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几年前,偶然在电视文艺节目中看到一段舞蹈,无论是素雅的舞美,灵动的舞姿,曼妙的舞乐,还是精彩的内容,都使人为之倾倒,且久久无法消停,这就是上海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民族舞剧《朱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有了这个因,那就索性续个缘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实话实说,以前我对朱鹮知之甚少,在浅显的认知中,它就是一种鸟。于是在盛夏的阳光下,专程开启了探寻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汉中洋县的一个小山坳,这个小山坳是中国最早发现朱鹮的地方,也是全球朱鹮种源输出地。这里拥有世界最大数量的野生朱鹮种群,承载着朱鹮种群复壮的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当驾车行驶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内心的期盼如同暑中的骄阳,热烈明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大约在一亿年前,朱鹮随鸟类世界的兴盛而诞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是古老的鸟型,它的进化演变过程,在生态生物学、社会人类学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研究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唐代诗人张籍在《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中,描绘了朱鹮栖息在绿树上的景象。“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 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 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 谁知豪家网尔躯,不如饮啄江海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传说盛唐时期,秦岭山中的朱鹮飞临大明宫上空,其中两只朱鹮化为神秘的光环附在了宫中两位公主的身上,使她们变成了“朱鹮公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中国的古老神话中,朱鹮是一种神奇的鸟,人们把它作为幸运和吉祥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大地上覆盖着白雪,树木和湖泊都被冰雪所包围。然而,这个冬天与以往不同,因为朱鹮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来筑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朱鹮生活在高山深处,身体披着红红的羽毛,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但由于它的独特,常常成为捕食者的目标,所以就一直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保护自己和繁衍后代,多么需要一个安全的避风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相传在群山环绕的深谷中,有一个叫做悦谷的地方,这个地方有着神奇的力量,朱鹮一但进入悦谷,就会得到巨大的能量和无穷的智慧,还可以远离外界的威胁,享受和平与安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有一只叫做明明的朱鹮,有一对明亮而聪明的眼睛,它总是愿意冒险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当它听闻悦谷后,内心燃起了无限的渴望。明明决定离开自己的家乡,展开一段寻找悦谷的旅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和磨难,明明在同伴的帮助之下,终于找到了悦谷,这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清净和谐,阳光明媚,明明得到了能量和智慧,同时也获得了甜美的爱情。后来便有更多的朱鹮在悦谷繁衍生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神话故事总是那么浪漫,那么充满想象;然而现实却是如此骨感,如此令人扼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朱鹮珍贵,但它对栖息环境非常挑剔,需要高大茂密的树木、水田河湖以及僻静的环境,且严格实行“一夫一妻”,一旦配对成功,就会一世相守、不离不弃,假如一半消失,另一半就会郁郁离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朱鹮曾广泛分布于苏联、朝鲜半岛、日本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二十世纪中页以后,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狩猎,以及人类过度的开发,朱鹮赖以生存的家园失去了昔日的安宁,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63年,苏联境内最后一只朱鹮在哈桑湖灭绝;1979年,朱鹮在朝鲜半岛销声匿迹;1980年12月,日本境内仅存的5只野生朱鹮被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2006年10月其中最后一只”阿金“死亡,日本本土朱鹮绝迹。人类的贪婪终于演变成一场噩梦,当人们从梦中惊醒寻找它的踪迹时,它已经杳无踪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此刻世界对朱鹮的关注聚焦于华夏大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78年9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国家委托,开始寻觅朱鹮的影踪。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以气象学家刘荫增为领队的五名考察队,历尽千辛万苦,行程5万多公里,跑遍14个省的260多个朱鹮觅食分布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到1980年年底,三年的考察期结束,考察队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然而,除了五根羽毛,始终没有朱鹮的蛛丝马迹。顶着巨大的压力,刘荫增写了一份总结报告,准备对外宣布朱鹮在中国已经绝迹,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学术委员会也同意了这份沉甸甸的报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然而在最后环节,刘荫增改变了主意。凭着多年的野外经验,刘荫增有种强烈的预感,朱鹮极有可能还没有离别这里。他对负责人说:“给我2000元经费,再跑一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81年春节过后,考察队再踏征程。这一次,只剩刘荫增和一位司机。两人沿秦岭南坡的留坝、褒河、勉县,进入汉中盆地。到达汉中盆地东缘的洋县时,山野间成簇的梨花正在春风中摇曳。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洋县了。洋县,古称洋州,北依秦岭、南傍巴山,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穿流而过,境内河网纵横、稻田池塘众多。而且由于位置偏僻,近代工业开发少,自然环境没有受到很大破坏。为避免再次空手而归,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请宣传部门在电影放映前,加映朱鹮的幻灯片,让放映员交代乡亲们发现朱鹮及时报告,国家奖励100元。这样隔三差五就有村民报告,可大多数都是朱鹮的远亲白鹭或苍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东奔西跑一个多月,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沮丧至极的刘荫增,收拾行李准备去发现五根朱鹮羽毛的地方再找找。就在这时,一位叫何丑旦的村民,到洋县林业局汇报说,他在离县城北四十多公里的金家河山上砍柴时,看到过幻灯片上的那种鸟。他不认识朱鹮的“鹮”,“当地人都叫它‘红鹤’,陕西话就是‘红火’!”刘荫增听后,拿出朱鹮的照片让何丑旦辨认,并从各个角度不停提问。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何丑旦八成都答对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通过调查刘荫增了解到,洋县外围有很多山间小盆地,海拔都在一千米以上。金家河的海拔有1200米左右。为了不放过任何希望,刘荫增决定跟何丑旦走一趟。第二天一大早,他在何丑旦的带领下,沿着蜿蜒的山路前往金家河。快到金家河时,从东南方向突然飞来一对鸟。听鸟鸣,起初以为是白鹭。他抬起头看,“这对鸟飞的时候脖子朝前伸着,而白鹭飞的时候脖子是向后缩的,就像‘乙’字。”鸟越飞越近,翅膀下的一抹红色,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他可以断定,那对鸟就是朱鹮。后来,每每回想起来,他都感慨万千,“那一刻,多少辛酸与苦楚瞬间释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当时,他正在走下坡路,路滑,他一高兴就脚底踩空,整个人顺坡滑了下去。再爬起来时,鸟已经飞走了。何丑旦说,“红鹤朝金家河方向去了。”刘荫增分析,它们的巢应该就在附近。一行人追到金家河。当晚,刘荫增就住在金家河农户的家里,第二天继续找。农户听说他不远万里来,就为山沟沟里的这对“红鹤”,稀罕!刘荫增后来连着找了三天,影儿也没看着。村民支招,那对“红鹤”喜欢朝北飞,会不会飞到北边了?何丑旦对这一带很熟。金家河北,有一个村子叫姚家沟。他们从金家河出发,翻过梁,很快就走到了姚家沟。小山沟并不长,到处是遮天蔽日的大树,零星散布着一些水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姚家沟落脚后,刘荫增马不停蹄地开始找。在一块四周围着灌木丛的水田中,他看到一只鸟正在觅食,定睛一看,原来是朱鹮。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他下意识摸相机,发现只带了中焦距镜头。要拍到更清晰的照片,只能往前走。他屏住呼吸,端起相机一点点迂回靠近。走近一点,咔嚓一声,那只朱鹮吓得扑棱翅膀。“朱鹮非常敏感,摁快门的声音对它来说,就跟打雷一样。”刘荫增说,当朱鹮发现没有险情后,又回田里觅食了。他直接趴地上,一点点往前拱,就这样,第一次拍到了朱鹮的照片,“36张胶卷全拍没了,朱鹮才飞走。”他兴奋地跑回姚家沟驻地。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他。</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个叫王明娃的小孩,听说北京来的专家在找“红鹤”,跑过来说:“‘红鹤’在树上抱娃呢。”刘荫增能听懂陕西方言,他激动地抓着王明娃,“快带我去看看!”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走到一处墓地。墓地有两座坟,坟前有墓碑,四周有十几棵高大粗壮的青冈树。百年老树,二三十米高,最大的两棵,需要两人才能合抱。其中一棵青冈树上,有一个鸟巢。刘荫增在一旁的山坡上,找到一个最佳观测点,拿出望远镜对准目标。“果然是朱鹮的巢!”里面有一只成鸟和三只雏鸟。不久,又一只觅食的成鸟也飞回来,给三只雏鸟喂食。刘荫增心中狂喜,他第一次看到朱鹮雏鸟和完整的朱鹮家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经过反复核实,刘荫增最终确认,洋县一共有7只野生朱鹮,被命名为“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他解释说:“这个命名是出于科学的严谨,因为当时无法证实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朱鹮。如果其他地方又发现了,就可以命名为二号、三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事实证明,洋县是“红鹤”最后的方舟。刘荫增分析,朱鹮之所以能在这里存活,一是有高大的树木,能供朱鹮筑巢;二是有冬水田,能给朱鹮提供泥鳅、田螺等食物;三是有人家,这样朱鹮可以避开凶禽猛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刘荫增多次说自己是幸运的,“要是再晚两三年,朱鹮可能真的就消失了。”他的幸运,又何尝不是朱鹮的幸运。</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最终于1981年的5月23日,中国政府宣布,在秦岭南麓海拔1356米的陕西洋县姚家沟内,发现了两对成鸟,其中一对成鸟成功繁殖出了3只朱鹮,全球仅存的7只朱鹮出现在中国洋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仅仅只有7只,7只是多么弱小的生命种群,7只又寄托了人们多少希望,这7只朱鹮的发现震惊了中外。朱鹮有希望了,朱鹮的希望在中国。然而要让这么濒危的生命种群得以生存,需要用爱和艰辛的付出来创造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如何保护这7只野生朱鹮,又牵动了许多人的情感。对野生物种来说,这是一个极脆弱的群体,一场极端天气或是猎杀,都能将这一群体推向灭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刘荫增之后的人们,同样以爱心,、耐心、恒心和奉献,续写了关于朱鹮的更多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现今全球朱鹮的种群数量已超1.1万只。其野生种群栖息地面积由发现时的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6万平方公里。吉祥鸟从洋县的小山坳起飞,逐渐重现于中国河南、浙江、四川、江苏、湖南等地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的历史分布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朱鹮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努力保护濒危物种的生动案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朱鹮,是翩然飞舞于山林丘陵的美丽精灵,是熠熠闪耀于秦岭南麓的“东方宝石”,它娴雅高洁、风姿绰约、芳华绝世,当之无愧是吉祥之鸟中的美丽仙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文 清茶一杯 小老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