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牛巨合

独舞者

<p class="ql-block">昨天回村,无意间谈起曾经在我们村蹲点的县委书记牛巨合,大家很动感情,说他们这辈子人永远不会忘记牛巨合书记,他给村里办了不少好事,村里现在日子过得好了,与牛书记给村里做的贡献有一定关系。现在每户平均年收入近10万元,家家盖了小洋房,是我们夏县搞得最好的模范村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七十年代,县委书记牛巨合曾在三贤庄蹲点扶贫三年。</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村叫三贤庄,是夏县峨嵋岭上一个小村,文\革年代曾改名叫前进大队。人少地多,几乎全是旱地,不是凸,就是凹,或者一扇坡,别说水浇,就是下雨也存不住水。庄稼产量很低。牛书记蹲点扶贫来我们村后,打了第一眼机井,农村人把机井叫“洋井”,那时候打一眼洋井可是开天辟地的事,全村人很激动。他组织村民们农闲的时候平田整地,调动县里的“青年战斗队”支援我们村搞土地建设。硬是把一块块坡地、凹地变成了平整的水浇地。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一辆现代化机械工具,只有铁锨镐头和小平车,数九寒天也不停工。墙面和地埝上都粉刷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的标语。牛书记经常亲自下地干活,与村民们一起锄地、割麦、扬场、摘棉花,又说又笑的。晚上就住在村里的土炕上,只是那土炕房子是专门为牛书记安置的,打扫得非常干净。</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还小,至多十岁的样子,也不知道县委书记是多大的官,反正觉得了不得,总有个随从跟着,后来知道那是司机兼秘书。牛书记人长得排场,身材魁梧,五官端正,和蔼可亲。那时候县委书记坐的车叫212小吉普,大概也是全县最好的交通工具了吧。</p><p class="ql-block"> 牛书记蹲点在我们村,我们村人都有一种荣耀感,外村人也羡慕。每次牛书记的小汽车一来,村民们争先恐后与他打招呼。我们小孩子是不能靠近的。能与牛书记握手的一般都是村里有头面的人。我们村是第一个拥有手扶拖拉机的村,这应该与牛书记有关。那时候机械产品属于稀缺物资,不能自由买卖,都是按需下拨。每逢大旱的年份,经常有大型抗旱车辆来我们村支援建设。我们村的绿化搞得比现在还要好,所有田尾地头,道路两边都栽了树。我们村是全县第一个吃上自来水的村子。在机井旁修一座水塔,从水塔引一条洋灰(水泥)浇筑的暗道到村中央(那时没有现在的塑料管),再接一个自来水龙头,村民们再用水桶把接来的水挑回家。现在的人可能觉得这没啥,但在那时这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结束了祖祖辈辈用辘轳提井吃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时候全国农业学大寨,好多村被要求建蓄水库。我们村是模范村,当然要带头建。建水库用的石料得从30多里远的山脚下往回拉,每家每户按人头平分,我们家分了四平车(农具车),也不知道有几方。妈妈和哥哥往返了四趟,他们嫌我小,一次也没领过我参加。多亏村里人帮忙装卸,上大坡的时候总是帮我们先推上去。直到现在,我总觉得还欠着村民们好多恩情没有报答。</p><p class="ql-block"> 水库建成后一次也没用它蓄过水,再后来就报废了,个中缘由我一直没弄懂。那个时代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红色的信仰,一年下来挣得那几个工分连肚子也不一定能填饱,但却什么奇迹也能创造。 </p><p class="ql-block"> 牛书记是哪一年离开我们村的,我记不清了。后来我来城里工作后也常常惦记牛书记,好象有人说他去行署机关做领导了,但我始终没再见过牛书记,即使在电视上也没见。他是在地区经贸委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的。患病去世后,我们村还自发组织了好多村民去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虽然长大后慢慢也知道,一个县委书记算不上多大的官,但心里长久以来对牛巨合书记的那份崇敬之情却一直留在心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