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及文字:王建荣</p><p class="ql-block">编辑及制作:王建荣</p>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对中国绵延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尊重和认可,是实至名归,是传承保护世界遗产的新起点,</span>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 因其对中国古建筑感兴趣,经查阅有关资料对北京中轴线增加了了解。“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p><p class="ql-block"> “北京中轴线”由15个遗产要素构成,分别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完美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重要成果。</p><p class="ql-block"> 作者专程沿着中国北京中轴线南端至北端,实地完成观赏,并记录承载了北京千年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的十五处世界文化遗迹,处处无不感概中国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北京中轴线宛如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历史长卷……!下面分别将这十五处世界文化遗产呈现给读者,以供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第一处:中轴线最南端永定门</p> <p class="ql-block"> 永定门又称正阳外门,寓意“永远安定“之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同年十月完工。1957年,永定门城楼、箭楼被相继拆除。2004年,北京市仿照乾隆年间式样,根据民国时期对永定门的测绘资料,重新复建了永定门城楼。主建筑包括城台、箭楼、瓮城等。永定门城门建筑是北京外城南垣的正门,也是北京城中轴线的南起点,是北京城经典的城门建筑之一,也是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性建筑。</p> 第二处:中轴线南端先农坛 <p class="ql-block"> 先农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西南部,与天坛以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局。先农坛由内坛与外坛组成,内坛祭祀建筑包括先农坛祭坛、耤田、观耕台与太岁殿建筑群等,外坛设有神祇坛和庆成宫。先农坛作为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农神建筑群,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p> <p class="ql-block">第三处:中抽线南端遗存的古道路</p> <p class="ql-block">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是北京中轴线皇家建筑群的重要纽带,是清代高级市政道路的实物遗存,也是北京城交通变迁的重要物证。</p> 第四处:中轴线南端天坛 <p class="ql-block"> 天坛,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大街东侧。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p> 第五处:中轴线南端正阳门 <p class="ql-block"> 正阳门,俗称前门,在天安门广场南端,是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门,由南面的瓮城箭楼和北面的正楼两部分组成。</p> 瓮城箭楼 正楼 <p class="ql-block">第六处:中轴线南、北端之间景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园是俯瞰故宫全景与北京中轴线的最佳观赏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西街,坐落在北京内城南北中轴线上。南与紫禁城的神武门隔街相望,西邻北海公园,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后苑,占地23万平方米,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最高点。也曾是清帝后祭祖追思的重要场所,是传承和发扬中华孝道文化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最高处中轴线中心位置</p> <p class="ql-block">第七处:中轴线南、北之间北京故宫</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共有房间8707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故宫角楼</p> <p class="ql-block">第八处:中轴线南、北之间端门</p> <p class="ql-block">端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北京故宫与天安门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构成明清两代进出宫城的前导性礼仪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第九处:中轴线中心位置天安门</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中轴线和长安街的交汇点,天安门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为“承天门”,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民”。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总高34.7米,城楼长66米、宽37米,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正面</p> <p class="ql-block">金水桥通往天安门</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城楼内堂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城楼内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城楼右侧面</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城楼外走廊</p> <p class="ql-block">第十处:中轴线靠近中心位置的外金水桥</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外金水桥,又称玉河桥或御河桥。金水桥由内金水桥和外金水桥两部分组成,外金水桥由五坐石桥组成,横跨金水河,位于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之间,是连接这两处重要地标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五座石材结构外金水桥</p> <p class="ql-block">金水河</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处:中轴线靠北端太庙</p> <p class="ql-block"> 太庙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太庙不仅是中华礼乐文化的源头和中心,还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它按照“左祖右社”的传统规制与社稷坛在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进一步突显了“皇权至上”的威严。1950年5月1日,太庙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对社会开放,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太庙正面</p> <p class="ql-block">太庙内殿</p> <p class="ql-block">太庙右,后面</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处:中轴线靠北社稷坛</p> <p class="ql-block"> 社稷坛,位于北京中轴线的西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太社神和太稷神的场所,象征着皇权和国家收成。社稷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遵循“左祖右社”的体制,与太庙遥相呼应。社稷坛的“社”指的是土地神,“稷”指的是五谷神,象征着国家的根基和粮食的丰收,因此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社稷的祭祀。</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处:中轴线靠北天安门广场(包括其中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处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还包括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广场不仅是北京中轴线的核心组成部分,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天安门广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民大会堂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纪念堂 <p class="ql-block">第十四处:中轴线靠北万宁桥</p> <p class="ql-block"> 万宁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原为木构筑,后改为石筑。</p><p class="ql-block">万宁桥被誉为“中轴线上第一桥”,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单孔桥梁,也是北京市唯一还在为社会交通服务的元代桥梁。</p> <p class="ql-block">第十五处:中轴线最北端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 北京中轴线的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元代1272年,现存建筑为明代重建,是一座砖木结构。钟鼓楼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高耸于大片明清、民国的传统街区中,两座建筑之间由一长方形广场连接。钟鼓楼不仅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的功能,还见证了北京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既是时间的见证者,更是城市的守望者,成为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p> 鼓楼。 钟楼。 <p class="ql-block">鼓楼,钟楼一前一后相隔很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