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于成河老师的《故乡》一文,写得真是好。好就好在景物真实,文字生动,具有很强的带入感和视觉冲击力,让曾有过这种生活经历的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不禁勾起缕缕乡愁,感叹再也回不去的童真童趣和快乐时光。小溪流水,怀抱大树,绿树荫荫,鸡鸣狗吠的场景现如今只能保留在若隐若现的记忆中。返璞归真,原生态环境其实是最自然的,能让人留恋的东西那毕竞就是好的了。</p><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喜欢这篇《故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者的故乡毗邻滏阳河,而我的故乡也在滏阳河畔。自小我就喝着滏阳河河的水长大,及至九岁来到衡水,又住到了滏阳河岸边。我在河里游过泳,滑过冰,钓过鱼、呛过水。现如今又邻水而居,可以说和滏阳河有着不解之缘。君住滏阳头,我居滏阳中,滏阳河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河,这条起源于邯郸,流经四市入海的大河,给冀南和冀中沿岸的人民,曾带来物资阜丰,生话便利。我也曾撰文写过《心中的河》,忬发了对母亲河的一片柔情。</p><p class="ql-block">一篇文章,能够引起读者欣赏和共呜,那一定是部好的作品了。</p> <p class="ql-block">最近网上悼念琼瑶的文章很多。的确是,琼瑶如金庸、三毛等著名作家一样,她的系列作品曾影响了一代人,由她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在内地很受欢迎,很多影视名星,是靠扮演琼瑶作品的角色一炮走红的。实事求是的说,琼瑶的作品我读的不多,和爱好有关。看的出李玉香老师是琼瑶的圈粉,可以想象当年在大学校园曾遍读琼瑶的小说,否则不会说起琼瑶作品来,妙趣横生,如数家珍。我昨天读到了琼瑶在79岁高龄时,写给儿子和儿媳的遗嘱,读后深受启发,为先生智慧人生观所折服。活出自己,活出光彩,活出爱,视死如归,死的体面,生死都要有尊严。一个作者,因其作品被人们传颂和纪念,这就是生命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