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些日子,一朋友从西雅图发来好多张代表美国咖啡文化的星巴克工厂的照片,并附上一位学者的留言:“如果说有一天,这个世界上少了一种叫做咖啡豆的东西,我相信只有西雅图人会觉得无所适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不知道这位学者是不是西雅图人,若是,那就有点自恋了,因为此事真成真,无所适从的岂止是西雅图一地之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说起喝咖啡,掰手指粗略估算一下,本人好像年头也不短。从最早的含糖方块咖啡到“味道好极了”的速溶咖啡再到如今的现磨咖啡,林林总总没有一款落下过,自许中度成瘾族。享尽咖啡的“福利”,却从来没因有所念及而为咖啡写过一字半句,亏我还起了个“一杯咖啡”的笔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些东西,一旦成了“日常”之物,除了欣然接受外,一般很少会再关心它的出处,更别说去深探深究了。所以才会有人叹息道:熟悉的地方不再有风景;同理,熟悉的东西,对其感觉自然也会钝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拿咖啡来说,尽管早就在世界的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但对有些基本常识又往往似是而非。比如,我一直深以为咖啡这玩意儿一定是彻头彻尾的欧洲舶来品,你看,欧洲人是多么的稀罕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实不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咖啡文化的起源竟是来自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6世纪末通过商贸才由阿拉伯进入整个欧洲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意外的是,这个又“苦”又“焦”的玩意儿在欧洲并没有受到冷遇,相反迅速成了上流社会的时尚饮品,并且很快在民间流行起来。在这进程中,欧洲各国的地域风情又极大地丰富了咖啡的文化内涵,于是一个华丽转身,咖啡又以一种新的文化姿态重新输出到世界各地,咖啡文化,从此方兴未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咖啡在晚清时期已传入中国了。期初Coffee的音译并不统一,竟然还有被译成“磕肥”的,无论是音读还是词意,这两字都显得很呆板,很无趣,虽说对外来的新生事物一般都习惯于“词由音造”,但愣是从同音字中草草地找出“磕肥”这两个字来,也实在是太不用心了,幸亏没有被沿袭下来,要不然当下满大街映入眼帘的就该是“磕肥”这两字了,想想都觉得滑稽可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本要先于我国接触到咖啡的,根据Coffee的音译创造出新的日汉字—“珈琲”;我们现在使用的“咖啡”两字就是受日汉字影响后才正式定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很早以前就读过郁达夫、矛盾、张爱玲等笔下所描写的摩登时代的上海风情,咖啡是那个时代的宠儿,在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可是攒足了“风头”。在我的咖啡文化的认知里,印记最深的,恐怕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摩登上海了。但真要细说又很茫然,到底还是缺乏真切的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下饮品的种类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但能构成“文化”属性的,除了咖啡,好像也只有酒和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酒、茶、咖啡,这三种饮品因都能助长多元素情绪的蓄势与散发,所以特别讨人喜欢。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的“酒吧”、“咖啡吧”、“茶吧”(茶馆、茶室),它们将万般热情都投射给了这座城市,让整座城市充满了活力,充满了质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然而,这饮品三剑客的风格又不尽相同,各自都有各自的消费群体;各自坚守着各自的文化初衷,相衬相映,难分老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酒杯中的情绪多倾向于散发性,因此也最为“快意江湖”。看,台湾文人余光中笔下的酒仙李白:“……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是何等的豪气千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虽说你我等闲之辈皆无法达到如此境界,但性情中人的爽直坦诚也同样的来劲:“来,干了这杯,从今往后都是江湖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分清醒,七分醉意中的世界,最是柔和、最是透亮、最是迷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与酒开放的赋性正相反,茶道中的情绪是聚拢性的,茶道心静如水,思绪虽飘然,但情感沉淀不浮华,茶道之雅,茶道之深,皆在浅尝深悟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同宗同族的英式下午茶,依旧珍惜着自己的血统,讲究着端杯子的姿态,风度无损,仪式感爆满,一切皆在喝茶之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然而要说咖啡,虽不及酒那么浓烈强劲,也不如茶那么沉稳内敛,但那“焦苦”的味道却幽幽地散发着一种善解人意的温存,暖暖的,缓缓的,又是朦朦胧胧的。因此,咖啡吧里的情绪调频是随性随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咖啡吧,是一个最适合放空情绪的地方,因为驻足的理由可以是很简单:歇个脚,等个人,甚至发个呆皆成因由;同时咖啡吧又是一个最能酝酿情绪的地方,因为当浓郁醇厚的咖啡气息中,微妙地融进了只能意会不能言说的情愫时,一切都会变得深不可测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咖啡吧,时常能见到形单影只的“他”或“她”,静静地守着一杯咖啡,又像是守着一份孤独,看似风轻云淡,然,思绪业已渐行渐远。漠然中,兴许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谜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享受孤独,是一种奢侈的体验,当环境与心境心情高度的契合时,此时散发出的情绪是非常有张力的,没有自怜,没有消沉,从这点来看,孤独未必真是孤独。倘若希冀以享受孤独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非咖啡吧莫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咖啡吧的空间设计一般都有限,而想象的空间足够大,尤其那种捉摸不定的,且又能收放自如的氛围,使它成为了一个最能接纳多元化情绪的思想平台。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年塞纳河左岸的那些小咖啡馆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有趣灵魂闪现。巴尔扎克、卢梭、海明威、萨特、毕加索等这些大师们,个个撼动人心,但又有哪个不是为了那份个性十足的自我,才把足迹留在了“左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情绪能衍生出文化的属性,从商业角度来说,无论是“酒吧”、“茶吧”还是“咖啡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经营一种情绪,经营一种氛围。因此像街头上的各类奶茶店,抖尽百般花样来取悦众人,充其量只是在攀附一种时尚潮流,离“文化”甚远。</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过,代表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倒是一种另类。“可口可乐”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追捧,虽也为人所诟病,却依旧不失为“世界饮料之王”,“大众情人”之美誉。解渴是可口可乐的原始功能,因此,即便再有依赖,也只是感官层面上的,这种快餐式的消费行为很难揉入复杂的心理需求,所以尽管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随意买到“可口可乐”,唯独难覓一间专门的“可乐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咖啡融入各国的文化的进程,还算是走得顺利走得从容的。在欧洲,虽初为宫廷御用,但走向大众并不艰难;在东亚,日本也同样经历了一段“以茶道庄肃表情喝咖啡,真好笑!”的尴尬期,然而,最终咖啡文化在日本的融入度在亚洲却是最高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国的历史很短,没有世袭贵族的社会背景,咖啡一进入美国就非常平民化,日常化。七十年代初诞生的星巴克,基本上就是秉承了平民化、日常化的理念,因此,无论产品的开发还是整体的设计和规划,都很适合美国的本土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咖啡店的菜单上, 美式咖啡 总是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美式咖啡?这居然成了一个很模糊的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严格的说,是用滴滤式咖啡壶所制作出的黑咖啡,或者用“意式浓缩”经大量的热水稀释后制作而成的咖啡,才叫美式咖啡。口味偏淡,咖啡因含量相对偏高。我们在一般的咖啡店见到的美式咖啡,表层都会带一层油脂,从其制作过程来看,只能算是“意式的美式”咖啡。不过我倒是蛮喜欢这种口味醇厚的“假美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底是来自美国的星巴克,星巴克制作的“美式咖啡”才是真正的美式。清清水水一大杯,很美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嫌星巴克的美式咖啡太清淡,你可以另外付费要求再加个浓缩,以增加咖啡的浓度。可惜,这是我喝了好多年星巴克咖啡之后才知道的,在这之前,我是一直在埋怨星巴克的咖啡太清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意式 (也叫意式浓缩)的概念向来明确,通过压缩高温蒸汽萃取的咖啡。意式浓缩,不仅自居一方,也是咖啡馆里各种花式咖啡的基底,辅助牛奶、奶泡、奶油 、糖浆 等,便可以制成大家所熟知的摩卡、卡布奇诺、玛奇朵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来,不声不响躲在后面的“意式浓缩”才是咖啡真真的灵魂。据说,喝意式咖啡最典型的做派是:站在吧台前,来上一小杯意式浓缩,扬起脖子一口闷,如同俄罗斯人在吧台前一口闷进伏特加一样,干脆利落,总算把咖啡也喝出个酒的模样来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