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果巷,旧称“千果巷”,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之前,有着“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誉。它位于常州老城区中部偏南地段,南临古运河,东起正素巷,西至晋陵中路,直通南大街商业中心,北至古村。</p><p class="ql-block"> 青果巷街区内以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拥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6处市级重点文保单位、39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有名宅故居、祠庙殿宇、桥坊碑石、林泉轩榭、古井码头、戏楼剧场、学堂校舍,是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呈现“河襟南北,街贯西东”的街巷形制和“古巷通幽,人家枕河”的江南神韵。今年(2024年)刚刚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青果巷为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是应常州学生们(三十五年前,从他们进校到毕业,我当了他们班主任四年)的盛情邀请,一同参观游览了常州著名的古街巷——青果巷。</p> <p class="ql-block"> 青果巷紧邻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最古老段——南市河,街区呈梳篦状沿南市河展开,呈现出"水陆双丁字交错"格局,历经2500多年至今,依旧保留着"河抱古城、城河相依"的江南传统民居风貌,是常州大运河文化带精品段所在。</p> <p class="ql-block"> 青果巷是常州文脉之地,文风兴起于唐代,大家氏族聚居,书香盈巷,墨迹飘河,先后走出了近百名科举才俊和一大批近现代名人,遍及政治、文学、艺术、教育、实业、科学等众多领域,被赞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街区内有全国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4处、市级文保单位6处、历史建筑17处、遗存古井10多口,此外还有连片的江南民居,堪称常州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白墙黛瓦,尽显江南水乡的秀丽与韵味。</p> <p class="ql-block"> 位于青果巷西侧的礼和堂就是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故居。现在这里被开辟为"周有光图书馆"。礼和堂分为新老两个部分,老礼和堂原由唐荆川的叔祖、明代画家唐世宁居住,后数易其主,最后为周氏所得。在周氏购得后,于清代在老礼和堂的西侧新建了新礼和堂。1906年,周有光先生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 周有光历经晚清、北洋、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于2017年1月14日去世,享年112岁,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世纪老人。他前半生研究经济,后半生研究语言,成就了一段传奇的人生。经济学和语言学是两个完全不挨边的领域,但周有光却这在两个领域都卓有建树,实属难得。</p> <p class="ql-block"> 在院内,有一座周有光和其夫人张允和的雕像十分有特点。雕像的头部可以随着参观者的转动而转动,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都会发现他的眼睛始终是看着你的!可能有些游客会觉得这种雕刻很神奇,其实啊原理并不复杂,它与其他雕像不同的是,它不是雕刻在平面上,而是雕刻在一个半球形的弧面上,这样利用凹凸的设计、光影的变化,就会营造出一种立体的动感效果。</p><p class="ql-block"> 周有光<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其夫人张允和</span>相识于1930年,两人相濡以沫、举案齐眉70年,二人的爱情故事成为一段佳话,被国际教育基金会评为中国百对恩爱夫妻之一。</p> <p class="ql-block"> 位于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主巷西侧的唐荆川纪念馆,是一座从明朝时期保留下来的历史古建,原为唐氏八宅之一的贞和堂。贞和堂原名保和堂,取"保合太和"之意,原有八进,今存五进,是唐氏八宅中保存最完整,规格最高,气势最恢弘的古建筑。现在开辟为唐荆川先生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说起常州唐氏,当追溯到宋朝末年唐荆川的六世祖唐华甫,为避兵乱从高邮(今江苏扬州)来到常州定居,其后唐氏在常州逐步发展,成为了诗礼传家,科举入仕的名门望族,到唐荆川时达到了家族的鼎盛期。</p><p class="ql-block"> 纵观唐荆川的一生,15岁学有所成,23岁高中会元,本应仕途平顺,前程远大,但由于清廉直谏,屡遭贬黜,虽四次入朝为官,但前后有二十多年时间赋闲在家,闭门读书,却也因此成就了他在明代文学界、思想界不可磨灭的地位。52岁时临危受命,抗倭报国,54岁积劳成疾,仙逝离去。</p> <p class="ql-block"> 唐荆川一生以天下为己任,拥有着强烈的济世情怀。逝世后,葬于家乡,墓地位于今天清潭西路的荆川公园内。</p><p class="ql-block"> 唐荆川在数次退出仕途后,用大量时间研究山川地志、兵法战阵之学,以期救世之用。这使得他在出山之后充分展示了其军事上的卓越素养,使他成为了一位精于实战的抗倭英雄。他编撰的《武编》涵盖俞大猷的阵法、戚继光的鸳鸯阵法,还有我国最早关于水雷使用的文献记录,成为有明一代继王阳明后又一文臣而善用兵的范例。</p><p class="ql-block"> 唐荆川传承了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更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儒家以天下为己任、勇于任事的经世精神。这股精神不仅体现在明末东林党人以及清代常州学派等江南士大夫身上,更在当代常州人的身上不断地延续提升,成就了常州务实勤勉,经世致用的人文品格!</p> <p class="ql-block"> 半园(御史府)是常州最重要的古典园林之一,虽小却精致,是去青果巷必打卡的景观。此园由唐荆川祖父唐贵所建,是当年唐氏八宅之一的贞和堂后花园。虽然,现在的半园是修复重建的,亭台楼榭,山水花木,处处是景,漏窗风格也是做得非常有意境。</p> <p class="ql-block"> 青果巷泥莲茶书院门前,紫藤花与黄木香交织,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在这老式茶馆中品茗聊天,尽可享受悠闲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游览参观这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街巷和如同繁星般散落其间的名人故居,及其一批高颜值有情怀的文创品牌和常州老字号,让人既可以感受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味和青果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让人领略到了现代时尚的小资韵味…使常州这座古城展现出独特的人文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