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悠长深邃的大运河,不仅传递着文化的厚重与质朴,而且见证了城市的繁荣与昌盛。我曾驻足留有伟人足迹的驸马巷,歌咏“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也曾留步于楚风遗存的河下古街,品茗“青石牌坊镌岁月,朱门宅地历沧桑”,更多的是缓步打铜巷,深悟“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悠悠岁月流, 河韵入梦来。一日,凭吊于运河畔的漂母墓,面对用衣襟兜土垒砌而成的漂母墓,颇感“漂母饭信”之大爱无疆。曾记得那个天为被,地为床的瘦弱少年锥立于此,饥肠辘辘的他不敢奢望汤白味鲜的汤羊肉,只求一口填饱肚子的剩饭、残羹,没有人可怜,更没有人同情,但有一个以漂洗为生的女人,把自己充饥的饭给了他,还让他重新树立了鸿鹄之志。</p> <p class="ql-block">在“沙忠林民族饭店”小憩,和“马头汤羊肉”制作技艺传承人沙老先生攀谈,知道“马头汤羊肉”是一道传承百年的淮扬名菜,其制作技艺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现在已经十三代了。等待美食呈现之时,便问老爷子是否可以透露一点“马头汤羊肉”制作方法和过程,健谈的老爷子笑着说:“就是教给你们,你们也不会做,也做不出马头汤羊肉的味。因为羊肉必须用我们这儿宰杀的羊,水也离不开我们这儿的水。”朋友接话说:“既然这样,看您老也没事,那您就告诉我们怎么做,等到馋嘴了,自己也试着做,怎么样?”老人顿了顿,呷了口茶说:“要想制作正宗的汤羊肉,第一步,取本地刚宰杀的新鲜羊肉放入锅里干煸至羊肉收汁,再依次加入料酒、辣椒皮、葱、姜、生抽、老抽,继续大火煸炒20分钟。最后,锅中加适量开水,大火烧开,小火炖煮半小时左右,出锅勾芡,撒上香菜,这样一碗汤汁浓稠,色泽红亮,香气满溢的汤羊肉就大功告成了……”朋友故意说“您老人家都把祖传技艺告诉我们了,哪天我们也开饭店和您竞争”。“哈哈……”老爷子爽朗的笑声再次响起,“这是好事,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人间美味佳肴了,这也是我的心愿……”此时,汤白味美的汤羊肉已经上桌,等我们邀请老爷子共同用餐时,老人已经哼着小曲离开了房间,夹上一块酥而不散的羊肉,口齿间交织羊肉的细腻、醇鲜 ,回味着老人爽朗无穷笑声,我仿佛看到了:官商士绅猜拳取乐、文人墨客吟诗作对、贩夫走卒肆意狂饮……而他们的下酒菜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淮扬菜。(备注:马头汤羊肉图片来源于网络宣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