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涛:再读朱自清先生散文《背影》

家在大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再读朱自清先生散文《背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18px;">文/董江涛</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学讴歌母亲的不胜枚举,而写父亲的文章却凤毛麟角。朱自清先生散文《背影》可谓经典,上下月台买橘子那段文字,即使孤立地看,写得确实精彩。寥寥几笔,简朴的文字却直击心弦,让人百感交集。父亲买橘,我流泪。此时的“眼泪”便是一处简笔,使文章巧妙略去父亲买橘回来的过程。用眼泪来替代这一情节,是极高明之笔。</p> <p class="ql-block">  《背影》写的仿佛便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很多人读此篇,脑海中浮现的便是自己父亲的点点滴滴。读《背影》,回望到的总是岁月中的光影。《背影》确实是经典,不同年龄读,便会有不同的体会。如今,已是不惑之年。重读《背影》,时光荏苒,文字依旧,但心却不似当年,正如燕子、杨柳和桃花一般,都能一如既往,可人却不会年少了。其实现在我更关注的是《背影》最后一段。它更深邃。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p> <p class="ql-block">  朱自清的父亲在信中一方面报平安,另一方面说 “自己大去之期不远”。朱自清的父亲在说完自己快死了后又活了20年。其实,父爱子,子怜父,父子情深,只是《背影》一文之表象。作为儿子,朱自清提笔写下这篇传世之作,主要表达的是对父亲的忏悔之意。父亲和儿子,一纸家信,一篇文章,他们都在用“很中国”的方式表达对对方的谅解和求和之意。</p><p class="ql-block">  从文章整体回忆往事的角度来看,作者对父的情感从冷漠、不满,慢慢变成了理解和思念。抛开背景孤立地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颓唐的父亲的背影是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买橘背影已经成了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就是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意,尽管也许这个儿子并没有什么过失。对朱自清先生而言,时光是个好东西,过滤掉的是苦难,而沉淀下的却是真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以为朱自清仍然是幸福的,他的父亲用很迂回的方式求得了他的谅解;他也用一纸文章让父子矛盾得以缓解并消逝。我甚至有些羡慕朱自清,毕竟他在父亲有生之年见证了从父子龃龉到父子情深的大团圆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又有多少男人、多少家庭,多少父亲,是在仙去后才会被记起念叨,或者作为了人父才知道压力如泰山压顶。结婚生子、盖房加瓦、子女上学、老人头痛脑热、吃喝拉撒等等,都是不得不迈的坎。</p><p class="ql-block">  今天和弟弟陪着父母回老家探亲,看望在家中准备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的老舅,百感交集,大家都想好好安慰一下,却发现大家说起话来竟然都语无伦次,坐哪里看着父母和老妗拉家常,我只能默默坐着。</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再一次重读《背影》,仿佛是在追赶岁月消逝的脚步……时间让人长大,苍老让人宽容,那个背影代表的是一段挽留不住的光阴。少年不懂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