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

墨香雅韵

<p class="ql-block">姓名:陈胤旭</p><p class="ql-block">学校:榆林市苏州中学</p><p class="ql-block">班级:七年级12班</p> <p class="ql-block">  提到“活着”这个话题,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余华写的《活着》一书就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展开一个关于“活着”的故事,以及谈及自己对“活着”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地主的儿子徐福贵,染上了嫖赌的恶习,败光了祖上传下来的万贯家财。他的父亲因过于气愤,在上厕所时摔死了。徐福贵刚准备改过自新,重新开始的时候,却在去城中卖药时被国民党的军队抓去拉大炮。在远离家乡的战场好不容易度过两年提心吊胆的日子,回到家乡时,母亲病死,女儿凤霞在高烧中变成聋哑人,可是好歹与家人困聚了。</p> <p class="ql-block">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好景不长,在儿子有庆五年级时,因为县长夫人难产给县长夫人输血时因失血过多而亡,可是县长就是福贵曾经的战友春生,福贵他又能做什么呢?又过了几年,凤霞也到了出嫁的年纪,在城中给她找了一个品行、条件也都还不错的搬运工人,可惜是个偏头。福贵真苦啊,风霞怀孕后因难产而死,他的妻子也因伤心过度离他而去,就连女婿,也在工地上被两块水泥板夹死。没过多久,与他相依为命的小外孙苦根也因为吃太多豆子而撑死了。</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福贵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故事的结尾,已是迟暮之年的福贵买下来一头老手,与老牛相依为命。</p> <p class="ql-block">  看完这本小说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福贵是如何在这样一种换作常人一定无法承受的悲痛之下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呢?这正是本书要给我们表达的主旨之一。在这个故事中,福贵的家人一个一个离他而去。可是就算是到了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也从来没有在福贵的身上剥离。</p> <p class="ql-block">  余华先生的风格简洁而有力,直抵人心。他以简洁而又深刻的语言让人们认识了生命的脆弱。他笔下的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那种仿佛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p> <p class="ql-block">  在余华先生笔下的人物,每个人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特点。如福贵,他贪心、懒惰、怕死而又关心家人,希望活着。福贵不是那些个留芳百世的圣人,也不是那些个为人类造福的伟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不完美,甚至有很多缺点,可是福贵这一形象何尝又不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千千万万人的真实写照呢?</p> <p class="ql-block">  短短几万字,讲述了一个普通人跌宕起伏的人生,他在尝过风雨冷暖,感受过人间百态后,却没有消极对待接下来的人生,而是乐观向上地展开了余生的篇章。福贵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一生沿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