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时候,身体的某部位有一点不舒适的感觉,只是自我感觉(症状),到医院瞧医生的时候,医生没有发现外在表现(体征),或许医生会说“没什么事呀”“没看到什么呀”之类的话,不做什么处理(治疗),结果,几天或者更长时间之后,病真的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五天前,我自觉咽部不适,第二天第三天逐渐加重,觉得肿胀的感觉,家人看了看,不红不肿。前天开始有吞咽疼痛,心想,去医院化验一下血常规,看有没有血象高,有炎症的话,早点用药。在县医院专家门诊,我说明来意,老师看后说“没啥事呀,不红不肿。”“要不,你去耳鼻喉科看看。”耳鼻喉科大夫也说“不红不肿,没什么事。”我自然是回家了。咽部是越来越痛,晚上,咽唾沫就痛。昨天早上,家人看看,“呀!喉咙又红又肿。”昨天上午开始输液消炎,今天感觉明显见轻了。</p><p class="ql-block"> 还有,十多天前,我自觉左下第一个大牙根疼,麻痛,一连好几天,家人看看那个部位什么异常也没有。结果,一星期后,那个部位发生了口腔溃疡。</p><p class="ql-block"> 今年夏天,本村一位六十多岁的妇女来诊所,诉说“腰背痛得厉害,有时候痛得很了还发闷,休息会缓解”,“稍前些日子去乡镇卫生院做心电图,没有心脏病”。七年前,曾有过腰背交界段脊椎骨折。综合考虑后,先给输液以治疗骨质疏松,当输液结束起床时出现胸闷气短,休息一会儿缓解。第二天复诊,自诉“腰疼好多了”。考虑其“胸闷气短”,嘱去县中医院检查,结果是心衰。</p><p class="ql-block"> 去年一个晚饭后,邻居突然发现说话吐字不清,请我去看看,通过询问,体格检查,仅发现伸舌偏向一侧,怀疑发生了脑梗,保险起见,遂去县医院,检查结果正合我的预判——脑中风。</p><p class="ql-block"> 前年,我村一位七十多岁的村民,因左胁肋疼痛,在某县医院住院治疗,做了好多检查,花费一万多元,出院后还是痛。来诊所咨询。交流得知,他腋下窜火痛月余,疼痛固定,影响睡眠,痛处皮肤正常,考虑肝胆湿热——无疱疹型蛇丹疮。给以清利肝胆湿热药、抗病毒药、营养神经药、消炎止痛药,服药一周,疼痛消失。至今未再痛过。</p><p class="ql-block"> 早些年前,邻居一老太太,老是感觉咽部不适,有一根草卡在喉咙里一样。在医院多方检查,结果都正常。长期不好,心中烦躁。之后来诊所求诊。根据她的病史,按神经官能症性咽炎进行调理,很快得到缓解。</p><p class="ql-block"> 行医四十年来,临床上不乏这样的病例,当疾病发生之初,或者某一疾病没有外在表现,换句话说就是疾病不典型,难以明确诊断时,便不容易做到对症下药,更不用说药到病除。</p><p class="ql-block"> 祖国医学有其优秀的传统特点,“整体审查”、“四诊合参”、“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体现了未病先防的中医治未病的优秀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也许有人会说中医有其不足之处,但纯粹西医已经显现出来其也有不足之处。作为一名基层临床医生,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为病人提供最优方法以施治。</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这里,仅聊表心得,以警世人,未病先防,防微杜渐,善莫大焉!</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7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