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前言</b>】《草原深处的“乌托邦”》乃是全国最美退役军人、沈阳军区后勤史馆徐文涛馆长新作《后勤不后》中“甘于奉献的仓库兵”里的一个小章节。其主要叙写的是地处原沈阳军区最为偏远的仓库——948 仓库(原德伯斯油料仓库)的历史过往。</p><p class="ql-block"> 我曾陪同徐馆长与该仓库第四任政委刘国勤、副主任岳全福一道,专程赶赴凤城鸡冠山去采访第十一任政委蒋锡忠。众人一同忆起仓库“团结奉献、艰苦创业”的众多逸闻趣事,蒋锡忠政委以《948 仓库二三事》为题,从“弘扬‘团结奉献、艰苦创业’光荣传统”“‘第二次土改’”“首创警保合一”“把山里的孩子送到城里读书,接受良好教育”“职工拥护的用工制度改革”“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军民关系和民族关系”“‘红娘政委’”“永恒的丰碑”等八个方面,逐一细数仓库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和事,以及那些值得传承的优良传统。</p><p class="ql-block"> 徐馆长在蒋锡忠政委文稿的基础上,依照《后勤不后》的编写体例,以徐馆长讲述历史故事的“老兵诉说”作为主线,并穿插徐馆长的感悟“老兵感悟”以及“往事追忆”“历史链接”“挚友心声”等形式,旨在完美展现 948 仓库的奋斗征程、辉煌成就和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 所抒写的皆为真人真事真风采,所反映的均为真知真理真精神,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小人物身上折射出大情怀。为他们的故事所感动,为他们的精神所触动,故以此美篇向那些担当、奉献、牺牲的老后勤人致以崇高敬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美编:平语开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草原深处的“乌托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948 仓库光荣传统代代相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徐文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b>【老兵诉说】</b>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处科尔沁大草原深处的后勤四十分部第 948 仓库,一直是个落后单位,交通不方便,官兵不安心,分部和军区后勤部机关工作组都很少去。</p><p class="ql-block"> 1986 年底,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认真践行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带领全库官兵自力更生,苦战奋斗,很快改变了面貌,成为 40 分部、沈阳军区后勤部乃至沈阳军区的先进团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p><p class="ql-block"> 同是一片天地,同是一群官兵,为什么领导班子一换,就改天换地、扭转乾坤?2014 年夏天,我曾经去该库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了这个单位的深刻变化。为了写好 948 仓库的历史变化,我专访了先后在 948 仓库工作的第四任政委刘国勤、副主任岳全福和第十一任政委蒋锡忠。他们的讲述真实、生动、感人,耐人回味。对于当今乃至以后,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如何改变一个落后单位的面貌,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p> <p class="ql-block"> 948仓库第十一任政委蒋锡忠,是从江苏省南京市入伍的,现在已经自主择业多年,是辽宁省最美退役军人。说起往事滔滔不绝。他还专门给我看了仓库第五届党代会决议,让我不得不把其中的主要内容抄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我库从 1964 年建库,至今已走过 29 年的历程。在这 29 年的时间里,我们有 20 年是在没有多少象样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状况下走过来的。我们靠的是石头山,住的是石头房,喝的是河沟水,用的是旧设备,大部分靠自己的双手种菜吃。衣、食、住、行都处在十分低的水平线上。油料供应管理工作和设备的保管保养,更多的是凭高昂的革命热忱的推动去实现和完成。 </p><p class="ql-block"> 第四届党委抱着为后人创基业、与大山共生辉的坚强气概和博大胸怀,决心在这十里山沟、百米营院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所以才有了今天挺立的楼房,宽敞的房舍,整洁的营院,配套的设施;所以才有了 1987 年以后一座座奖杯、一面面锦旗、一张张奖状和一次又一次的荣誉。能够积极倡导并始终坚持“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注入到全体官兵、职工、家属的心中成为调动仓库人员积极性的旗帜和力量,成为党委自身建设的重要原则、仓库建设的指导方针,成为被全库上下所认可的光荣传统和作风。</p><p class="ql-block"> 大会认为,继承和发扬“团结献身、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就要对其内在含义有深刻而明晰的认识。全体党员在大会讨论中认识到,“团结”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奉献”是我们无私的自我牺牲;“艰苦奋斗”是我们在“忍耐”中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加强质量建设、创造一流成绩的拼搏历程。“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是29 年来我库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它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全库官兵、职工、家属的革命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我们新一代创业者的执著追求。</p><p class="ql-block"> 大会认识到,在深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继续发扬“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对于贯彻落实中央军委提出的适应“两个转变”提高军队凝聚力、战斗力,对于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侵蚀、影响,对于进一步稳定思想、振奋精神、保持清醒、讲求标准、再创新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紧密结合我库的实际,切实做好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作风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蒋锡忠政委跟我说:948 仓库从 1986 年到 2007 年这 20 年间,连续 5 届领导班子带领官兵,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团结奉献,艰苦创业”,改变了仓库的面貌。一是党委核心领导坚强有力,在决策上实事求是地处理官兵的各种问题,量才用人极大地调动官兵积极性,在基层单位极好地践行着党的光荣传统。二是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领导无私心无偏心,领着“干”,亲自“干”,真抓实干,把官兵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把单位建设发展放在重位。三是官兵团结齐心,不等不靠不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见旗就扛,见杯就夺,这种传承的力量令人赞叹,这种奋斗的精神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老兵悟语】</b>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班子行不行,关键看头一名”。实践证明,选准配好一把手,就能带起一个班子,带出一支队伍,带动一方工作,改变一处面貌。在 948 仓库,官兵干好工作就能进步,有为就会有位。讲理想、谈信仰,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环境。</p> <p class="ql-block"> <b>【老兵诉说】</b>刘国勤是沈阳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宣传处的理论干事,是文革前的老高中毕业生,又是我的老邻居。他为人正直,善于学习,理论水平高。1986 年 12 月,他被任命为 948 仓库政委和党委书记时,正当人生不惑之年,血气方刚,曾向分部首长拍胸脯,立志苦干五年,彻底改变仓库面貌,向党组织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p><p class="ql-block"> 他到任后,认真践行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很快就打开了局面,赢得上上下下的好评。他跟我说,当时仓库里老同志多,与他同期入伍的四个人,才正营职,晋升无望没干劲。他便逐个找这4个人谈话,帮助他们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矛盾,鼓励他们爱岗敬业,凭政绩求进步。只要干得好,仓库党委全力向上级推荐提拔。</p><p class="ql-block"> 仓库把这 4 个人按能力和表现排好队,一年推荐一个,几年下来,4个人全都提拔到团以上领导岗位。他觉得,事在人为,每个官兵都有入党、提干、晋级的愿望,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当领导的一定要善解人意,助人为乐,尽可能成人之美。</p><p class="ql-block"> 蒋锡忠跟我说,他曾因为工作失误挨过处分,心灰意冷。但是遇到了刘国勤政委后,点燃了他的人生信仰之火,改变了命运,提升了人生价值。在 948 仓库,“你想干事,领导支持;你干错事,领导宽容。”虽然在偏辟的大山沟里工作,但心情非常愉悦。我还了解到,从刘国勤到蒋锡忠,前后 20 多年的历任班子成员,退休退役后任任有联系,年年有聚会,集体带着家属到全国旅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老兵悟语】</b>一个仓库,驻地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但是人心安定,感情真挚,建成了人们理想的共产主义“乌托邦”。前后二十年的多任班子成员,互敬互爱,年年聚会,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不断增进友谊,一代传给一代,真是少有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马列主义的理论、共产主义的理想、崇高的人生信念,绝非可有可无,而是领导干部的精神之钙,奋斗动力!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能像刘国勤政委那样,心怀信仰之火,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身体力行,就一定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创造出惊人的业绩。否则,必然走向歧途,甚至身败名裂。</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毛泽东主席曾经批判有些领导干部“言不及义,好行小惠”。现在看来,老人家的批评太值得我们深思了。无论何时,领导干部还是要学理论,讲信仰,做表率。</p> <p class="ql-block"> <b>【往事追忆】</b>948仓库于 1962 年组建。几十年奋斗历史形成的“团结奉献、艰苦创业”八字精神,已成为所有 948 人共同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寄托,成为所有 948 人共同的品格写照和执著追求,成为仓库历史的厚重沉积,成为仓库的优良传统,成了仓库之魂。每一个初进山沟的人无不为之震憾而感动不已,每一个生活在山沟里的人无不为之倾心而躬行实践,每一个已经离开山沟的人无不为之留恋而情系终身。所以,恶劣环境之中,官兵们心神不乱。</p><p class="ql-block"> 艰苦条件之下,官兵们励精图治。建设仓库当中,官兵们不惜汗水。利益得失面前,官兵们无怨无悔。“团结奉献、艰苦创业”这八个字,就是仓库建设的不竭动力和胜利之源。“团结奉献、艰苦创业”八个字,挂在了党委会议室的墙壁上,立在操场上的正前方,写进了党员大会的决议里。十里山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仓库的每一项建设,每一项工作,无不留下“团结奉献、艰苦创业”八个字的深深烙印。每当新兵下连、新干部报到、新同志调入,仓库都要组织专门的教育,让新来的同志学习“八字精神”,了解“八字精神”,从“八字精神”开始认识仓库,从“八字精神”进入工作状态。仓库组建了“边塞绿风”小乐队,以“团结奉献、艰苦创业”为主题,创作了库歌《边塞红柳》,编排了一台极具草原边塞特色、展示大山军人情怀的晚会,让大家在兵说兵、兵唱兵、兵演兵的过程中,得到教育和熏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b>——蒋锡忠政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老兵悟语】</b>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948 仓库把“团结奉献、艰苦创业”八个字揉进主题教育和日常工作之中,使“团结奉献、艰苦创业”八个字深植官兵心田,抓住了核心,抓住了关键,这是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老兵诉说】</b><span style="font-size:18px;">岳全福同志 1969 年从辽宁省彰武县入伍的老兵,原来在后勤司令部管理处当管理员,我们非常熟悉。多年未见,话匣子打开了就兴奋不已。他说,为了改变仓库落后面貌,他们组织官兵大搞农副业生产,种菜、种粮、养猪、养羊、养牛,做到了“吃肉现杀、吃蛋现捡、吃菜现摘、喝奶现挤。”他们还利用拆旧房子的木料,给官兵做了很多桌椅和木床,改善了官兵生活条件。过去,仓库什么奖励也没有,他们上任后,连续获得40分部、军区后勤部和沈阳军区 272项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往事追忆】</b>过去,军区后勤仓库的管理模式都是,勤务连负责警卫安全,保管队与总库机关在一起,警保是分开的。但是,随着部队精减整编的深入,哨所和保管队的人手都不够用了,两边的工作都受到了影响。</p><p class="ql-block"> 1987 年,刘国勤同志任仓库政委后,首创“警保合一”模式,把保管队搬到哨所,与哨所合二为一,警卫安全、保管业务一肩挑,有效地解决了矛盾和问题。1968 年入伍的弹药保管队队长季长利,带着助理员、保管员住进了哨所,他是执行“警保合一”的第一人,后被提拔为业务处长、仓库主任。“警保合一”这一做法,后来在沈阳军区后勤仓库全面推广。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仓库副主任岳全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历史链接】</b>1985 年 9 月,我陪军区后勤部王吉人部长到铁岭汽车仓库检查工作时,发现该库让勤务连战士也参加汽车收发作业,既解决了业务工作人员的不足,又满足了勤务连战士想学汽车驾驶技术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王部长曾指示各仓库都要结合实际,搞警保合一。王部长的这个要求,在军区后勤部所有仓库中,948 仓库落实的最好。</p> <p class="ql-block"> <b>【往事追忆】</b>我们仓库地处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深处,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艰苦,周边上百平方公里没有人烟,离最近的小城乌兰浩特 110 公里,离最近的村子德伯斯还有 10 公里的路程。干部、职工的孩子,过去只能在德伯斯蒙古族小学上学,得不到起码的基础教育。</p><p class="ql-block"> 建库45 年,山沟里就没有走出一个大学生。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孩子从小学的是蒙语,又长期在偏远地区生活,长大以后,出了山沟,连交流、沟通都成问题,生存能力普遍较差,相当一部分人连养家糊口都维持不了。干部职工献了终身献子孙,班子成员的心却在流血。</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库领导亲自跑白城,跑乌兰浩特,喝大酒,说小话,把孩子们送进了市里最好的学校就读。让孩子的妈妈到市里陪读,照顾孩子们的生活。每年,仓库要为这些孩子补助房租费、生活费、水电费、学杂费、差旅费等费用五万多元。由于受地域环境的制约,我们仓库没有创收的渠道。这五万多元,给仓库本已十分紧张的经济形势增加了新的压力。但是,再穷不能耽误孩子,再苦不能委曲孩子。为了孩子的一辈子,为了部队的安全稳定,再大的经济压力我们也要扛下去。</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个班子,六名成员,四人家属下岗,全部两地分居,没有一家住房超过 80 平米,人人都承受看巨大的生活压力。但是,我们与官兵同喝一沟水,同吃一锅饭,同洒一把汗,同耕一块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b>——蒋锡忠政委</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老兵悟语】</b>山沟虽然艰苦,但领导和官兵一起受苦,大家就不觉得苦。共同的理想信念,艰苦的环境砥练,清新的空气润养,把大山军人的命运和情感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从这个侧面足以说明单位的凝聚力,足以说明单位的先进性,足以说明单位的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 <b>【往事追忆】</b>过去,由于事业经费标准太低,职工工资的负担,确实是每一个后勤仓库共同面临的难题。948 仓库当时有 9 名职工,除 1 名在编、工资由军费保障外,其它 8 名都是编外,工资只能由仓库自筹,每年工人工资这一块就得 20 多万元。</p><p class="ql-block"> 可是,仓库到哪弄这 20 多万元那?于是,就出现了档案工资和实发工资不一致的现象。涨工资的材料正常往档案里装,实发工资也就是每月五、六百块,并且多年不变。山沟里的工人体谅仓库的难处,但这点工资确实太少了,如果不采点蘑菇、卖点山菜、种点园子,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面对这个局面,仓库因地制宜,走出了自己的成功道路。</p><p class="ql-block"> 仓库 9 名职工中,2 人留岗(从事电工和司泵,专业性技术性强,别人不可替代),1 人承包锅炉房,其它 6 人承包库区内草场放牧。留岗的 2 人全额开支,其它 7 人仓库不再为其开支,但为其交纳各种保险中单位应该交纳的部分。这 7 个不给开支的工人,虽然仓库不给他们开支了,但收入有保障,不比留岗的人挣的少。</p><p class="ql-block"> 如锅炉房,过去每年 7 个月的取暖期,都得 6 个人、3 班倒,工资就得 6、7 万元,而偷懒、偷煤、偷卖炉灰碴的现象防不胜防,温度不达标也是常事。锅炉房被 1 名工人承包后,仓库不发一分钱的工资,但这个位置大家争着抢着上。仓库按上一年的标准拔给煤款,工人自己采购。以末端温度达标为标准,不达标、就处罚,达标了、全额拔款。省下的煤工人自己处理,炉灰碴卖的钱也归工人自己所有。这样一来,锅炉房成了承包工人自己的家,谁想拿一块煤都不可能。老婆、女儿、女婿一齐上,挣的钱比上一年的班拿的工资还要多。</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库区内的草场,划出块来,分给工人,每人一块,每块 100 公顷。按当地畜牧局的指导标准,每公顷养 4 只羊,100 公顷草场一年出栏不少于 200 只。每只羊纯收入 300元,200 只羊的纯收入就是 6 万元。这要比上班、拿工资高出一倍还多。这样的改革,群众怎么能不欢迎、不高兴、不拥护呢?改革怎么能不成功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蒋锡忠政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b></p><p class="ql-block"> <b>【老兵悟语】</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劳有所得、多劳多得,是每个人的基本要求。不管什么工作,只要把责、权、利一致起来,人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毛泽东主席有句名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p> <p class="ql-block"> <b>【往事追忆】</b>2005年,国家开始免征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农牧业税。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原来外出打工的这回儿不走了,原来不想种地的现在抢着地种。我库驻地一些蒙古族群众,先聚众抢了乡镇、苏木的公共用地,看政府没有把他们怎么样,脑袋膨胀起来,惦记上了我库军事禁区内的军用土地。</p><p class="ql-block"> 2006 年 4 月 17 日,我库驻地阿林一河嘎查(村)114 名蒙古族群众,骑着 68 匹马,开着 38 台拖拉机和三轮车,携带镐把、铁锹、蒙古刀等械斗工具,突然闯入仓库军事禁区,将我禁区内军用土地 1000 亩强占私分。面对如此规模的群体突发事件,又涉及军民关系、民族政策,仓库党委高度重视,沉着处置。坚持要求和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处理问题,公安、司法、法院、信访、双拥、勘界、民族事务等部门强力介入。坚持依法处理问题,用事实和证据说话。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主张惩办骨干分子和教育、安抚广大群众相结合。坚持把事情办成铁案,不给今后造成历史遗留问题。坚持拥政爱民,用真情影响和感动地方干部、群众。终于使事态迅速得以平息,问题得到妥善解决。</p><p class="ql-block"> 事发之时,百余名少数民族群众,骑马带刀,闯入我军事禁区,强占私分我军用土地,客观表现就是激烈的对抗,如果处置不当,很容易使矛盾激化,酿成军民之间、民族之间的冲突甚至是流血事件。但是库党委“一班人”,头脑清醒,沉着果断,着眼大局,把握全局,有理、有利、有节,使部队军事利益得以维护。非但民族关系没有恶化,没有与驻地群众没有结怨,驻地少数民族群众通过这件事,反而受到了教育,对人民子弟兵更有感情。</p><p class="ql-block"> 2007 年 4 月 15 日,就在被老百姓强占私分的军用土地附近、军事禁区外不到一千米的地方发生了山火。也是去年硬闯我军事禁区、强分我军用土地的阿林一河的群众近三十人,自发地跑了十几公里,赶到火场,与我们并肩作战,共同扑灭山火,使军事禁区消除了威胁,避免了损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蒋锡忠政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老兵悟语】</b>948 仓库这件事处理的好!为官一任,守土一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群体事件,必须头脑冷静,沉着应付,讲究政策,把握尺度。</p> <p class="ql-block"> <b>【往事追忆】</b>2003 年 2 月,我刚回仓库任政委时,发现很多士官都是单身。一统计,全库有 16 个人。单身的原因,都是仓库地处偏远,平时又没有机会外出,没有与女孩子接触的机会。所以仓库单独给这些单身士官 15 天的假,让他们回家,专门找对象。可是,15 天假期结束,这些士官全都空手而归,没有一个带对象回来的。</p><p class="ql-block"> 一问,原来这些士官都来自农村,而现在的农村的姑娘也挺现实的,一听小伙在山沟里、草原上当兵,都扭头而去。在家,父母为儿女的婚事犯愁。我把给士官和未婚的年轻干部介绍媳妇当作自己的任务,发动自己的媳妇和常委们,都给这些士官介绍对象。</p><p class="ql-block"> 我要求给士官介绍对象,女方家庭条件要优越,不能因为对象不好找就勉强对付,不能把我们的士官搞得灰头土脸。在操作上,把婚礼放在仓库,部队为我们的官兵操办婚礼。整个仓库张灯结彩,杀猪宰羊,喜气洋洋,安排女方家人亲属参观可以参观的地方。我亲自主持婚礼,部队演出队为女方亲属演出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让我们的兵很有面子,让女方以及家人很有面子,官兵们也受到了教育。成了一对,带动一片。两年时间,所有单身士官的问题都解决了。中央电视台以“红娘政委”为题报道了这件事。哪知,因为这个电视报道,全国不少姑娘,四川的、河南的、山东的,跟央视编导要了我的联系方式,打电话给我,表达了要在我们部队找对象的心愿。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蒋锡忠政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老兵悟语】</b>关心群众生活,切实解决官兵生活困难,才能栓心里人。不关心群众生活的领导,不是好领导。</p> <p class="ql-block"> <b>【老兵诉说】</b>走进948仓库的大门,迎面看到的是,天安门城墙般的大理石基座上,地球半露,共和国地图在地球上高耸。草绿色的地图上,鲜红的“祖国在我心中”几个字格外醒目。这是 2007 年蒋锡忠政委退出现役、离开仓库前留下的最后一个作品。</p><p class="ql-block"> 20年前,时任政委刘国勤,从沈阳请来专家,设计建造出了这个造型,从而在荒凉的山沟,在官兵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崇高的丰碑。但是,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以及当地气候的限制。造型都是用泥土堆砌的,夏天种上绿草,倒也十分的漂亮。但是打理起来非常麻烦,栽草、浇水、修苗,可再忙活也只能挺四、五个月。秋天一到,草枯花谢,造型又成了一堆黄土。于是有人提出,把这堆东西铲走算了。</p><p class="ql-block"> 2003 年初,蒋锡忠回仓库任政委,坚持“传统要弘扬、丰碑不能倒,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一定要传承到底”。每年都精心打理、倾心呵护。2007年底,蒋政委眼看任期已到,最放不下心的还是这座丰碑造型。</p><p class="ql-block"> 年终班子考评,时任分部政委张占云来到仓库,仓库用一台精心准备的节目《边塞红柳》向首长汇报。张占云政委非常感动,奖励仓库 2万元。于是,蒋锡忠政委便用这 2万块钱,把丰碑造型修建一新、让丰碑永久矗立。</p><p class="ql-block"> 时任分部部长商柏成看了以后,问 他: 谁 设 计的?这得多大的心胸啊。他向部长汇报:这是老祖宗留下的, 20 平方公里是它的平面,45 年的历史是它的纵深,这就是 948 人的心胸。15 天后,蒋锡忠政委脱下军装,坦然离职。</p> <p class="ql-block"> <b>【后语】</b>徐文涛馆长这篇《草原深处的“乌托邦”》文稿发布后,受到不少战友、朋友的点赞评论,现摘录部分如下:</p><p class="ql-block"> <b>原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汪培元少将</b>:德伯斯仓库,地处偏远,战略位置重要(索伦772库可能并入该库了),生活环境极为艰苦,后勤武政委视察该库時曾说,能长期驻守这里的干部战士,人人都应该立功受奖。该库可能还是军民共建先进单位,附近牧民有病常来库里卫生所看病取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原211医院院长贾丹兵少将</b>:看了德伯斯油料仓库二三事(2)非常受教育,受鼓舞,受鞭策!四十分部是最边远的分部,德伯斯油料仓库又是分部最艰苦的仓库。过去我听过仓库党委带领全体官兵、职工、家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事迹。但今天看了您翔实、生动而又真实的写照后,让我再一次受到深刻地教育,他们是新时期最可爱、最可敬的人!历届仓库党委成员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您的分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原沈阳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毛正顺</b>:后勤不后必先行,千军万马贵如神。现代战争打胜仗,仍需一支红后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原40分部政治部主任杨久海</b>:真实生动,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原沈阳军区长春铁路军代处主任李祝捷</b>:草原深处的“乌托邦”哪是写史啊,写的是英雄谱、劳模传,太感人了,这些老仓库,老边防,老军人,老军工…把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啊!没有说过苦,没有说过累,真真切切的是后勤保障战线上的脊梁,默默无闻了一生,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太动人了。</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写的太感人了!我在长春军代处当主任时,检查专用线到了仓库,给人太多的感触了,库外路难走,雨后车辙太深了,吉普车走起来都太困难了,傍晚都看到仓库大门的灯了,就是干走不到啊,仓库的领导见了,非常深情地说,我们这地方要是有人来了,就是过年了,他们真的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原948仓库副主任岳全福</b><span style="font-size:18px;">:您发的文稿我认真的看了两遍。很好,我赞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b>原948仓库政委蒋锡忠</b>:您能站在军区的高度,为我们948仓库留下一块记忆,太感动了,太感激了。山沟十余载,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590仓库高级工程师李伟</b>:948仓库的事迹很感人,写的也很到位,让我这个老山沟的脑海里充滿了回忆和思念,我相信所有在山沟干过的人都会有同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963医院政委李彬</b>:我在德伯斯工作的时间不长,2年10个月,但是我任主官履新的第一个单位,用情最深,看罢文章,草原深处的点点滴滴又从记忆里翻涌出来,蓝天、白云、绿草,与战友并肩战斗的往事……前两年跟蒋锡忠政委通过几次电话,老领导也给我讲述了很多当年的人和事,对德伯斯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越是偏远越向前,越是艰苦越争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原沈阳军区联勤部政治部戴岳</b>:经历,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回望那些永不磨灭的军旅足迹,你会忽然发觉你为自己曾经的默默付出,是那样倍感自豪和骄傲。虽然它曾少有鲜花与掌声,但宛如扎根兴安岭上的白桦林一样,沉静而不张扬,挺立而不陪衬,迎风斗雪,永远是一道最美的风景!致敬,一代代戍守北疆的边塞军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原总参驻沈阳军代局局长彭正山</b>:车厢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公而忘私,免谈享受,有这样的一班人,没有办不成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原鞍山市人大副主任张殿纯</b>:礼赞草原后勤兵:草原无垠连广宇,风沙雨雪知劲旅。仓库官兵经日月,乐守荒漠独一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附录】</b>948仓库汇报脚本《边塞红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边 塞 红 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进中的军区德伯斯油料仓库(2005年仓库的汇报片的脚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军区德伯斯油料仓库位于东经X,北纬X。距中蒙边境线120公里,距最近的城市乌兰浩特110公里。仓库地处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深处,三面环山,一面连接草原,全年无霜期不足100天,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度,是军区范围内地理位置最偏远、自然条件最艰苦的专业油库之一。</p><p class="ql-block"> 仓库始建于1962年4月。建库43年来,5次变更隶属关系:1962年4月至1969年7月,归总后白城办事处管辖;1969年7月至1975年11月,归乌兰浩特基地兵站管辖;1975年11月至1978年7月,归吉林省军区管辖;1978年7月至1985年11月,归沈后第三分部管辖;1985年11月至现在,归沈后第四十分部管辖。10次调整编制, 4次变更番号, 5次变更代号,仓库也由建库时的副师级单位变成了现在的正团级单位。</p><p class="ql-block"> 仓库编有处、队、所、室、连等8个行政单位。编制人员X人,其中干部X人、战士X人。编制容量X吨,其中:X。主要设施有:X。仓库占地总面积18.5平方公里,铁路专用线7.5公里,营区公路10公里,库外公路6.5公里。仓库是阿尔山方向最大的基地油库,平时主要是战役储备,战时派出野战加油站,遂行油料供应保障任务。</p><p class="ql-block"> 建库43年来,特别是近18年来,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在历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一茬茬官兵的不懈努力下,仓库全面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p><p class="ql-block"> <b>1、驻地环境恶劣,仓库却是一方栓心留人的靓丽洞天</b>。科尔沁草原少雨多灾,退化严重,山荒岭秃,沙尘肆虐,举目望去,景致苍凉。但是只要你一踏进仓库大门,精神一定会为之一振。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长廊低回,曲径通幽。楼宇挺立,营院整洁。 “鹿鸣声声鸳鸯戏水百鸟唱唱彻十里大山,溪流潺潺硕果压枝层林染染尽八面峰峦。”。哨所跟别墅一样,浴池跟城里一样。高科技大棚,让部队隆冬时节都能吃上自产的新鲜蔬菜。利用自然资源建起的饲养场,保证官兵们吃到的都是绿色食品。图书室、阅览室、小乐队、健身房阵地齐全,“边塞绿风小乐队”也是仓库的亮丽风景,而仓库开办的草原夜校,则为官兵学习成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莫道边塞都荒凉,草原深处小江南。”优美的小环境,在保证官兵们安心仓库的同时,也让每一位到过仓库的人发出由衷的感叹。 </p><p class="ql-block"> <b>2、远离城市机关,仓库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壮丽辉煌</b>。虽然深处大山之中,远离城市机关,但仓库全面建设取得的成绩比较辉煌。特别是近18年来,单位获得的荣誉有239项,党委13次被分部、联勤部、军区评为先进,仓库全面建设16次受到上级的表彰,是军区的先进仓库标兵、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荣立了集体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在业务建设上,被总部评为全军开创油库工作新局面成绩显著先进单位、全军油料供应管理先进单位、全军二十年以上无业务等级事故安全先进单位,是全区首批评为三级油库的单位和首批晋升为二级油库的单位。近年来,仓库在上级基本上没有大的投入的情况下,又相继建成了弹药洞库安全监控系统、自动化输变电系统、自动控制供水系统、多媒体电化教学系统、局域网。</p><p class="ql-block"> 同时,抓学习提高官兵基本素质,抓管理提高部队建设内涵。仓库是分部的政工干部培训基地, 28名干部提前晋职晋衔、得到提拔任用,25名干部从这里走进各级机关。全面建设稳步前进,部队保持安全稳定,没有给上级机关添麻烦,没有出让各级首长闹心的人和事。这些,和造栋大楼、修条路是一样的政绩。</p><p class="ql-block"> <b>3、精神代代传扬,团结奉献艰苦创业八个字成了仓库之魂</b>。建库初期,官兵们靠的是石头山,住的是石头房,喝的是河沟水,用的是旧设备。历届党委抱着为后人创基业、与大山共生辉的坚强气概和博大胸怀,带领全库官兵和职工家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十里山沟、百米营院开辟了出一片崭新的天地。43年的奉献之歌荡气回肠,43年的建设成就壮丽辉煌,43年奋斗历史形成的“团结奉献、艰苦创业”八字精神,则成为所有948人共同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寄托,成为所有948人共同的品格写照和执著追求,成为仓库历史的厚重沉积,成为仓库的优良传统,成了仓库之魂。</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初进山沟的人无不为之震憾而感动不已,每一个生活在山沟里的人无不为之倾心而躬行实践,每一个已经离开山沟的人无不为之留恋而情系终身。所以,恶劣环境之中,官兵们心神不乱。艰苦条件之下,官兵们励精图治。建设仓库当中,官兵们不惜汗水。利益得失面前,官兵们无怨无悔。“团结奉献、艰苦创业”这八个字,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也永远是仓库建设的不竭动力和胜利之源,并成为分部“四荣四疆”光荣传统的突出代表和成功实践。</p><p class="ql-block">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仓库党委带领全库官兵,着眼新军事变革,加强信息化建设,着眼现代战争特点,提高保打赢能力,着眼山沟自身特点,确保部队稳定安全,继承和发扬仓库光荣传统,努力推进和谐军营建设,因地制宜搞建设,创造条件求发展,在革命化、现代代、正规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