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山人的美篇

盘龙山人

<p class="ql-block">西行游记九 走进东风航天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六号下午,离开了策克口岸的国门酒店,开启了下一站到东风航天城的旅程。</p><p class="ql-block">去往航天城必须办理的入境证,不过手续简单的超乎我想象,只要出具身份证十分钟就可以搞定。</p><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半钟,一辆坐满九人的旅游小中巴,顶着午后烈日的酷暑准时出发,告别了塞上小城额济纳,踏上了去往航天城的路。</p><p class="ql-block">额济纳距离东风航天城车程不到200公里,小巴疾驰在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滩上,两个多小时后,从老远处就看到了大戈壁上的一片绿洲,司机告诉我们,那就是东风航天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航天城已经对游客开放,但进入航天城的检查还是相当的严格,经过三道卡口查验身份证与入境证后,下午5点多,小巴车终于带我们走进了东风航天城。</p> <p class="ql-block">一 、漫步航天城</p><p class="ql-block">在航天城汽车总站下车后,第一要务就是找个住的地方。因为手机多个旅游平台显示,无法提供航天城住宿服务!</p><p class="ql-block">我想找一个像额济纳那样几十块钱一宿的旅馆,在小城上转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发现注意打错了。</p><p class="ql-block">航天城所有能住的地方价格都在200元左右,而且好像全是“官办”,服务员一反其他旅游地热情拉客的常态,流露出一副爱理不搭、爱住不住的淡冷。 </p><p class="ql-block">这时我才意识到,这是东风航天城!不是一般的旅游胜地。在看似与其他城镇一样的外表下,却是有别于其他旅游胜地不一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天已经快黑了,再犹豫,恐怕今夜就要“露宿”了。</p><p class="ql-block">无奈的接受了每宿180元的价格,在一个叫“东风航天招待所”的地方住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我住招待所五楼,而五楼已经是这里的最高建筑了。推开卧室窗户放眼望去,坐落在戈壁滩上的航天城,被掩映在错落不一的白杨林之中。白杨林深处,一座百多米高大的钢结构固定塔架、威武的矗立在落日的余辉中。听招待员说,这就是神舟飞船发射塔,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就是从这座塔架上发射升空。</p><p class="ql-block">七点多钟小城的夜幕降临了,而航天城的夜晚,没有其他城镇热闹的夜生活。晚饭后,我漫步在过往行人稀落的街道上,感到这里早晚温差与100多公里以外的额济纳相差无几。夜幕下的小城已经远去了中午难耐的燥热,偶有丝丝凉风吹来,凉爽宜人的小城夜晚,沈沁在一片恬静与温馨之中。</p> <p class="ql-block">我在没有进入航天城之前得到的信息是,旅游散客进入航天城后,向当地旅游机构缴纳一定的费用,就会有专门以“接受基地爱国主义教育”为名的导游,带领到各个相关的基地去参观。</p><p class="ql-block">而遗憾的是,进入航天城后才被告知,现在这一项旅游服务不久前已经被叫停。原因是中央巡视组认为,东风航天城领导利用国家航天基地资源,以从事“爱国主义教育”为名,从中谋取商业利益属于不当行为。因此对该旅游项目暂时叫停。至于将来会不会继续开放,目前基地正在等待中央调研结果,一旦作出新的决定后再向社会公布。</p><p class="ql-block">不能到基地现场参观却有遗憾,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到航天城博物馆参观。而通过从博物馆提供的各种影像及大量文字资料里,使我们对航天城的前世今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p><p class="ql-block">东风航天城位于“宝日乌拉”草原,西依美丽的额济纳河,它的东、南、北三面是一望无际的巴丹吉林大沙漠。在这块茫茫的戈壁滩上,是几代航天人用汗水浇灌的一颗颗小树,成就了戈壁变绿洲的奇迹。并在这里筑起了一座闻名世界的“东风航天城”。</p><p class="ql-block">东风航天城大约常住人口有三万多人,主要有科研人员、部队官兵、职工、家属子女和为数不多的经商务工人员。航天城的生活区和科研区被严格区别开来,一般的外来人员不得进入科研区。常驻人员带有识别标识,外来人口具有暂住证的才能自由出入生活区域。</p><p class="ql-block">航天城总体区域划分及冠名不同于一般城镇。它是以部队干部及家属所属基地序号编排。所以,他们居住区域通称为一号、二号、三号以至十多号等等。</p><p class="ql-block">由于航天城的特殊管理体制,航天城治安非常安全。这里的人出门很少锁门,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从来不锁,几十年来,因偷盗而丢失的事件从来没有发生过。</p><p class="ql-block">今天走在这座小城中,“东风”二字无处不在,不论幼儿园、街道、宾馆、市场等,全冠以“东风”二字。街道和宾馆取名也极具特色,如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胡杨路、黑河路、红柳路,宾馆也都分别取名“神舟”、“东风”、“航天”等。</p><p class="ql-block">东风航天城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自主的铁路、公路、交通运输、水暖电供应、邮政通讯、农副业生产、中小学和幼儿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努力,在“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荒漠上,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的戈壁小城。</p><p class="ql-block">航天城没有城市“共用单车”和市内公交,城内的交通靠穿梭在小镇上的简易敞篷电车维系,虽然乘车不收费,但每天早七点到晚五点才有,而且每趟要间隔15-20分钟之长。</p><p class="ql-block">能够游遍东风小城,多得力于在路旁一个摆摊修理自行车师傅那里,以10元钱租来的一辆刚被修好的自行车,让我悠悠自然的游遍了航天小镇角角落落,而且还有幸在菜市场的一个小店里,吃到了河南烩面和逍遥镇胡辣汤。</p><p class="ql-block">小店老板是我们河南周口人,一口未改的乡音听起来倍感亲切。</p><p class="ql-block">通过与他聊天得知,是他的女婿在基地上的原因,(听口气像是一个军官)他才得以进入航天城经商。他说,凡是能在航天城做生意的人,百分之百都是航天人担保的亲人或亲戚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我骑车到了距离航天城中心约三公里的东风火车站,这是一条南起酒泉东清水火车站,直达航天城的专用铁路线。它的主要任务是,运送全国各地向航天城基地提供所需的军用物资与生活必需品。</p><p class="ql-block">这条铁路线设有通勤客车,专供航天城官兵往返于航天城到酒泉之间,每天只有一趟。航天城火车站人员告诉我,只要办有出入境通行证的游客,也可以持通行证免费到酒泉去。</p><p class="ql-block">总之,航天城虽小,但它已经是一座经历了六十多年风雨历程的“年轻老城市”!</p> <p class="ql-block">二、鲜为人知的航天城与额济纳</p><p class="ql-block">在航天博物馆里,记下了航天城在诞生与发展中,酒泉与额济纳的古往今来:</p><p class="ql-block">一九五八年春天,为了面对紧张复杂的国际局势,党中央决定筹建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耙场,在聂荣臻元帅亲自选定了现在这块地方作为实验耙场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7年,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初步选定地址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腹地的宝日乌拉地区。次年,国防部对该地进行了空中勘察,最终确定了选址方案后,开始了基地建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0年,“东风”导弹试验基地建成,并顺利地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在之后的几年里,该基地试验了射程更远的中程导弹,为接下来的航天发射积累了宝贵的技术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5年,我国开始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当时“东风”导弹基地建设已有5年之久,后勤组织较为完善,且为了导弹试验及监控的需要,已经初步建立起地面观测、交通和通讯网络,这就为该基地作为卫星发射场鉴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额济纳旗得到和平解放,彼时甘肃省也已经建立,额济纳旗便划入了甘肃省下的酒泉专署(相当于地级市)管辖。这是额济纳旗在建国后与酒泉市的第一次“邂逅”。两年之后的1951年,额济纳旗划归新中国的宁夏省直辖。</p><p class="ql-block">1954年,宁夏省的行政建置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宁夏省并入了甘肃省,额济纳旗自然也并入了甘肃省,暂时归张掖专署管辖。同年的11月30日,额济纳旗又被转为酒泉专署。这是额济纳旗与酒泉市的第二次相遇。</p><p class="ql-block">1956年,国家筹备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而额济纳在历史上与内蒙在经济条件、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经中央批准将额济纳划归内蒙管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9年,额济纳旗因内蒙古和甘肃的行政区划变动被再次划入甘肃省,归酒泉专区管辖。这第三次相遇就是10年。</p><p class="ql-block">1979年额济纳才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转为阿拉善盟管辖,直至今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是于1970年4月发射成功的,正好处在酒泉专区管辖额济纳旗的时期。</p><p class="ql-block">额济纳旗就行政级别(区县)来说,要低于酒泉(地级市),而且酒泉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名气较同级别的巴彦淖尔盟和阿拉善盟还更大。同时酒泉经济条件也确实更好,因此,尽管酒泉市区距离航天发射场直线距离有200多公里,但却是离该发射场最近的名城,最后确定该发射基地称其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p><p class="ql-block">根据东风航天城发展史纪要表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布范围达到2800平方公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航天发射场,发射场仅占发射基地总面积的5%,其他的95%子基地位于酒泉市金塔县。</p><p class="ql-block">这部分子基地主要是生活住房、交通道路、医疗、公安、教育等后勤设施。与额济纳旗地区相比,酒泉市的基础设施条件更为完备,物资供应更充足。整个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的物资基本上是由酒泉市供应,基地生活区、军用、客运铁路和后来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是由酒泉市负责。</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射基地与解放军三总部有线电话通信秘密代号为“东风”,因为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一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基地时,欣然题写了“东风航天城”五个大字,从此人们就正式把这里称为了“东风航天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盘点东风航天城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1958年10月20日成立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先后执行110次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将145颗卫星、11艘飞船、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p><p class="ql-block">2018年1月2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入选理由: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世界三大载人航天发射中心之一 ;先后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枚地对地导弹发射、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弹道导弹、第一次“一箭三星”、第一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第一艘载人飞船等。</p> <p class="ql-block">四、永远闪耀的航天人精神</p><p class="ql-block">离开东风航天城之前,我拜谒了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里,我数着长眠于此的700多位航天英烈的墓碑,他们其中有元帅、有将军也有普通列兵;他们中有抗日英雄,抗美援朝英雄,也有为寻找实验残骸,消失在大漠戈壁中的无名英雄;更有无数高级工程师、科技工作者……</p><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他们的墓碑矗立于松柏间,尤似整装待发的庄严军阵,在发出守望祖国航天事业的无声誓言。当年的航天英雄们虽已远去,但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与奉献精神,却长留于巴丹吉林沙漠中的这座航天城内。</p><p class="ql-block">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荒漠中建设东风航天城,到我国东风系列导弹,两弹一星,神舟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到如今基地军民一家、鱼水相依的生动局面……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实物、每一段影像都还原了那一段绝密时代的激情岁月,铭记着共和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坎坷与荣光,也烙下了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足迹。那些艰苦奋斗在航天一线的英烈们,将被共和国永远载入史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共和国而战的航天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再见了,英雄的东风航天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