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3)—澳门游览

姜选

<p class="ql-block">2024.11.26.早7点离开澳门丽景湾酒店开始澳门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澳门特别行政区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span style="font-size:18px;">总面积为33.3平方公里,</span>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澳门的地理和行政基础。‌</p><p class="ql-block"> 澳门半岛是澳门的主体部分,位于珠江口西侧,是澳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氹仔岛和路环岛则分别位于澳门半岛的南面和东面,通过填海造陆与澳门半岛有四座大桥贯通相连。氹仔岛和路环岛分别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澳门,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海面和天空融为一体,云层丰富,蓝色调与淡灰色的白云交织,形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近处的大海船只穿梭,远处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提醒着我们这里是一个现代都市的中心,繁华而喧嚣。</p> <p class="ql-block">  金莲花广场,位于澳门半岛的中心地带,是为庆祝1999年澳门主权移交,我国政府致送的一尊名为《盛世莲花》的雕塑。雕塑分别大、小各一件:置于广场上的大型雕塑重6.5吨,高6米,花体部分最大直径3.6米;小型雕塑直径1米,高0.9米,于澳门回归纪念馆展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周围高楼林立,广场椰树成行,在阳光的照耀下,金莲花显得格外耀眼,仿佛在诉说着澳门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  换一个角度可以把我们的五星红旗、澳门的绿色区旗与金莲花同框,两面旗帜在随风飘扬,天空非常清澈湛蓝,没有云朵遮挡,游客不多,整个场景显得宁静和谐。金莲花雕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澳门的守护神,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大三巴牌坊‌,正式名称为圣保禄大教堂遗址,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澳门花王堂区炮台山下。大三巴牌坊的前身是圣保禄教堂,始建于1602年,于1637年修建完成。1835年,教堂因大火焚毁,仅余下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及石阶,目前所见的大三巴牌坊就是教堂前壁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的建筑设计采用意大利巴洛克风格,融合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牌坊总共有五层,主要以花岗岩建成,宽23米,高25.5米,坊前有68级石阶。牌坊上嵌有耶稣会圣徒、圣母像、天使浮雕以及耶稣圣龛等雕刻,也有石狮、汉字以及日本的菊花雕刻等东方元素,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大三巴牌坊不仅是澳门的重要历史遗迹,也是全球重要的文化遗产。2005年,大三巴牌坊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21栋建筑物文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背后的保护措施。</p> <p class="ql-block">  在大三巴牌坊西侧,就是大炮台。</p><p class="ql-block">大炮台,别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大三巴炮台,原为圣保禄教堂的祀天祭台。 是由葡萄牙人始建于1617年,占地约8000平方米,设施完备,炮台内设有蓄水池、军需储存库、官兵营房等一应俱全,是当时澳门防御系统中心。炮台可架设多达32门大炮,与其他炮台一起构成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火力防卫网。</p> <p class="ql-block">  2005年,大炮台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大炮台已成为澳门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中西建筑的融合之美,感受澳门的历史与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  1622年,仍未完全竣工的大炮台就已崭露头角,在荷兰人对澳门发动进攻时,发炮击中了敌方军队,吹响了击退荷兰人的号角,成功守卫澳门。1623年至1740年间,大炮台一直是城防司令和澳门总督的住所。1626年,大炮台建成,一直为军事禁区,直至1965年,原营房位置改建成气象台。1966年气象台迁入后开放为游览区。1996年政府将气象台原址改建为澳门博物馆。1998年澳门博物馆落成启用。</p> <p class="ql-block">  大炮台上展示有22门大炮。这些大炮全为英国制造,铁铸滑膛,铸造年代在1860至1879年之间。</p> <p class="ql-block">在大炮台山上可以俯瞰整个澳门半岛,那些高楼大厦、繁华街道、绿树成荫的公园,都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位于澳门新口岸冼星海大马路澳门文化中心,占地面积3779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060平方米,是一座纪念专题陈列馆。2004年12月在澳门回归五周年之际开幕。</p> <p class="ql-block">前言:澳門舊稱濠鏡,明、清時隸屬香山縣。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人東來,借晾曬貨物為名,據居此地。鴉片戰爭後,乘清廷國力衰弱,逐漸在澳實行殖民管治。雖然如此,無改澳門自古以來皆為中國神聖領土之事實。随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屆中央政府都為維護中國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作出不懈努力·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之後,新舊世紀之交,澳門終於迎來了回歸祖國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隨著中、葡兩國政府順利進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外國人估領中國領土的歷史宣告終結。而中央政府對澳門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政策,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標誌著澳門歷史翻開新一頁。</p><p class="ql-block">為了祝賀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包括國務院及三十二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分別向澳門同胞送上了衷心的祝福和吉祥的賀禮。這些賀禮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韻味,造型精美,包涵著美好的寓意,代表了全國各族人民對澳門未來的美好祝願,同時象徵著祖國的繁榮昌盛。</p><p class="ql-block">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的選址,正是當天中、葡政府進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的原場館所在地,有著特殊意義。人們在這裡曾見證了葡萄牙共和國國旗的徐徐降下,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的冉冉升起。現在,代表著全國人民心意的回歸賀禮陳列於此,供海內外觀眾欣賞,讓大家重溫歷史。</p><p class="ql-block">就讓歷史銘記中華民族金瓯重圓,走向偉大的民族復興這一歷史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雕塑-盛世蓮花</p><p class="ql-block">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盛世蓮花》,主體部分由花莖、花瓣和花芯組成,採用青銅鑄造,表面貼金裝飾,形似蓮葉的基座部分則由二十三塊紅色花崗岩相疊組成,寓意澳門三島。澳門向稱蓮花寶地,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亦以蓮花為圖案,蓮花盛開,象徵澳門永遠繁榮昌盛。</p><p class="ql-block">《盛世蓮花》共有大、小同樣兩件雕塑。大型雕塑重六點五噸,高六米,花體部分最大直徑三點六米,座落於澳門綜藝館前的金蓮花廣場,巨大的金色蓮花在燦爛的陽光下熠熠生輝,生機勃勃。小型雕塑則於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展出。兩者同樣華麗奪目,細織精美,標誌著澳門特別行區成立、中國終於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的歷史性時刻。</p> <p class="ql-block">雕漆盤-花好月圓</p><p class="ql-block">北京市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花好月圓》是採用獨特的雕漆工藝精心製作而成。雕漆工藝起源於唐代,擁有悠久的歷史。北京雕漆主要以銅、木料作胎,在胎上塗上數十層、甚至上百層的漆,厚度達五至十幾毫米不等,接著在漆上雕刻出山水、人物、花卉、鳥獸等圖案。北京雕漆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要經過設計、製胎、塗漆、描樣、雕刻、磨光等十幾道工序,各工序的製作要求細織嚴謹,故北京雕漆自古享譽盛名,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p><p class="ql-block">《花好月圓》正是採用這種獨特的傳統工藝技術製成,它的塗漆層更厚達二十毫米,又運用高浮雕的技法,使作品更具透視感。作品的盤面圖案為北京著名皇家園林頤和園和澳門傳統建築媽祖廟,兩地以澳門友誼大橋相接,飾以碧水蓮花、彩雲追月,寓意北京與澳門兩地人民血脈相連,共同歡慶澳門回歸。</p> <p class="ql-block">水晶工藝品-申城慶歸</p><p class="ql-block"> 上海市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申城慶歸》,利用了別具創意的現代設計手法表達上海人民對澳門回歸的祝賀之情。作品以晶瑩剔透的水晶玻璃,打造了一朵弧線自然流暢的上海市花一白玉蘭,寓意上海的未來充滿希望和活力。</p><p class="ql-block">花瓣中央讓嵌了一組由18K黃金打製而成的上海標誌性建築群,其中包括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金茂大廈、上海大劇院、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楊浦大橋等,反映上海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建築群周圍簇擁了五十朵由羊脂白玉雕成的白玉蘭花,象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上海五十年來的輝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金石工藝品﹣金馬尊</p><p class="ql-block">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金馬尊》,是以內蒙古出土的龍紋陶尊、玉龍和酸馬為基礎造型,再利用復合镶嵌技術·把白銀、黃金、翡翠等名貴材料融為一體,是一件結合傳統民族工藝和現代技術的藝術品。</p><p class="ql-block">作品分為三部分:尊首的金色酸馬,象徵蒙古民族勤勞、勇敢的精神,表達蒙古人民能騎善射的民族特色,又寓意澳門回歸後奮蹄揚鬃,更進一步。尊身花紋刻畫了一組由神馬、豬龍、飛鹿三種靈物組成繞器物一周的圖案,地方色彩濃厚。尊耳部分裝飾的玉龍與尊身鑄嵌的六顆翡翠,使得作品更加雍容華貴、光輝奪目。</p><p class="ql-block">《金馬尊》造型精巧細織、色彩紋樣古雅,含意深遠,極具欣賞價值。</p> <p class="ql-block">雕刻藝術品-花好月圓</p><p class="ql-block">江蘇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花好月圓》是選用名貴的檀香木、紫檀木、翡翠等雕刻而成。檀香木、紫檀木皆為世界上珍貴和稀有的樹種,除了木質優於其他木材外,檀香木還獨具香味,紫檀木則色調深沉穩重,兩者高貴古雅,為木中之王者。</p><p class="ql-block">作品整體造型以一座雕滿靈芝的紫檀木托起一把宮扇,宮扇由檀香木、紫檀和翡翠雕刻而成。扇中心是一個轉動自如的縷空花球,球體上刻有牡丹、梅花和蓮花,分別代表祖國、江蘇和澳門。扇柄中央同樣雕刻了牡丹和梅花,朵朵迎風怒放。扇柄下端則利用翡翠鏈條,串聯起兩個檀香木雕花球和一塊磬形雲板。</p><p class="ql-block">作品構思精巧、線條流暢,蘊含花好月圓、興旺祥和的祝願,表達七千萬江蘇人民對澳門回歸祖國的喜悅之情。</p> <p class="ql-block">菊花石雕-龍球</p><p class="ql-block"> 湖南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龍球》,是採用湖南盛產的菊花石雕刻成的作品。菊花石是湖南特有的石材,色澤呈灰色或灰黑色,上有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狀白色花紋,紋理潔白晶瑩、奇趣天成。</p><p class="ql-block">《龍球》由內球、外球和座架三部分組成。內球刻有兩條龍紋圖案,名為"二龍戲球"。外球雕有五條形態各異的飛龍,名為"五龍騰飛",象徵祖國蒸蒸日上,繁榮昌盛。至於紅木框架部分,亦為兩條巨龍造型,整體九龍合一,加上石面上九朵晶瑩剔透的天然菊花圖案,象徵九九歸一,喜迎澳門回歸。作品球中套球、轉動自如、充滿動感·極具觀賞效果。</p><p class="ql-block">湖南自古有"芙蓉國"美稱,作品底托三層盛開的芙蓉花,配合基座四周的波浪圖形,寄予湖南人民對澳門同胞的深情祝福。整件作品高九百九十一點二毫米,記澳門九九年十二月回歸祖國懷抱之時,寓意深遠。</p> <p class="ql-block">賀蘭石浮雕-九羊啟泰鳳歸圖 </p><p class="ql-block">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九羊啟泰鳳歸圖》,是以寧夏特有的賀蘭石為材料浮雕而成的作品。賀蘭石產於賀蘭山一帶,石質細密、堅而不脆,多呈深紫和豆綠兩色,石面上有時還帶有行雲流水的圖案,渾然天成、獨樹一幟。</p><p class="ql-block">賀禮周邊浮雕了碩果盈枝的枸杞圖案,象徵延年益壽。正面右下方刻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賀蘭山岩羊,周圍又刻有八隻岩羊,取九羊啟泰之意。左方又雕有一隻回頭盤尾的鳳凰,以象形"鳳"字環繞,寓意鳳凰回歸。</p><p class="ql-block">作品美觀大方,古樸典雅,寓意豐富,充分表達寧夏人民對澳門人民的深厚情誼和美好祝願。</p> <p class="ql-block">木雕-長白情</p><p class="ql-block"> 吉林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長白情》,是採用長白山特有的名木一幼稚紫椴為材料刻而成的作品。《長白情》以天池為背景,精雕細刻了兩隻神態可愛的梅花鹿。大鹿(與"大陸"諧音)端莊高雅,小鹿活潑可愛,兩鹿相伴,形同父子。兩鹿寓意澳門回歸後與祖國共同奔向錦繡前程。木雕的基座採用松花江中百年不朽的奇木樹根雕刻而成,象徵各族人民根鑿祖國。</p><p class="ql-block">木雕工藝著重利用木材表面的光澤、紋理、結構等本身的特點因材施藝、量形取材,力求表現出木材本身的自然美。木雕《長白情》氣勢恢宏、莊重典雅,凝練厚重,壯美自然,堪稱木雕工藝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壽山石雕﹣春滿大地</p><p class="ql-block">福建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春滿大地》是以閩中瑰寶壽山石為材料,採用圓雕、浮雕、縷空雕等技法雕刻而成的作品。壽山石雕是福建最負盛名的傳統工藝之一,它以色彩斑爛绚麗、光澤潤滑的壽山石為原料,根據石料的自然形狀、色澤和紋理,因材施藝,將天然美與藝術美巧妙結合的雕刻工藝。</p><p class="ql-block">《春滿大地》上半部分以美麗多姿的武夷山為背景,下半部分以枝繁葉茂的福州參天古榕為主景,點綴以亭閣、人物、竹筏、飛鳥等,並以行雲、流水將整個構圖融為一體。作品寓意偉大祖國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人民祥和、安居樂業。又表達春滿大地,福建人民喜迎澳門回歸祖國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鑄銅工藝品-回歸鏡</p><p class="ql-block"> 安徽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回歸鏡》,由一面銅製的回歸鏡和根雕底托組成。銅鏡周長一千九百九十九毫米,象徵一九九九年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鏡面浮雕了黃山迎客松、祥雲、高層建築和跨海大橋等圖案,各有寓意。迎客松和祥雲代表安徽;高層建築和跨海大橋則代表澳門。六朵祥雲代表六千萬江淮兒女滿懷喜悅心情,迎接澳門回到祖國懷抱。</p><p class="ql-block">中間架起的大橋跨越時空,代表了回歸祖國的大橋,同時亦是澳門通向安徽的友誼橋棵。銅鏡外圈的荷花紋邊,襯託"九九歸一、"祝賀澳門回歸祖國"等字樣,配上底托"歸根"兩字,蘊含澳門回歸、葉落歸根之意。</p><p class="ql-block">根雕是樹根、竹根造型藝術的總稱,它貴在自然,保留了樹根、竹根的天然美態,是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不同地區的根雕創作具有不同的風格,眼前的根雕底托呈現了安徽根雕高雅的特色,加上銅鏡有"圓圓滿滿、破鏡重圓"之意,表達安徽人民對澳門回歸祖國的喜慶之情。</p> <p class="ql-block">椰雕嵌貝花瓶-《椰樹傳説》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涯歡歌》</span> </p><p class="ql-block">海南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椰樹傳說》和《天涯歡歌》是一對椰雕嵌貝花瓶。椰雕工藝品是利用椰子殼雕製而成,色調古樸雅綴,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厚的地方色彩。海南椰雕歷史悠久,唐代就出現椰子殼製的酒杯,及至明、清兩代,椰雕一直被當成"天南貢品"進貢給朝廷。</p><p class="ql-block">賀禮採用了五千二百個海南特產的椰子作原料,加工成弧度一致的椰子殼後,再利用傳統椰雕工藝拼接而成;最後又嵌入產於南海的稀有夜光螺,可謂選材考究、工藝獨到。瓶身被數條"回"字形的花邊橫向圍繞,蘊含"澳門回歸祖國",藉此表達七百多萬海南人民對澳門回歸祖國的喜悅心情和衷心祝福。</p> <p class="ql-block">對瓶-白蓮歸春</p><p class="ql-block">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白蓮歸春》,是由山核桃、玉石等材料製作而成。對瓶採用了小興安嶺林區精選的一萬顆山核桃殼黏貼而成,因核桃內部中空,使花瓶具有縷空的特色。底座雕刻了松枝松葉花紋,象徵黑龍江省浩瀚的原始林區。耳飾部分各鑄嵌了由白玉雕製而成的白蓮花,象徵澳門特區。懸掛於瓶耳的兩隻玉環,更增添了花瓶典雅華貴。</p><p class="ql-block">花瓶整體高度一千九百九十九毫米,象徵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年份。基座高度為三百七十毫米,象徵三千七百萬黑龍江人民對澳門特區人民的深深祝福。</p> <p class="ql-block">純羊毛壁毯-哈納斯風光</p><p class="ql-block">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哈納斯風光》是一幅以哈納斯湖風景為主題、色調鮮亮明快的純毛壁毯。賀禮題材來自孫黎明的畫作《哈納斯風光》,該作品繪畫了新疆哈納斯湖秋天的景色,展現新疆雪山巍峨、湖水清澈、牛羊漫步其中的美景。</p><p class="ql-block">哈納斯湖實際座落於阿爾泰山中,是新疆著名的風景區,"哈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富饒而神秘"。巍峨挺拔的冰峰雪嶺、茂密的原始森林、碧綠的湖面與湛藍的天空相互輝映,構成哈納斯湖超塵脫俗的美景。</p><p class="ql-block">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巧妙地將孫黎明的畫作透過新疆傳統的壁毯工藝製成回歸賀禮。毛織品的質感和厚度使畫作中的景綴得以升華,鮮豔色彩和柔和色調令畫面中的秋葉、藍天、白雲、雪峰、碧水和茂密森林渾然一體,構成異常約麗的畫面。作品寓意新疆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正處於豐收季節,又藉以表達新疆人民心向祖國,共賀澳門回歸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巨幅掛毯﹣繁榮的香港</p><p class="ql-bloc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繁榮的香港》,是一幅由一百多種顏色、共三百多萬支純羊毛手織而成的掛毯。</p><p class="ql-block">香港以中西合壁的文化景觀、充滿活力的時代氣息和繁華的都市生活著稱於世,是中國南海上的一顆明珠。掛毯畫面取材自香港島海岸线景觀,左下方形似展翅騰空的大鵬型建築,是香港舉行回歸大典的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位於其後方的建築是全港最高的中環廣場;作品右側那座多棱形建築則是由世界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厦。那裡是香港最繁榮的商業地段,蒼萃了最富特色的建築群,呈現香港最具魅力的一面。</p><p class="ql-block">在澳門特區宣告成立之際,香港特區已經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偉大事業。香港特區政府贈送這幅掛毯,是祝願澳門回歸後,在"一國兩制"方針的管治下,社會將更加繁榮安定,而香港與澳門的情誼將更深厚,攜手邁向美好明天。</p> <p class="ql-block">玉雕-團圓</p><p class="ql-block"> 遼寧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團圓》,採用了岫岩縣出產的岫玉為原料,經著名玉雕大師精雕細琢而成。岫玉因產於中國遼寧岫岩縣而得名,它質地細膩、溫潤、繳密,是玉雕的首選材料。</p><p class="ql-block">作品採用一塊內核翠綠的珍貴岫玉雕琢而成,在略呈三角形的主體上,九頭雄獅活靈活現·嬉戲玩耍。雄獅身前背後有九朵绽放的蓮花,又有明月玉免相伴·氣氛歡樂和諧。作品寓意天上月圓、人間團圓·真切表達遼寧人民慶賀澳門兔年回歸,中華民族大團圓的欣喜心情。</p> <p class="ql-block">藝術掛毯-山高水長</p><p class="ql-block">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山高水長》,是一幅別具特色的藝術掛毯。作品採用西藏傳統的地毯工藝,以西藏傳統的藝術卷軸畫為表現形式,結合鮮豔、明快、大方、富有視覺張力的民族繪畫藝術製作而成,具有濃厚的藏族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西藏地毯的材料主要以當地生產的羊毛、植物及礦物提煉的染料為主,顏色搭配豐富多彩、明亮豔麗,充分體現了藏族人民朝氣蓬勃、開朗向上的性格。</p><p class="ql-block">掛毯以吉祥彩雲托起西藏佛教聖地布達拉宮為主畫面,騎麗的彩虹架起了西藏與澳門的友誼橋標,飛翔的白鶴送去了西藏各族人民吉祥的祝福。歡騰的浪花和彩雲,象徵西藏與全國各族人民一同喜迎澳門回歸、普天同慶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玉雕-江河源</p><p class="ql-block"> 青海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江河源》,是一件創意獨特、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玉雕。作品採用昆侖山中的冰糖玉雕琢而成,作品上的昆斋山層次分明、高挺險峻,象徵中華民族不屈不挠的奮鬥精神。</p><p class="ql-block">青海又名江河源,是長江、黃河兩條河流的發源地。玉雕上盤於山腰的兩條巨龍口噴水柱,分兩路一瀉而下,寓意長江、黃河兩條發源於青海的河流從高原滾滾流淌,孕育著華夏五千年文明。</p><p class="ql-block">刻於基座上的八種吉祥物(菊、竹、梅、蘭、桃、榴、柿、佛手)是平安、幸福和美滿的象徵,標誌著偉大祖國日益繁榮昌盛、欣欣向榮,各族人民生活幸福、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玉雕-九龍晷</p><p class="ql-block"> 河南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九龍晷》是選用一塊完整的優質南陽獨山玉雕琢而成。南陽玉產於南陽市北郊九公里處的獨山,故亦稱獨山玉,與和聞玉、岫玉、綠松石並稱中國四大名玉。南陽玉質地堅韌繳密、細膩柔潤,色澤斑駁陸離、豐富多彩,素有"河南翡翠"的美譽。賀禮《九龍晷》就是採用一塊重達八百多公斤的完整南陽玉,透過浮雕、透雕、縷空、刻線等工藝技術精雕細琢而成。</p><p class="ql-block">作品造型以"九龍環晷"為主體:九龍環繞著我國古代按照日影測定刻時的儀器"晷"。設計在於取"晷"的諧音"歸",加上龍是中華民族的代表,象徵自强不息、奮發進取的民族精神。九龍環晷有"九九歸一"之意,蘊含河南人民對澳門回歸祖國的祝福之情。</p> <p class="ql-block">紫銅貼金雕塑-吉象寶蓮</p><p class="ql-block"> 雲南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吉象寶蓮》,是採用名貴紫銅鑄造、外貼金箔的大型莲雕塑。"象"自古與雲南有著密切的關係,漢雕朝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曾經記載:"有乘象國,名曰滇越。"這裡的滇越,就是指今天雲南一帶。象又是吉祥之物,作品以三隻連體金象作為祝賀澳門回歸祖國的主題最為合適。</p><p class="ql-block">《吉象寶蓮》由上部的金象蓮花、中部的銅鼓和下部的花崗岩底座三部分組成。象背盛開的蓮花,寓意澳門回歸祖國後燦爛盛開。中部銅鼓是取材於雲南在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造型。裝飾有耕作和舞蹈場面的銅鼓和深色的花崗岩底座,體現雲南濃厚的地方特色,表達了"同祖同根,創造共有"的理念。</p><p class="ql-block">雕塑總高一千九百九十九毫米,取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之意。作品整體金碧輝煌、渾然天成,表達四千萬雲南人民對澳門的深厚情誼。</p> <p class="ql-block">寶玉石畫屏風-八桂歡歌迎歸雁</p><p class="ql-block">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八桂歡歌迎歸雁》是一件大型的寶玉石畫屏風。它以廣西特產的的珍珠、瑪瑙、水晶、祖母綠、紅寶石、蛇紋石、電氣石、黑玉髓等共三十九種,總數約七萬三千八百粒寶玉為原材料,經切割、抛光、镶嵌等多道複雜工藝精心製作而成,配上優質的花梨木底座和畫框,堪稱民族艺術精品。</p><p class="ql-block"> 作品畫面上方以程陽風雨橋連接起廣西桂林象鼻山與象徵澳門的名景大三巴牌坊,並以一群大雁飛回故鄉為背景,寓意澳門終於回歸祖國的懷抱。畫面下方有十二個民族載歌載舞的畫面,表達廣西人民喜慶澳門回歸的愛國激情。</p><p class="ql-block">屏風外框的象形"回"字,既表現了八桂大地與澳門同胞骨肉相連的親情,又寓意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進程。底座雕刻有壯錦鳳凰、銅鼓、花山崖壁畫等圖案,充分體現了廣西鮮明的民族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迎屏-蓮年有余</p><p class="ql-block">天津市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蓮年有餘》是一座大型的迎屏,畫面採用24K鍍金讓嵌漆畫製成,迎屏圖案趣繳,取材於天津傳統的"楊柳青年畫"。楊柳青年畫始於明代,因源於天津西郊楊柳青鎮而得名,作畫技法採用木版套印、手工彩繪相結合,先用木版水印套色、後用人工填色重繪。畫面色彩明亮、炫麗多姿,加上多取材於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古代神話、民間習俗、山水風景等,極富獨特藝術風格和強烈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賀禮畫面上胖娃娃懷抱金魚、手持蓮花、喜笑歡顏,充滿了吉祥喜慶色彩,寓意天津市人民喜慶澳門回歸。迎屏則採用紅木製造,雙面縷空雕刻天津市花一月季花紋樣,周邊飾以回紋圖案,寓意澳門終於回到祖國懷抱。兩側立柱選用澳門特別行政區區花蓮花為柱頭裝飾,象徵天津市與澳門特區心連心,共同走向繁榮昌盛。</p> <p class="ql-block">竹編工藝品-滄海還珠</p><p class="ql-block"> 浙江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滄海還珠》是傳統的竹編工藝品。作品主要由兩條矯健的游龍及一顆璀璨的寶珠構成。游龍有雙重的寓意,既代表中國兩條氣勢磅礴的河流一長江和黃河,用以比喻偉大的祖國,又代表了龍的傳人,寶珠則象徵著澳門這一顆南海明珠。游龍奔騰歡躍,喜迎寶珠的造型,表達了滄海湧出寶珠,重新回到祖國懷抱,東方巨龍喜迎回歸的愉悅心情。</p><p class="ql-block">"竹"自古以來被中國人視作民族氣節的代表,古人稱竹有"剛、義、柔、忠"四德,體現了中華民族堅貞、謙遜的民族性格。而龍又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將兩者巧妙配搭,可謂構思獨到,寓意深遠。整件作品高一千九百九十九毫米、寬一千二百二十毫米,記錄了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性時刻。</p> <p class="ql-block">蜀繡屏風-九寨溝大熊貓圖</p><p class="ql-block"> 四川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九寨溝大熊貓圖》以屏風為造型,採用蜀繡技術製成的大型作品。蜀繡亦稱"川繡",與蘇繡、湘繡、粵繡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繡,具有悠久歷史,是四川著名傳統手工藝。它以軟級、彩絲為主要原料,並以嚴謹細膩的針法、淡雅清秀的色彩、優美流暢的線條、中國水墨畫的格調獨樹一幟。</p><p class="ql-block">賀禮《九寨溝大熊貓圖》以真絲為原料,巧妙地利用蜀繡將四川境內的世界自然遺產一九寨溝和國寶大熊貓繡在一起。九寨溝的人間仙境、大熊貓的活潑可愛、加上環繞四周的梅花翠竹,三者和諧融洽,寓意中華民族團結和睦、中國人民堅貞不屈、偉大祖國萬古長青。</p> <p class="ql-block">木雕-鶴雀樓</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鶴雀樓》,是根據復建的古代建築鶴雀樓按比例縮製而成。鶴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古浦州城郊的黃河岸畔,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它始建於北周(公元五五七一五八零年)·因風景秀麗,自古吸引眾多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王之涣的《登鶴雀樓》一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堪稱千古絕唱。</p><p class="ql-block">《鹳雀樓》選用優質的核桃木,按近一比三十比例縮製而成,造型結構與建築完全一致,製作精巧·底座周圍環刻了九條飛龍和九十九朵荷花,象徵同為中華兒女,企盼九九歸一的喜悅心情,表達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山西三千萬人民的熱烈祝賀,並衷心祝願澳門回歸後更上一層樓。</p> <p class="ql-block">鑄銅工藝品-齊魯風情迎荷瓶</p><p class="ql-block"> 山東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齊魯風情迎荷瓶》,是以山東傳統的做古銅工藝,採紫銅精鑄而成。所謂做古銅工藝,是指人們採用特殊的技術,結合鑄造、繪畫、雕刻、镶嵌等工藝,做製古代少見於世、為數甚少的青銅文物,供人們鑒賞和珍藏。古代青銅器各有特定的形狀、紋飾和色澤,做製時必須因器施藝,才能取得形真色似、唯妙唯肖的藝術效果。山東省做古銅工藝悠久、技術超然、堪稱一絕。</p><p class="ql-block">《齊魯風情迎荷瓶》以我國古代鳳尾瓶為造型,上面刻有澳門特區區徽蓮花的圖案,以及大明湖、泰山、曲阜、孔廟、蓬萊閣等著名山東景觀,寓意魯澳人民情同手足,共賀回歸。荷瓶造型上圓下方,取天圓地方、地久天長之意。瓶口似盛開蓮花,象徵澳門欣欣向榮。瓶體兩側造型是抽象的鳳凰飛翔圖案,有鳳鳥回歸棲返之意。瓶腹上浮雕的龍面紋,象徵巍巍祖國,加上瓶頸、圈足上裝飾了山東景觀,寓意魯、澳同心,共創未來。瓶體高一千九百九十九毫米,記錄了澳門回歸之年;重八百八十公斤,寄託了山東八千八百萬人民</p> <p class="ql-block">雕塑組合-峽江百年情思</p><p class="ql-block"> 重慶市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峽江百年情思》,是一座由九隻金鳥、雄奇的三峽石和鐵座等構成的雕塑組合。三峽石因產於長江三峽沿岸而得名,是長江三峽岸邊由江水多年沖蝕而成的天然奇石;色彩以黑、白、灰、黃為主,形狀千姿百態,紋理獨特、妙趣天成,自古有"黃金易得,一枚三峽奇石難求"之說。作品採用三峽石為主體,取其歷經歲月滄桑之意。作品高一千九百九十九毫米,寓意一九九九年,加上九隻臨風肅立的金鳥,寓意"九九歸一",澳門終於回歸祖國懷抱。</p><p class="ql-block">作品基座是八面形柱體,上面以吉祥如意紋作底紋,柱體八面分別雕畫了傳統的八吉祥圖案,表達重慶人民對澳門的美好祝福。基座側面雕刻了由一九九九字樣變成的九九祥雲紋和重慶市花﹣山茶花圖案。空心的基座還擺放了慶賀澳門回歸慶典活動的千人簽名長绢,具有高度歷史珍藏價值。</p> <p class="ql-block">水晶玉雕﹣九州同心</p><p class="ql-block"> 廣東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九州同心》,整體造型由玉球、蓮花和鑽石三部分組成。玉球採用碧綠如翠、玉質柔潤、石紋雅織的廣東南玉雕琢而成,蓮花和鑽石則採用水晶玻璃為材料。</p><p class="ql-block">翠綠色的玉球雕有九層九孔,蘊涵"九九歸一"和大團圓之意。球面又刻滿生機勃勃的紅棉花和蓮花,象徵粵、澳兩地人民共慶回歸,共創美好的將來。玉球下面是一朵盛開的蓮花,寓意澳門繁榮昌盛。蓮花托起圓球,又有"花好月圓"之意,象徵澳門人民上下團結、齊心建設澳門,迎接美好的未來。最下面的鑽石,共有五十六個切面,代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鑽石晶瑩栒麗,用以祝願澳門回歸祖國後更加璀璨奪目。</p><p class="ql-block">作品整體高一千九百九十九毫米,寬一千二百二十毫米,記錄了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和澳門特區成立的大日子。玉球直徑八百八十八毫米,象徵澳門社會安定繁榮,財源廣進、百業興旺。</p> <p class="ql-block">瓷瓶-百荷圖</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百荷圖》,是由景德鎮的陶藝工作者設計,採用青花鬥彩製作而成的大型瓷瓶。江西陶瓷工藝發達,景德鎮更是中國的瓷都,陶瓷工藝歷史悠久。青花鬥彩是以釉下青花先描繪圖案,施白釉高溫燒製後,在釉上再填上各種色料,再低溫燒製而成。因圖案由釉下青與釉上色彩拼逗而成,故稱"鬥彩"或"逗彩"。作品具有色彩豐富、典雅秀麗的特色。</p><p class="ql-block">回歸賀禮《百荷圖》的瓷瓶畫面以荷花為主題,結合傳統的青花鬥彩和現代陶瓷製作的新技術,完全呈現了江西陶瓷工藝的精髓。九十九朵荷花宛若翩翩仙子、素含露玉、紅苞白蕾、卷舒開合、光彩照人。下配三十鳌米高的紅色底座,相得益彰、典雅莊重。而"百荷"語諧"百和",寓意祖國統一,盛世祥和。</p> <p class="ql-block">編鐘-普天同慶</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普天同慶》是以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造型為基礎,重新設計而成的鑄銅作品。曾侯乙墓位於湖北隨州市曾都區城西兩公里的擂鼓墩東團坡上,是戰國早期諸侯國曾國君主乙的墓葬,故稱曾侯乙墓。該墓葬出土大量禮樂器,尤如一座地下音樂宮殿,其中出土的大型編鐘,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久、樂音最齊全、鑄造技術最完美的青銅樂器和禮器。</p><p class="ql-block">作品在古編鐘基礎上,通過新的設計組合重新製作而成,採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技法將獸、龍、鳳等動物造型和幾何圖案刻繪入作品中,使作品富有濃郁的楚文化特色。編鐘共二十一件,依大小和音高次序編排成三組懸掛於鐘架上。作為樂器,《普天同慶》可獨立演奏。作為禮器,其規模、編制及精湛的青銅鑄造工藝和考究的裝飾美術,無不體現湖北地區的楚國風韻。作品名為普天同慶,表達湖北人民對澳門回歸祖國的美好祝願。</p> <p class="ql-block">鑄銅雕塑-八極元和</p><p class="ql-block"> 陝西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八極元和》,是表面採用貼金工藝處理的大型鑄銅雕塑。貼金工藝是一種將金箔用漆貼在器物表面的一種裝飾方法。《八極元和》整體金碧輝煌、雍容華貴,就是採用了這種歷史悠久的工藝技術作表面裝飾之故。</p><p class="ql-block">作品取名《八極元和》,寓意深遠。"八極"有八方極遠之意,代表祖國的大好河山;"元"該有圓滿、回歸之意;"和"則象徵"和平"。作品上面浮雕的關中八景"華岳仙掌"、"驅山晚照"、"灞柳風雪"、"曲江流飲"、"雁塔晨鐘"、"咸陽古渡"、"草堂煙霧"、"太白積雪",與盛開的蓮花花瓣巧妙結合,寓意祖國猶如一幅不可分割的壯美畫巻,又表達陝西人民祝福澳門繁榮昌盛的心願。</p> <p class="ql-block">鑄銅镶寶石工藝品-歡樂鼓</p><p class="ql-block"> 貴州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歡樂鼓》,是一座具有鮮明地方民族特色,又採用了精湛工藝製作而成的大型鑄銅鍍寶石工藝品。主體由一面銅鼓和四組由鳳及龍龜構成的支架組合而成。銅鼓是貴州少數民族最重要的樂器和禮器,在古代是政權的象徵,現在則有團結的意思。</p><p class="ql-block">銅鼓表面浮雕了貴州各族人民的傳統圖案、鼓身刻有三十六條龍、七十二條魚和各種吉祥圖案,又以吊牌、鈴鐺作裝飾,地方色彩濃厚。鳳和龍龜的眼睛镶嵌了貴州出產的紅寶石和綠水晶,神態莊嚴、栩栩如生。作品整體氣勢磅礴,蘊含中華民族與日月同輝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青銅鎏金雕塑-敦煌伎樂慶回歸</p><p class="ql-block"> 甘肅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敦煌伎樂慶回歸》,是以失蠟法鑄銅和鎏金等技術製成的銅雕。失蠟法鑄銅是熔模鑄造青銅器的方法之一。所謂"失蠟法",是先製作一個略小於成品的黏土模型,在它上面塗上一層蠟,並在蠟上雕刻花紋,再加上一層黏土,將整體加熱,使蠟熔化後留下空隙,最後將青銅注入空隙,使銅器成型的鑄銅方法。鎏金工藝是將金汞混合後塗在銅器表面,加熱使汞蒸發而金留在器物表面的裝飾方法。</p><p class="ql-block">作品共分四層,由二十個銅像、主幹、寶座和底座等組成。頂端為一擊鼓之舞伎、向下第二層為手托寶珠的飛天、第三層為四個各具風姿的舞伎、第四層為八個正在演奏祥和之音的伎樂。蓮花寶座上五十六朵花瓣象徵祖國各民族團結一致,共賀澳門回歸。《敦煌伎樂慶回歸》總高一千九百九十九毫米,記澳門回歸祖國之年,整件作品鑄造技術細織,造型優美,深具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花絲镶嵌工藝品-金獅歡騰九州</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金獅歡騰九州圓》採用了燕趙傳統花絲镶嵌工藝製作而成。花絲镶嵌工藝又稱為"細金工藝",是將金、銀等貴重金屬加工成細絲,再用特殊技術將金、銀細絲加以造型,並在這些細絲上雕刻花紋;最後再讓嵌上各種珠、玉或寶石。花絲镶嵌工藝製作而成的作品造型細腻,工藝技術堪稱一絕。</p><p class="ql-block">《金獅歡騰九州圓》主體由九隻金獅托起一個象徵神州大地的彩球,球面镶嵌三十四颗寶石,寓意三十四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所組成的祖國大家庭。九隻金獅和九條彩帶交相輝映,象徵"九九歸一",表達河北省人民喜慶澳門回歸的歡樂心情。</p> <p class="ql-block">‌澳门银河酒店的钻石表演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盛宴,表演地点位于酒店的正门入口处的一个巨大水池区域。‌在这个表演中,水池中的水会升起,形成“落花流水”的视觉效果。当水回落后,一个巨大的钻石形状的装饰——被称为“运财银钻”——会露出水面,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和变幻的光影效果,为观众带来一场奢华的视听盛宴。‌</p><p class="ql-block">‌这个表演由38万颗水晶组成,是全球最大的人造钻石,直径达20米,造价18.5亿。‌表演时长为4分钟,流光溢彩,如梦如幻,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p> <p class="ql-block">  澳门威尼斯人酒店,是以独特的水城为主题的酒店,是美国拉斯维加斯赌城投资18亿美⾦修建的巨型建筑,它占地⾯积29.1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95.1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建筑特⾊颇具欧洲风格,从外到内,从上至下,设计精美,金碧辉煌,大气磅礴。酒店的底层是澳门最⼤的堵场。⼆层是复制了威尼斯著名景点的精致建筑,供游⼈欣赏娱乐的威尼斯⽔城,再往上有各种名牌的奢侈品店铺、豪华酒店。</p> <p class="ql-block">  从一楼乘电梯上到二楼,便来到了威尼斯⽔城。⾸先映⼊眼帘的就是那蔚蓝⾊的天空,⽚⽚⽩云在深邃的天空中缓慢飘动,有谁会想到这飘渺的天空,竟然是⼈⼯布景的效果,的确⾮常逼真、⾮常漂亮、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在蓝天的映照下,运河呈S形贯穿于整个建筑之中。这是⼀条清澈见底的蓝⾊运河,⽔道穿街走巷,掠城⽽过,河道两岸商铺林立,游客熙熙攘攘,各色商品琳琅满目,特色美食应有尽有。河道两岸由各式桥梁连成一体,站在桥上,看着⼀艘艘贡多拉船载着游客缓缓穿梭于碧波之上,桥梁之下,你看着游船上的人,游船上的人看着你,彼此成为各自眼中的风景,很是浪而惬意!此时,呈现于你眼帘的是一幅“⽔上都市”的繁华景象,让你有⼀种置⾝于异国他乡的新奇感觉!</p> <p class="ql-block">街景随拍</p> <p class="ql-block">校车上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民居门口的祈祷符</p> <p class="ql-block">道边的狗粪箱</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菩提树</p> <p class="ql-block">‌ 澳门的埃菲尔铁塔是按照巴黎埃菲尔铁塔的2:1比例建造的‌。这座铁塔位于澳门巴黎人酒店前,高度为166米,重量达2700吨。游客可以登塔俯瞰整个澳门的美景,体验欧洲风情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建筑是新葡京酒店,也是澳门最高楼228米。</p> <p class="ql-block">澳门渔人码头</p> <p class="ql-block">澳门大桥‌(澳氹四桥):202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p><p class="ql-block">采用新技术、独特的防风墙,使得台风来临可以正常通车。</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我们结束了澳门的旅游,从澳门直接出关到达珠海。</p><p class="ql-block">再见了澳门!愿你的明天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