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议榔在苗族历史上由来已久,具体时间无法考证。它是苗族聚族而居村寨宗支的一种民主制度。通过议榔,形成“榔规”,以调整村寨或宗支所有人们的行为规范。议榔每隔几年或更长时间,召集一次会议,制定新的“榔规”。这些榔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习惯法"。</b></p><p class="ql-block"><b> 会议由榔头主持,榔头由各寨寨老、理老等推举产生。每次议榔首先由各寨寨老或理老们商议议榔内容,然后召集群众大会议定,由大会通过,然后宣读生效。议榔组织对内维护社会秩序,管理生产劳动,调解民间纠纷,对外抵御外侮外患等。榔规一经制定,具有极强的约束力,任何人不得违背。议榔制度对维护苗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净化民情、保持民风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2011年9月8日,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掌批村组织村民群众召开议榔大会,制定并通过了“榔规”(村规民约)。议榔大会由“榔长”主持,“理老”张略你吟唱“榔歌”,发放“掌批村榔规”文本,村民群众喝“鸡血酒”,杀牛聚餐。算是“榔规”(村规民约)正式“颁布”实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