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东曲阜,是千古圣人孔夫子的家乡,曲阜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儒客朝拜之圣地。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创立儒家文化,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游览时间:2024年10月30日。</p> <p class="ql-block">2824年10月30日,我们从泰安市乘高铁到曲阜东站,只有19分钟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曲阜市,鲁国故都、孔子故里,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东北部,东连泗水县、西抵兖州区、南临邹城市、北望泰山,总面积815平方千米30,曲阜市辖4个街道、8个镇55。截至2023年末,曲阜市常住人口61.53万人。曲阜市虽然不大,却因为是孔子的故里而名扬四海。</p><p class="ql-block">下图为曲阜市街景</p> <p class="ql-block">曲阜三孔,和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泰安岱庙,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p><p class="ql-block">下图为曲阜城墙</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p><p class="ql-block">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孔庙设门名灵星,是说尊孔如同尊天。</p> <p class="ql-block">太和元气坊</p> <p class="ql-block">孔庙大门,上书“至圣庙”三个字</p><p class="ql-block">孔庙,是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由鲁哀公在孔子生前的故宅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后经历代王朝,特别是唐宋,以后不断整修、扩建,规模越来越大,现已成为占地六百多亩的古代杰出建筑。仅宋真宗元祜二年一次就曾建殿堂廊庑达三百六十间,明弘治十二年重修,历时五年,耗银十五万余两。</p><p class="ql-block">全国各地都有文庙,文庙既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又是官家学府,南京夫子庙是省级孔庙,曲阜孔庙则是全国性的孔庙,是封建时代文人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下图:圣时门,据《孟子》记载:“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的。据此,清世宗于雍正八年(1730年)钦定孔庙正门名“圣时门”。</p> <p class="ql-block">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宏道门</p> <p class="ql-block">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孔景区里面古树很多,树龄动辄二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圆柏,树龄2100年。</p> <p class="ql-block">大中门</p> <p class="ql-block">同文门</p> <p class="ql-block">孔庙的规模是在明、清两代完成的。建筑仿皇宫之制,共分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作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包括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共466间,分别建于金、元、明、清和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奎文阁</p><p class="ql-block">过同文门,院北端一座高阁拔地而起,顶檐下群龙护绕的一块木匾上大书“奎文阁”三字,它就是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中外的孔庙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孔庙占地约200亩,南北长达1公里多。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黄瓦红垣,雕梁画栋,碑碣如林,古木参天。这一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庞大建筑群,面积之广大,气魄之宏伟,时间之久远,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碑亭</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p><p class="ql-block">十三碑亭北,有五门并列居中的一座名大成门,是孔庙第七道大门。</p><p class="ql-block">“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p class="ql-block">从杏坛北望,在双层石栏的台基上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兰色的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三个金色大字“大成殿”。字径1米,是清雍正皇帝的手书。</p><p class="ql-block">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斗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藻井枋檩饰以云龙图案,金箔贴裹,祥云缭绕。</p><p class="ql-block">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两侧为四配,东位西向的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西位东向的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再外为十二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孔子塑像</p> <p class="ql-block">寝殿</p><p class="ql-block">沿大成殿回廊后转,层栏围绕,又一座重檐大殿矗立,它是孔庙三大建筑之一的“寝殿”(另两大建筑为奎文阁、大成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p><p class="ql-block">寝殿阔7间,深4间,间金妆绘,枋檩游龙和藻井团凤均由金箔贴成,回廊22根擎檐石柱浅刻凤凰牡丹,一如皇后宫室制度。殿内神龛木雕游龙戏凤,精美异常,龛内有木牌,上书“至圣先师夫人神位”。</p> <p class="ql-block">跟着视频镜头去看看孔庙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为孔子嫡长孙的衙署。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墓并封孔子九世孙世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后历代不断加封,至宋代封为衍圣公。明洪武十年建立独立的衍圣公府。现有楼、厅、堂480余间,前为官衙,后为内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衙宅合一的建筑。府内存有著名的孔档案和大量文物</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孔府入口</p> <p class="ql-block">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是中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p><p class="ql-block">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明代建筑,共五间深三间,宽敞大方,为当年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之处。</p><p class="ql-block">孔府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 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p> <p class="ql-block">孔府大门</p><p class="ql-block">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为明朝严嵩所书。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蓝底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文佳字美,其中“富”字上面少一点,寓“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p> <p class="ql-block">二门</p><p class="ql-block">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p> <p class="ql-block">大堂</p><p class="ql-block">过重光门,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即孔府大堂。这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厅堂5间,进深思3间,灰瓦悬山顶。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麻叶头出锋,座斗斗欹,具有明代风格。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p> <p class="ql-block">司荣厅</p> <p class="ql-block">二堂</p><p class="ql-block">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三堂</p><p class="ql-block">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6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三堂。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此院。</p><p class="ql-block">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亦称内宅院。有道禁门---内宅门与外界相隔。此门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不得擅自入内。清朝皇帝特赐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有不遵令擅入者“严惩不贷”。</p> <p class="ql-block">红萼轩</p> <p class="ql-block">孔府印坊</p> <p class="ql-block">后花庭</p><p class="ql-block">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花园建于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重修扩建孔府时同时修建,由长沙李东阳监工设计。孔府花园从李东阳、严嵩到乾隆皇帝,前后3次大修,其间还有中修和小修,因此花园越修越大,占地10余亩。其中有山、水、林、曲桥、花坞、水榭、喷泉,还有水中石岛、乘凉的花厅、敬花神的石坛、赏月的凉台、焚香读书的坛屋。</p><p class="ql-block">明朝大官李东阳、严嵩,先后把自己的女儿,孙女嫁给了衍圣公,李东阳的女儿嫁给了孔子六十二代孙、衍圣公孔闻韶,严嵩的孙女嫁给了孔子六十四代孙、衍圣公孔尚贤。衍圣公夫人都是一品公夫人。</p> <p class="ql-block">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林墙周长7千米,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从全国各地带来奇花异木来此种植,此后,随其地位的逐步提高,其规模也越来越大,明永乐年间扩大为十八顷。清康熙时期拟扩大到三千亩,现孔林内有树木十万多株,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园林。</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孔林大门</p> <p class="ql-block">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孔林。</p> <p class="ql-block">北出曲阜城门,就见两行仓桧翠柏,如龙如虬,夹道而立,这就是孔林神道。</p> <p class="ql-block">神道两边有很多古树,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由至圣林门西行为辇路,前行约200米,路北有一座雕刻云龙、辟邪的石坊。坊的两面各刻“洙水桥”三字,</p> <p class="ql-block">洙水桥</p><p class="ql-block">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合流,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春秋时孔子讲学洙泗之间,后人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但洙水河道久湮,为纪念孔子,后人将鲁国的护城河指为洙水,并修了精致的坊和桥。</p> <p class="ql-block">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2000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是一座天然的植物。</p> <p class="ql-block">享殿</p><p class="ql-block">供奉孔子墓主的享殿,殿前有文武两雕像,用以守墓。</p> <p class="ql-block">“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外,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因此,孔林又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碑林。</p> <p class="ql-block">子贡手植楷</p> <p class="ql-block">孔子墓</p><p class="ql-block">孔子墓是孔林的中心所在,此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墓周环以红色垣墙,周长里许。墓前有巨墓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没去孔林之前,以为孔子是千古圣人,其墓一定很宏伟壮丽,但到了一看,很是低调,还不及一个村长的墓碑豪华。</p> <p class="ql-block">孔鲤墓</p> <p class="ql-block">孔伋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