的父母有情众生,</p> <p class="ql-block">现在发生的一切只是大家各自业力迷乱而身不由己,我作为学佛修行人明白这一切真相后不应该和它们计较更不能生嗔心,这是观修的方法,一来以此方法分析消化,二来以上述所讲的嗔心的过失罪业和危害,以及当巴桑杰尊者对于当热瓦地方人的教诲一般要深刻理解,由于目前我们的所见所闻所看都是因为各自的业力习气的迷乱作怪,只要想到这些你就能自然熄灭嗔心和原谅他人,自己也就能逐渐的走出生嗔心的危险困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佛子都吉宁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