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思考

乌蒙学子张佐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工智能似潮涌 未来教育扬风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关于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7日,我有幸到浙江杭州参加《新课程评论》2024“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全国教育公益论坛,分别从宏观方向、中观策略和微观实践等方面,聆听了中国科学院院士<span style="font-size:18px;">杨树锋先生、</span>阮勇斌先生,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小清女士,华院计算创始人、董事长宣晓华先生,杭州市钱学森学校书记校长唐彩斌先生,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北川初级中学校长赵文先生,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万飞先生的报告。还通过论坛沙龙,聆听了主持人《新课程评论》杂志执行主编余孟孟先生与来自云南昆明、湖南长沙、山西太原、广东深圳四位校长或书记的对话,可谓头脑风暴,收益良多。特别是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探讨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二元结构走向人工智能师生机三元结构的挑战,我作了如下一些思考。</p><p class="ql-block"> 一、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转变背景</p><p class="ql-block">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形成了师生互动的二元结构。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二元结构逐渐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可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从而形成了教师、机器、学生共同参与的师生机三元结构。</p><p class="ql-block"> 二、三元结构的特点与优势</p><p class="ql-block"> 1. 教学方式的变化。在三元结构中,教学方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更加生动、互动的教学,而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自主学习,不再受限于课堂的四面墙。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吸引人,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p><p class="ql-block"> 2.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新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教师需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技能,同时还需要熟练运用各种新兴技术,以适应教育模式的变化。在三元结构中,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化,他们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用技术工具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p><p class="ql-block"> 3.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元结构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被鼓励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驱动能力。技术的引入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p><p class="ql-block"> 4. 个性化教学。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可以更加个性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 三、实现三元结构的策略与措施</p><p class="ql-block"> 1. 加强教师培训。为了适应三元结构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p><p class="ql-block"> 2. 完善技术设施。学校应完善技术设施,为师生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网络环境。这包括购买高质量的多媒体设备、建设高速的网络连接等。</p><p class="ql-block"> 3. 推广智慧教育平台。智慧教育平台是连接教师、机器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学校应积极推广智慧教育平台,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教学和学习环境。</p><p class="ql-block"> 4. 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在三元结构中,评估机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学校应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p><p class="ql-block"> 人工智能似潮涌,未来教育扬风帆。人工智能课堂教学从师生互动二元结构走向师生机三元结构,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这一转变带来了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学生学习主动性等方面的变化,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学校站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守正创新,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技术设施、推广智慧教育平台,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强国贡献教育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