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 王平安</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 464536611</p><p class="ql-block"> 图片源于百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抢”字辣眼,不少读者建议我改成“飞”。但考虑各地叫法不同,忆者情绪会受影响,就仍保留了河南地区的老叫法“抢军帽”。</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时,六五式斜纹布军装因装备时间久已大量流入社会,但“的确凉”军帽极为罕见。俗话说:“有衣没帽,不够一套”,军帽成流行时尚,对普通百姓来说,戴一顶崭新军帽如同今天拥有一套世界名牌杰尼亚(Zegna)、老板(boss)名贵西装一样。当时的人们对军帽已入魔,虽非峨冠、轩冕,但若你家没军队关系,想都甭想,压根搞不到。买军帽那是非分之想,拥有“的确凉”军帽谁也不会卖,另外军品属专供范畴,你举着钱也买不到。</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承认,人分阶级。有人用尽一生追寻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在“的确凉”军帽方面,我们大院子女属于后者。</p><p class="ql-block"> 搞不到军帽的农村孩子、社会青年和工厂青工猴急从商店购买“山寨”版仿军帽,或者是将蓝色解放帽、工厂劳保帽染成绿色,杂了吧叽的滥竽充数,有东施效颦之嫌, 遭人奚落。</p><p class="ql-block"> 当年一顶军帽就是一个青春期年轻人全部的渴望,为拥有一顶“的确凉”军帽,很多人钻窟窿打洞设法托人或通过各种渠道设法弄到手。拥有者雀跃欢喜,可实在没门路弄不到咋办?就诞生了“抢”的念头。看见有戴军帽的人,尾随跟踪,逮路宽人少时机,扑上去一把抓住军帽撒丫子就跑。</p> <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 永红子弟学校撤销后,大院子女转入市九中,位置在今天的涧西区郑州路南端。我们从大院去九中上学要在东门外公交总站乘坐3站路,到武汉路站下车还得再走1公里到郑州南路,才进九中校门口。</p><p class="ql-block"> 我在其它文章写过,大院男孩为省下母亲给的公交车票钱,徒步抄近路,过谷水街、越铁路调度场、穿耐火材料厂、走南村前到九中西后门,翻校墙进院。那段时间,这两条大院子弟的必经之路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我们头上戴的“的确凉”军帽,成为几拨“剪径强盗”盯死的猎物。</p><p class="ql-block"> 每天上学、放学,男孩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你在前面走,身后可能有人尾随。毫不夸张说,从大院东门岗到九中大门口的整个沿途都是“敌占区”。</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出事儿是院里刘教员儿子刘X,在武汉路下公交车走到矿中附近,被早就“踩点”的痞子孩骑车从身后加速, 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从刘X头顶一把掠走“的确凉”军帽,逃之夭夭。</p> <p class="ql-block"> 那会儿大院子弟刚转入九中不久,怕事又不抱团,遭抢后往往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那时候都是回家告诉家长,还没报警的概念)。那一阵儿,有好几个学生都有被“飞”过军帽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当时环境是一二三六九,“运动”天天有。受“文攻武卫”毒害,抢军帽似乎并非丢人之事,与红卫兵“抄家”一样,有可炫耀的成份。</p><p class="ql-block"> 有次,我们几个远远看见一个大两届的的大院男孩被南村绰号“高铁杆”的追赶,硬捺住抢走军帽。这男孩在一大院也算是横着走的人物。他反应过来时,欲追,对方抡起准备好的板儿砖、钢管儿、链条锁。他敢怒不敢言,气成蛤蟆了。</p><p class="ql-block"> 从那天起,我们同班的几个男孩(记得有老坎、海军、老嘎和屁篓子)上学、放学,裤兜都揣一把从校物理实验室“借的”电工刀。这属于大院子弟刻在骨子里的自卫本能。我们甚至把“的确凉”军帽垫一圈硬纸壳,撑得高高的。故意得瑟,想与跟踪觊觎者打上一架。</p><p class="ql-block"> 胆怯的人被强势吓住,勇敢的人会设法让对方被危险吓住。</p> <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 大院子弟戴“的确凉”军帽,引起附近农中、拖中、矿中和六冶中学的不学之徒和街头混混垂涎欲滴,蠢蠢欲动,都想来九中捡软柿子捏。大院那些胆儿小的男孩,往往一出东大门就赶紧摘下军帽掖起,等越过了道道“封锁线”,进入九中大门后再从书包掏出来戴上。</p><p class="ql-block"> 因“的确凉”军帽太抢手, 防不胜防,我们上体育课和玩游戏时也不敢摘下随便放,害怕被人盯上,偷走或是错拿了那损失就忒大了。</p><p class="ql-block"> 逢学校组织学生到长安路“东方红”剧院看晚场看电影时,我们就更不敢戴军帽,害怕被人抢走。</p><p class="ql-block"> “的确凉”军帽外观都一样,被抢、被偷、被换走后很难找回 来。我们用圆珠笔(笔迹擦不掉)在帽衬里写上名字或者做一个特殊记号,万一帽子被抢而又怀疑某人的话,就可以根据记号索要。</p><p class="ql-block"> 就这也难免还会有“大意失荆州”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那年国庆节,市政府在百货大楼和市委大楼附近广场上放烟火。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约起去玩。</p><p class="ql-block"> 不料在等待看烟花时,被一帮社会青年在后面盯上了。就在五彩斑斓、绚丽夺目的烟花升空绽放时,大家全仰脸望天忘乎所以。这时只感觉身后一阵拥挤,谁也没在意,瞬间我们几人头上的军帽已经易主了。羞辱的感觉,如波涛汹涌。那晚上伙伴们互相埋怨,不欢而散。</p> <p class="ql-block"> 九</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中、下旬,抢军帽的风气甚器尘上。</p><p class="ql-block"> 有天中午,同学都在教室伏课桌歇息。我睡梦中似乎有东西轻撞后脑勺,抬头一看,妈呀!窗外院墙上爬着两个外校学生,隔着老远举一根带着鱼钩线的长长竹竿,正晃悠悠勾我和邻桌李海军俩人头上军帽呢。</p><p class="ql-block"> 李海军被我摇醒,他脾气躁如李逵、暴若秦明,仿佛大威德金刚被解开了封印,怒起掂块垫桌脚的半截砖隔窗甩手扔出墙,本想窃帽者会心虚吓得跳墙鼠窜,嗨!谁料对方仗着人多,竟胆大妄为朝教室扔石头,吓得教室里的女生花容失色,男生蜷缩躲藏。</p><p class="ql-block"> “是南山上农中的那几个坏家伙,他们在校门口抢过军帽!”班里农机学院子弟指认。</p><p class="ql-block"> 以牙还牙,一场“军帽抢夺战”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集详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