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成长书|丹崖碧树 父子同行

柳沐风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日,儿子和我一起去跑步。我带他去牛头原赏红叶,采标本。完事了儿子还想往杂树斑驳的幽径深处走,觉得还有更多美丽的红叶乌桕树。然而事实让他失望了。</p><p class="ql-block"> 不过他却有意外收获,足以让他不虚此行。连天衰草之中,一大片陡峭的红石山崖,被朝阳映照得赤若云霞。而崖畔四株树——一株红叶乌桕、一株翠叶马尾松、两株疑似黄叶苦楝树,还有西侧瀑布般飞泻而下,以锐不可当之势覆盖着整片悬崖的碧绿的葛叶,以及崖下幽碧的深潭,把它映衬得更为娇媚。尤其是那株年幼的苍松,屹立于绝壁边缘,扎根于肉眼可见的瘠薄的风化土层中,枝干细而不弱,针叶疏而不枯,枝枝叶叶都那么秀润精彩,更加令人心生欢喜。我特意让儿子和它合影。能在冬天晨跑的儿子,与这丹崖之巅的松树,算是精神相通的一日之友,格外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还意外发现了两种菊花:剑叶金鸡菊和野菊,并观察了晶莹的露珠。最让人喜欢的是剑叶金鸡菊,虽然生长在路边杂草丛里,但是它的美立刻穿透浓密的枯枝败叶钻入我们眼中。金黄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花瓣透着淡淡的红,上面有三道褶,将瓣面隐隐分成四份,延展为边缘四个裂片,恰似一片片五指并拢的小手掌。尤为奇妙的是,此时恰是晨露最盛最美之际,每片小手掌的掌心都小心翼翼地托着一颗两颗注入了朝晖、甚至藏了个小太阳的露珠,既美丽又有趣。</span><b style="font-size:18px;">花时有限,而露期更短,彼此以至美相托付,相生相长,相伴相惜,从物质尺度而言只是刹那,在精神意义之上却是永恒。这是花与露的爱情,大自然的情诗,朴素而热烈,真诚而淡然。</b><span style="font-size:18px;">花五瓣,叠二层,花蕊黄中带赭,花心黄色,除花蕊外,一色纯黄,异常美丽。野菊花颜色也黄得很精神,从野柴中一丛丛探出来跟我们亲热地打招呼。在这人迹罕至的荒原,谁曾想会有这么亲人爱人的美景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希望儿子喜欢上这种有趣的经历,并最终成为自然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12月8日晚,去旧居看父亲。儿子在二楼的黑板上画画。他指着上头的林冲画像,问:“爸爸,你怎么能画这么复杂的人物?”接着,在下面画蝴蝶、向日葵、蚁巢。</p><p class="ql-block"> 回来后,我得点空,临了幅桂树。儿子说:“爸爸,你真厉害,想画什么就能画什么。”(上个星期临写山塘时他也这样好奇地问。)边画边听见二楼来来去去的脚步声,以为儿子在楼上玩呢。没成想,上楼一看,儿子正急着往挂钟上挂画。他说:“我画了后面那棵树。”我夸他:“嗯,好,还画了后面那栋房子。”儿子说:“那是我家的房子。”看来,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和启发,也在学着“想画什么就画什么”。</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父母的不言之教。</p><p class="ql-block"> 真的是不要整天示范手机奴的毒化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