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岩宫,全称“大圣南岩宫”,坐落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巍然屹立于武当山之巅。这里南依天柱诸峰,北眺五龙顶,东望展旗峰,西邻飞升台,上接碧霄,下临绝涧,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历经多次修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存,是中国武当教派的重要宫观。</p> <p class="ql-block"> 南岩宫现存建筑及遗址占地61187平方米,共有庙房83间,总建筑面积达3539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南岩石殿、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皇经堂、八卦亭、龙虎殿等,构成了武当山敕建九宫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也是道教文化传播的重要中心。1996年,南岩宫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南岩宫供奉的主神是真武神,又称剑仙大帝,是民间信仰中的北方之神。古代神话中,北方玄武(真武)与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并称为四方神兽。因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形,其下有腾蛇星,故龟蛇合体,位于北方,属水,其色玄,故称玄武。</p> <p class="ql-block"> 《道德经》中描绘的真武形象是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威猛非凡。相传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时,真武大帝显灵相助。朱棣感念其恩德,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修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p> <p class="ql-block"> 南岩宫由武当道教“冲元雷使”张守清率众修建。张守清(1253~1338年),名洞渊,号月峡叟,峡州宜都(今宜昌西北)人。自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起,他苦心经营二十余年,带领200余名信徒,开凿南岩,大兴土木,叠石为路,积水为池,构筑殿宇,开垦荒地,赡养道众,最终建成南岩天乙真庆宫,受到朝廷的褒奖。</p> <p class="ql-block"> 武当山现存各类碑刻、摩崖1300余通。这些珍贵的碑刻不仅蕴含着明王朝的宫廷文化,还吸纳了诸多民间文化的精髓,反映了武当山在历史朝代更迭中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沿着大殿后的神道前行,穿过山门,映入眼帘的是“寿福康宁”四个大字。刚健雄浑的字体,诠释了古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据考证,“寿”字为明嘉靖十六年(1573年)七月礼部儒士王顒所书;“福宁康”三字则为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夏言所书。</p> <p class="ql-block"> 南岩两仪殿外的绝壁上,镶嵌着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香——龙头香,又名龙首石。石长2.9米,宽0.3米,采用镂雕、浮雕、圆雕等手法,雕凿成两条神龙及祥云,龙头顶着香炉,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几百年前,古代建筑工匠不知用何种方法,将重达百吨的巨石镶嵌在崖壁上,充分展现了先人们的卓越智慧和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龙首石上雕刻着两条神龙,本应视为圣物。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香客们为祈求神灵保佑,争得好彩头,甘冒生死危险,给龙头香炉进香,并踏在龙头向金顶朝拜,许多香客因此失足坠崖,殉命于此。清康熙年间,总督蔡毓荣下令立“禁烧龙头香”牌,并设栏加锁,避免坠崖悲剧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源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