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024年5月20日,我们住宿在库布齐沙漠中的恩格贝景区“大漠憩园”,21日一早离开。</h1> <h1> “大漠憩园”是库布齐沙漠旅游区的管理机关所在地。</h1> <h1> 整个园区也是一处旅游景点。</h1> <h1> 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应俱全,完全是园林式的建筑,到处鸟语花香,尤其是成片的处于生长旺期的胡杨树,生机盎然。</h1> <h1> 园区的专家向我们介绍了胡杨树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长周期的不同,同一棵胡杨树上的叶子形状也完全不同。或许这就是胡杨树“生长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基因所在。</h1> <h1> 告别大漠憩园,我们向库布齐沙漠深处驶去。</h1> <h1> “库布齐”在蒙古语中意为“弓弦”,因沙漠形似挂在黄河上的一根弦而得名。这片沙漠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170公里,总面积约为1.61万平方公里。</h1> <h1> 不少企业在库布齐沙漠投资创业,这是亿利集团的一个旅游项目。据网上介绍,亿利集团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累计投入治沙基金30多亿元,产业投资400多亿元,治理了900多万亩沙漠,建设了5个生态产业基地和4个生态移民小镇,带动10万余人脱贫,连续承办了7届国际库布其沙漠论坛,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搭建对话和学习交流平台。</h1> <h1> 近几十年来,国家对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种植沙生植物、设置沙障、实施节水灌溉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沙漠化的发展。 </h1> <h1>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投资数十亿资金,把几十亿立方的黄河水引入库布齐沙漠,大大改变了库布齐沙漠的“生存状态”。</h1> <h1> 原来随风流动的沙丘,大多相对固定,不少沙丘长出了植物。</h1> <h1> 沙漠绿洲在库布齐沙漠已经随处可见,旅游点也不少 。</h1> <h1> 原来随风“漂移”、严重影响华北和首都北京,造成严重空气污染的沙尘暴现在已经少了很多(库布齐沙漠离北京只有八百公里)。</h1> <h1> 库布齐沙漠的绿洲原来只有1%,现在达到30%以上,相信再过若干年,库布齐沙漠就完全变绿洲了。</h1> <h1> 库布齐沙漠深处的《知青战友馆》吸引了我。</h1> <h1> 《知青战友馆》是为了纪念当年在库布齐沙漠地区上山下乡的知青而建立的专题博物馆。这是复原当年简陋的住房。</h1> <h1> “知青”,一个特殊时代的名称,也是曾对我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代人(1600--1800万人)。</h1> <h1> 习近平同志说,知青精神是:坚守初心,秉承人民情怀;勇于担当,敢于举旗引路;攻坚克难,战胜各种挑战和挫折。</h1> <h1> 196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呼和浩特成立,塞外广袤的沙漠、草原上,兵团各连队安营扎寨,屯垦戍边。</h1> <h1> 库布其沿黄河有240多公里长,沿线到处是兵团战士们艰苦屯垦的身影,逾万人的战沙队伍,曾是当年库布其沙漠中最靓丽的风景!</h1> <h1> 难忘戍边的日子,除了劳动异常艰辛外,还要应对数不清的生活苦难,比如秋天比苍蝇还大的大蚊子,还有有常常发起攻击的吸血牛氓等,.....这些都是当年知青们的“家常便饭”。 </h1> <h1> 在改天换地、戍边屯垦的蹉跎岁月中,不少知青经过艰苦磨炼,风雨兼程,青春无悔,成为共和国的栋梁之材。一代知青把难忘的历程镌刻在了人生里程碑上,也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历史永远不会忘记,知青一代付出难以言表的巨大牺牲,以及他们为祖国、为时代、为人民付出的奉献 !</h1> <h1> 《知青馆》介绍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存在6年间激情燃烧的岁月。</h1> <h1>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先后组建过4个师,41个团,人数最多时达17万余人,知青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1975年6月,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奉命撤销。</h1> <h1> 在库布齐沙漠意外看到钱学森院士的铜像。</h1> <h1> 离开库布齐沙漠深处,前往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七星湖景区。</h1> <h1> 七星湖景区也属于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范围,但要走一段高速。</h1> <h1> “大美库布其·胜景七星湖”,七个美丽的湖泊与雄浑的沙漠景观融合,一簇簇顽强的绿色,从道路两边沿着绵延起伏的黄色沙丘铺展,全面展示了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的显著成效, 让沙漠绿洲变为现实。</h1> <h1> 这里是鸟类的天堂,随处可拍到各种鸟类。</h1> <h1> 七星湖的沙漠酒店非常漂亮。</h1> <h1> 堪比超五星,可惜价格有点小贵。</h1> <h1> 我们乘景区的双体船,泛舟在七星湖上,近看碧水潋滟似江南,远眺沙漠昏厚火样红!</h1> <h1> 离开库布齐七星湖后我们驱车来到乌梁素海。据说乌梁素海是地球同纬度最大的自然湿地,也是世界八大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节点。</h1> <h1> 乌梁素海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也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的交汇区。</h1> <h1> 乌梁素海的地理位置。从地图上看,乌梁素海是控制京津地区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被称为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h1> <h1> 乌梁素海是世界上极为少见的荒漠、半荒漠地区的大型多功能湖泊。</h1> <h1> 乌梁素海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左右。</h1> <h1> 乌梁素海有"塞外明珠"、"塞外都江堰"之美誉。 </h1> <h1> 乌梁素海水面碧波荡漾,芦苇丛如诗如画,百鸟啼鸣婉转,令人赏心悦目。</h1> <h1> 一只大鸟突然起飞......</h1> <h1> 鸟类展厅是乌梁素海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栩栩如生的鸟类标本,全面展示了乌梁素海各种珍奇鸟类的种类和生存状态。</h1> <h1> 通过展示,让“鸟是人间精灵,鸟是生态象征”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唤起全社会爱鸟、护鸟的热情。</h1> <h1> 乌梁素海古时是黄河的一部分,是黄河改道后形成了“河迹湖”,也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h1> <h1> 乌梁素海旅游区与乌拉特草原融为一体,是集湖泊、草原和乌拉山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h1> <h1> 我们乘坐快艇飞驰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h1> <h1> 水天一色,蓝天、芦苇、碧波相映成辉,不时飞鸟掠过,野趣天成。</h1> <h1> 湖面银光朗映,万顷空明,波光浩渺。</h1> <h1> 一幅长卷展不尽乌梁素海不是江南胜江南的沙漠绿洲美景。</h1> <h1> 游艇在水面上一个高速回转,好似画笔勾勒出一幅浑然天成妙不可言的画面。</h1> <h1> 驾游艇悄悄进入湖面芦苇深处,另一番美景让人入梦如幻。</h1> <h1> 300长焦跟踪拍了一只大鸟。</h1> <h1> 芦苇深处发现一窝鸟蛋,赶快离开,千万别惊扰了亲鸟!</h1> <h1> 看,远处的亲鸟是不是回来了?</h1> <h1> 飞回鸟巢,看看“宝宝”们还好吗!</h1> <h1> 一只野鸭,警惕的眼光打量着我,仿佛在问:你们是谁,哪里来的?</h1> <h1> 在芦苇荡里悠闲晃荡,感觉真奇妙,流连忘返不忍离去。</h1> <h1> 无奈天色已晚,金色洒满了芦苇,归航时间早到。</h1> <h1> 返回途中偶遇“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萌化人间。</h1><h1> 今天项目全部完成,驱车前往乌拉特前旗住宿。</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