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李雪冰 <p class="ql-block">廣東省,簡稱“粤”,省會廣州市。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省隔海相望,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是中國的南大門,處在南海航運櫃紐位置上。</p><p class="ql-block">廣東是一個充满活力與歷史底蘊的城市,它不僅是中國的經濟大省。廣東,不僅以其繁華的都市景象吸引著世界的目光,還擁有著令人心馳神往的自然美景。從秀麗的山水風光到獨特的地質景觀,廣東為遊客提供了多樣化的旅遊體檢。</p><p class="ql-block">廣東的繁華與歷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風貌。廣州作為廣東的省會城市,展現了現代大都市的繁華,同時保留了許多歷史遺跡。珠江夜遊、五羊雕像等都是廣州的標志性景觀,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廣東的自然景觀同樣令人嘆為觀止。丹霞山的丹霞地貌、廣州塔的髙聳入雲、深圳灣公園的海濱風光等,都是遊客們鍾愛的景點。這些地方不僅風景优美,還充满了文化和歷史的韻味。</p><p class="ql-block">廣東的文化底蘊深厚,廣州的早茶、粤劇、廣府文化等都是廣東文化的代表。廣州不僅是一個經濟中心,更是一個文化重鎮,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體驗和探索。</p> 【永慶坊】▽ <p class="ql-block">廣州老城區有一個永慶坊,是舊城改造而成的,一個有點奇幻的地方。“坊”源自唐朝,城中一坊就是一個小區,永慶坊之名就來源於此。</p> <p class="ql-block">深秋上午,陽光暖暖的。坊間,嶺南風的騎樓,東西合璧的民居,鱗次櫛比的店鋪,現代風裝修的網紅店的音樂聲、叫號聲,交雜著,在舊式石板路上和房子間回蕩——這個灰牆綠瓦青石路、藍天碧水小紅橋的老街區,洋溢著生機與活力。</p> <p class="ql-block">永慶坊坐落在廣州西關,藏身於老舊騎樓和西關大屋間,附近就是著名的上下九商業街和充满異國風情的沙面。脫胎於老城更新的永慶坊,吸引了非常多的遊客,成了廣州的“網紅”。這裏有書店,也有烤串小攤,有荔枝灣涌的遊船不時劃過,也有恩寧路的車來車往。</p> <p class="ql-block">這個占地約一公頃的地方,随處可見奇妙的混搭:穿著漢服的姑娘和紅鼻子的小丑結伴走著,靜默的石牆青藤後掩映著喧鬧的酒吧,斑駁的騎樓街裏開了卡通的奶茶店,時尚感十足的店招牌,精心創意的飾品鋪子……不經意間,中與西,靜與動,舊與新,接二連三的撞進眼裏,既和諧又不和諧,蠻有趣味。</p> <p class="ql-block">總的來說,永庆坊給我感觉是相比之下,永慶坊的規模比上海的田子坊小一些。不過,田子坊是全新打造的,永慶坊是逐步微改造的。永慶坊附近散布的新舊歷史文化景點倒是為這裏增色不少,比如詹天佑故居、李小龍祖居、廣東八和會館等等,而位於其中的廣州粤劇藝術博物館更是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老城區裏。</p> <p class="ql-block">永慶坊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一直在變。除了古色古香的老建築和各式各樣的新店鋪,這裏每逢節假日還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比如非遺街區抬頭展、城市黑白摄影展、沉浸式尋寶闖關研學等等。這些活動讓老城區充满了新的生機與活力。</p> <p class="ql-block">跟其他城市不一樣,廣州沒有一條專門的美食街,而是遍地都是美食街。按理說,永慶坊應該有很多廣州傳統小吃,但我只看到腸粉和豬肚湯,卻發現有川菜、披薩等不少外地外國美食。或許西關現在的美食特點就是融合創新吧。但我還是希望能多一些老廣風味,多一些正宗西關傳統美食。</p> <p class="ql-block">說實話,現在的西關跟以前大不一樣了,很多原汁原味的東西都沒了。我逛完永慶坊後就在想,舊城改造到底是要復古西關風貌,還是要打造一個全新的西關?如果沒有西關的韻味和靈魂,那還能吸引人們前來嗎?</p> <p class="ql-block">剛從博物館中出來,就發現一座小紅橋,走過橋面,另一邊就是荔枝灣涌遊船的出發點。從永慶坊到荔灣湖,說不定廣州水上花市就以此為起點。我甚至已經想象到一艘艘花船,在欸乃聲中從紅色的小橋下穿過。</p> <p class="ql-block">我在等一艘船,好給遊船、小橋、近處的碉樓來個合影。沒等多久,水上漂來一只小船,兩個船客,安靜地坐著,欣賞著沿岸風景。“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我仔細地,把這老城裏的新鳳景,一幀幀收藏進鏡頭,也把自己留在了風景中……</p> 【七星岩】▽ <p class="ql-block">一提起肇慶,估計不少人都能將其與鼎湖山泉聯系起來,因為鼎湖山就是肇慶的著名景點了。但肇慶還有一個七星岩,也是肇慶非常有名的景區了。七星岩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是一處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於一體的著名旅遊景區。</p> <p class="ql-block">按照路線,我們將首先到達五龍亭。在去五龍亭的路上,看到一座橋很特别,顏色跟民國時期流行的色彩十分相象,一問之下,果然是民國時期建的橋。</p> <p class="ql-block">過了這橋便是五龍亭,五龍亭始建於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相傳,當時肇慶地區連年幹旱,百姓生活困苦。為了祈求風調雨順,當地官員在七星岩修建了五龍亭,供奉五方五龍神。自此,五龍亭成為了當地百姓祈雨祈福的聖地。</p> <p class="ql-block">亭子中央,五條龍雕刻栩栩如生,仿佛随時都會騰空而起。兩側的楹聯上,書寫著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景。站在亭子裏,感受著四面八方吹來的微風,遠眺著無邊的湖景,讓人心情無比的放松與暢快。</p> <p class="ql-block">水月宫位於七星岩景區中心,始建於南宋時期,是廣東省内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水月宫原名“崇禧宫”,是南宋末年,宋帝昺為躲避元軍追殺,南逃至肇慶時修建的行宫。後來,明太祖朱元璋将將其改为為道观觀,供奉道教神祇。</p> <p class="ql-block">水月宫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沿著中軸線,依次排列著龍虎殿、三清殿、玉皇殿等建築。宫内供奉著眾多道教神祇,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漫步在水月宫,可以感受到濃厚的道教文化氛圍。</p> <p class="ql-block">特别需要提一下的是宫門口的兩只石獅子,它們有500多年的歷史了。明朝時,兩廣總督府設在肇慶,這兩只石獅子就擺在兩廣總督府大門前,後來才被移到了這裏。</p> <p class="ql-block">七星洞天位於七星岩景區西北部,是一處天然溶洞。洞内奇石嶙峋,鍾乳石千姿百態,如迎接賓客,如瑤池仙境,如嫦娥奔月,如八仙過海......只要發揮想象力,每個人都會看出不同的形象來。牆壁上的石刻也十分醒目。相傳,唐代詩人李賀曾在此隱居,創作了大量詩篇。</p> <p class="ql-block">若是沿著臺階向上走,則會看到密密麻麻的石刻遍布整個山洞。畢竟古人們有著到此一遊随筆題字的雅好,興致到了,則給我們後世人留下了它們的墨寶。看著那满洞的風格迥異的題刻,有一種與古人對話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濕地公園位於七星岩景區東南部,占地面積的1000畝。從景區内的碼頭,可以直接乘船去往濕地公園。船程大的10分鍾。</p> <p class="ql-block">這裏曾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民抗擊日軍的戰場。如今,戰火硝煙已散去,濕地公園成為了遊客休閑觀光的好去處,也曾是86版《西遊記》的取景地,漫步在濕地公園,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濕地風光。曲折的棧道穿行於湖泊、草叢之間,仿佛置身於天然畫卷。</p> <p class="ql-block">半島有很多網紅民宿、酒店、酒吧和餐飲,每到夜晚來臨,路邊很多夜市攤位就會陸續出現,人們來到這裏,在河邊吹吹風,喝喝茶,享受這美麗的夜色,别提生活有多愜意了。不僅如此,還可以從牌坊乘坐免費觀光車遊覽。只能說,真是有些羡慕肇慶人了。</p> 【江門彩虹村】▽ <p class="ql-block">曾經聽說過一個很感人的故事,在臺灣有一個村落面臨著要被拆遷的時候,村裏一位老爷爷為了保護村子不被拆掉,用他手中的畫筆改變了村落的面貌,從原來平平無奇的村子變成一個彩色斑斕的世界,最後這個村子以彩虹村存活了下來,而且還吸引了不少遊客去打卡。</p> <p class="ql-block">其實不用到臺灣,在我們廣東的江門就有一個彩虹村,用色彩去賦予一個村子新生命,使得生活在這裏,便如同生活在彩虹上一樣,每一天都是充满色彩斑斕般的鮮活。江門的彩虹村就在白水带附近,驅車可以從白水带的牌坊進入,也可以從另一邊開進來,彩虹村原来只是一個叫作横坑裏的村子,被翻新改造後變成彩虹村。</p> <p class="ql-block">看到一座座原來應該是平平無奇的房子,在被刷上不同顏色的油漆後,變成了一道亮眼的風景線。看到村子靚麗的彩色就像是吃了一顆彩虹糖一樣,讓人甜入心扉,一掃煩躁的心情。原來以為這個村子應該不會有很多遊客,因為聽上去還是挺偏僻的,誰知道走進村子之後才發現許多舉著手機或是相機在這裏拍摄,還是比較多人特地來打卡的。</p> <p class="ql-block">雖然彩虹村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個網打卡地,但是村子裏的基本都是原來就生活在這裏的村民,每一個房子都是有村民住的,所以拍照打卡的時候,也要尊重當地村民,盡量不要打擾到他們的生活。喜歡彩色,所以特别喜歡彩虹,我覺得彩色的東西都有一種特别的魔力,能讓人心情莫名變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彩虹村裏面,紅色配橙色,藍色配綜色的房子,仿佛回到小時候做的夢裏面一樣,蜿蜒的巷子布置通向何處,抬頭所見皆是不一樣的色彩,每一個轉角都不知道會遇見哪個顏色,带著一種未知的心情迷失在村子裏面,仿佛迷失在一個小型的童話王國裏,我也成了這個童話中的一員,夢幻得讓人不愿醒來。</p> <p class="ql-block">走在村子裏時,才發現還有粉刷工匠正在粉刷著房子,還有很多房子等待著穿上鮮艷色彩的衣裳,變成彩虹村真正的一員。彩虹村附近有許多娛樂設施,對面就是一個城市公園,彩虹村的彩色延續到了城市花園,彩色的地面,上面是各種兒童遊玩的項目,小孩子就在裏面開心地玩耍。</p> <p class="ql-block">從城市花園延伸出來一條紅色的步道,跨過城市公園和彩虹村間的馬路,沿著彩虹村的周邊延伸,走上綠道就可以從半空中俯瞰彩虹村,從髙處看到的彩虹村感覺也是不一樣的,被綠道半包圍的村子,目之所及皆是彩色,仿佛被圈出一個彩色的小天地,只有來到這裏才能窺探到屬於村子的夢幻。在這裏你還是能感受這裏的人文氣息,這裏不是一個單純的景區,這裏就是一個真實的村子,有人擺攤賣東西,有人閑逛、散步、小孩玩耍,這裏還有個雪糕車非常可愛,看到可以去試一下。</p> <p class="ql-block">而且走著走著你還能發現畫在牆上的塗鴉,這些小壁畫給這裏增添了一絲小俏皮……還有在路邊的小植物,生機勃勃的綠色配上各種顏色的背景,真是說不出的文藝呀,拍出來的照片很有質感,就像系統自带的手機壁紙一樣好看。這裏吸引了一些人來這裏開小店,對這裏的居民樓進行了改造裝修後,炫彩的外表下,文藝清新的内在環境真是讓人不得不愛啊,在這樣悠閑的環境下開店,老板也是非常舒服和享受吧。</p> 【江門老街三十三墟】▽ <p class="ql-block">三十三墟街地處廣東江門市蓬江區,三十三墟街名字來源於水埗頭、水埠頭的33級青石板梯。三十三墟街街道建於清光緒年間。拾級而上便是墟頂街,追溯至明朝,已有600餘年歷史,是古老的騎樓老街,沿斜坡到街頂,老江門的古韻。</p> <p class="ql-block">因為電視劇《狂飆》熱播,三十三墟街火了,沉寂多年的老街焕發出新的活力。三十三墟街再次形成了熱鬧市集,成了遊人打卡的網紅點。</p> <p class="ql-block">《狂飆》與三十三墟街的不解之緣:其拍摄場景主要設在江門三十三墟街。劇中的墟頂街、水埠頭等地點,都是三十三墟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演員張頌文在這裏演繹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轉變,使得這個地方因劇而聲名遠播。如今遊客們紛紛來到這裏,尋找劇中的場景,感受那份獨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探尋三十三墟街的無盡魅力:走進三十三墟街,您將被這裏獨樹一帜的魅力深深吸引。這條街道的建築藝術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其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那些歷史悠長的騎樓建築群。它們在歲月的長河中依舊保持著原初的狀態,每一棟建築背後都有著獨特的歷史故事,令人著迷。</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的青石板路透露出一種古樸典雅的氣質,而牆壁上的斑駁痕跡記錄著時間的流逝,雕花藝術更是彰顯了匠人們的精湛技藝和對美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三十三墟街上,仿佛穿越回了百年前,感受著那個時代獨有的繁華與變遷。歷史的回聲在耳也回蕩,讓人心曠神怡。 而街道周邊的小巷更是充满驚喜,這裏隱藏著各種地道的美食和特色店鋪,等待著您的探索。在這裏可以嘗到滑嫩的腸粉、醇香的豬腳面等一系列地道的廣東美食,這些美食在電視劇《狂飆》中同樣頻頻亮相,為劇情增添了不少色彩。</p> <p class="ql-block">三十三墟街不僅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次穿越時光的旅行。這裏的每一處細節,都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等待著您來發現和體。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這座城市的獨特風情和歷史文化底蘊。通過保護和傳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江門市的歷史和文化,為這座城市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對許多江門人來說,十裏長堤、常安路、墟頂街、中華旅店等等,這些不僅僅是個地名,更多的是一種記憶、一份感情。如今的江門人逛街、購物已經較少選擇去十裏長堤了。甚至許多新江門人已經完全不知道當年、當年的當年,蓬江河北岸的這幾條街、這些斑駁的騎樓式建築物曾有的繁華與輝煌。他們更不知道,許許多多的江門故事必須從這裏開始講起。</p> <p class="ql-block">三十年前,十裏長堤以及它周邊的幾條街是江門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是這座城市的眼。這裏每天都熱鬧異常。特别是夜晚,十裏長堤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服裝百貨攤檔,熙熙攘攘的人流、不絕如耳的叫賣聲、音樂聲、路邊小食攤的香味、討價還價的吆喝……構成了這座城市最喧嚣的時刻、最活色生香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滄海桑田,城市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新的街區不斷地崛起、涌現。老街區斑駁的牆身瓦頂上,青苔開始肆意地攀爬,這似乎是這個時代的必然,卻總令許多老江門人心生惆帳。江門市摄影家們為這些老街區拍摄了無數的作品,他們在為城市留存記憶,也在為未來留下想念。有了想念,情感便會越積越厚,越鋪越長,即便是腳步走遠。</p> 【赤坎古鎮】▽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是一個充满歷史韻味和文化底蘊的地方,它不僅是廣東省歷史悠久的名鎮之一,還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文化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小城,是廣東省歷史悠久的四大名鎮之一。它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築,包括青石板鋪街、小巷縱横、古樹參天,展現了典型的嶺南水鄉特色,被誉為“廣州城外小江南”。</p> <p class="ql-block">這裏的建築風格融合了中西元素,既有中國傳統的青磚灰瓦,又有西方的羅馬柱、拱門等元素,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風貌。古鎮内不僅有教堂、碉樓等建築展現中西文化的交融,還保留了大量的古街道和商鋪,反映了古鎮在商貿發展中的繁榮景象。</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赤坎古鎮,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古老的街道、斑駁的牆壁、滄桑的石橋,無不訴說著歷史的沉澱。古鎮内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如傳統節日慶典、民間藝術表演、手工藝展示等,豐富了遊客的文化體驗。在赤坎古鎮,可以品嘗到地道的特色小吃,看到手工藝人現場制作傳統工藝品,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歷史底蘊。</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文化的傳承者。它凭借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成為廣東地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遊客在這裏可以探訪歷史遺跡,品嘗地道的美食,體驗古鎮的慢生活。為了提升遊客的旅遊體驗,當地不斷完善旅遊服務設施,讓人們在享受寧靜的鄉村風光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赤坎古鎮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一座古色古香、韻味悠長的千年古鎮,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珠江三角洲的沃土之中。這裏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有迷人的自然風光和别具一格的民俗風情。</p> <p class="ql-block">在赤坎古鎮,漫步在青石板鋪就的古老街道上,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回到了那個繁華的盛世。街道兩旁,古色古香的建築錯落有致,飛檐翘角,雕梁畫棟,每一處都散發著濃鬱的嶺南風情。不妨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這座古鎮的韻味,感受那份寧靜與祥和。</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裏有許多值得一遊的古跡,如司徒氏圖書舘、赤坎影視城等。遊覽這些古跡,不僅可以了解赤坎古鎮的歷史文化,還能探尋那些曾經輝煌的歷史足跡。</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周邊自然風光秀美,田園風光如畫。在這裏,你可以漫步在綠樹成蔭的鄉間小道上,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與寧靜;也可以登上山頂,俯瞰整個古鎮的全貌,領略那份宏偉與壯觀。</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是一個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旅遊勝地。在這裏,你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和獨特的自然風光,品嘗到地道的美食佳肴,體驗到别樣的民俗風情。無論你是喜歡歷史文化還是自然風光,都能在這裏找到屬於你的那份寧靜與快樂。</p> 【開平碉樓】▽ <p class="ql-block">開平碉樓位於中國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内,是廣東省首個世界文化遺產。這些碉樓融合了中西方建築風格,具有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開平碉樓將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元素相結合,如羅馬式拱門、哥特式尖頂等,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建築風格。</p> <p class="ql-block">開平碉樓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多種文化的交融,包括華橋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等,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開平碉樓始建於明朝後期,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許多碉樓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極髙的歷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開平碉樓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融合了中國、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等多種建築風格。主要分布在開平等地鄉村。它們與所在的村落融為一體,相互依存,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開平碉樓源於明朝後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成為規模宏大、種類繁多的鄉土建築群,鼎盛時期有3000多座,現存1833座。1840年鴉片戰爭後,開平爆發了大規模的土客械鬥,大批開平人為了生計背井離鄉遠赴外洋謀生。</p> <p class="ql-block">由於北美洲、大洋洲逐漸改變自由移民政策,開始對華工進行歧視限制,使開平華橋難以在當地生根,只好回鄉置業成家,大量興建房屋。“衣錦還鄉”“落葉歸根”的情結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掙到錢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匯錢回家或親自回國操辦“三件事”:買地、建房、娶老婆,於是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了僑房建沒的髙峰期。</p> <p class="ql-block">大量華僑資金的流入,使原本就不安定的鄉村,更加匪患成風。為了保護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華僑在回鄉建房的同時又大量修建碉樓。1943年以後,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陸續廢除歧視性的排華政策,不少僑眷定居海外,碉樓興建便趋於停滞。</p> <p class="ql-block">開平碉樓可以分為眾樓、居樓等類型:眾樓建在村後,由全村或若幹戶人家集資共建,每戶分房一間,為臨時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閉、簡單,外部裝飾少,防衛性強。居樓也多建在村後,由富有的人家獨資建成,它很好地結合了碉樓的防衛和居住兩大功能,樓體髙大,空間開敞,生活設施完善,造型多樣,外部裝飾美觀,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礎上,追求建築的形式美。</p> <p class="ql-block">開平碉樓共同的特點是鐵門鋼窗,門窗窄小,牆身厚實,牆體上均設有槍眼,槍眼大體上都開成長方形或“T”字形,有的碉樓在上部四角建有“燕子窝”角堡,從“燕子窝”的槍眼居髙臨下便可以對周圍形成全方位的控制。碉樓頂層多設有瞭望臺,配备槍械、火炮、石塊、銅鍾、警報器、探照燈等防衛裝置。</p> <p class="ql-block">自立村碉樓是開平碉樓的代表,地處開平市塘口鎮西部的自立村,始建於清代,原名安和裏,為方姓族人聚居之地,後更名“自力村”,寓意“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民國時期,同宗海外僑胞返鄉置產,遺留有多座保存完好的碉樓,如瀾生居廬、湛廬、官生居廬、龍勝樓、雲幻樓、銘石樓等,融合中西、風格迥異、美輪美奂、聲名遠播。</p> <p class="ql-block">20241115—120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