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清风

<p class="ql-block">  目标本是去永康杨溪王村欣赏岩宕,却被路边的稻田迷恋:广袤的田野,金黄色的稻子随风摇曳。</p> <p class="ql-block">  其实只要成规模、上档次,整齐成片的,总能让人赞叹博取眼球。</p><p class="ql-block"> 现在南方,这样平整成片的稻田已不多见,况且又是这般成熟丰收的景象,真让人惊艳!</p> <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学农,秋收时节正是农村的“双抢”时机,从“抢”字可感知人与天气与时间争分夺秒的紧张和艰辛,当时无机械化收割,完全靠人工,所以,那段时间虽然有丰收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紧迫与劳累!披星戴月,吃在田间,挥泪如雨,争分夺秒,农村有俗语: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稻田已开始收割,现在南方还不太适合大型的全自动化的收割机,大部分是人工或使用小型机,不是那种直接到脱粒,捆扎好稻杆的。看这里收割的,也只是割去稻穗,留下长长的稻杆,在成片的金黄色中,不细看还以为都还未收割。</p><p class="ql-block"> 这让想起一直存争议的焚烧桔杆,网上甚至传说专家有间谍背景。其实当年也并非成亩田随意放火燃烧,记得田间都建有灰寮,收集来杂草桔杆等,晾干后,一层草一层土堆放在灰寮中“烧灰”,铺上土后,使得杂草等不会因大火燃烧产生强烈的气流,灰土随风飘散……</p><p class="ql-block"> 也有段时间提倡家家户户制造沼气池,桔杆等铡碎当作原料,发酵后再挑入田地作肥料。</p> <p class="ql-block">  焚烧桔杆好处现实而显眼,但到底对造成雾霾有多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看世界,印尼有“烧芭”节。在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有烧芭蕉叶的传统,印尼人习惯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烧芭”时期,产生的烟霾漂洋过海让新加坡就变成了雾都!</p> <p class="ql-block">  “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同时,也想起古诗古训:</p><p class="ql-block"> 《悯农》:“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p><p class="ql-block"> 《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要更加尊重农民、珍惜粮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