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迎客松~~黄山的标志,在这片岩石的缝隙中,顽强地生长着,尽管和大山相比它身躯矮小,却展现出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它站立数百年仿佛在诉说着关于生存与希望的故事,同时它又张开博大的胸怀,欢迎八方宾朋来黄山游览赏景。</p> <p class="ql-block">景区门口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背后是巍峨的山脉,前方则是郁郁葱葱的竹林。传统风格错落有致,屋檐翘起,显得庄重而不失雅致。这里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中华文化的缩影,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存。</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将天际染成了渐变的色彩。远处的群山层峦叠嶂,每一座山峰都在这一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站在这样的景色面前,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感动,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份壮美景色所包围。</p> <p class="ql-block">日出时分,金黄色的光芒逐渐铺展开来,与远处的山峦交相辉映。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面对旭日所有的烦恼都随着夜色一同消散,金色的光辉令人兴奋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黄山的日出,总是那么令人震撼。当第一缕阳光洒满山头,整个世界都被温暖与希望所笼罩,那一刻,精神空前亢奋,所有的疲惫与忧愁都烟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再次来到黄山,迎接我的依旧是那片淡蓝色的天空和雄伟壮观的山脉。阳光温柔地抚摸着山体,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朝阳初升,山顶上的岩石在晨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些岩石形态各异,有的像巨人的手指,有的像飞翔的鸟儿,每一块都承载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在这里,我不禁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眼前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黄山的山峰景色总是那么引人入胜。岩石裸露,松树顽强地生长其间,展现出大自然的生命力与坚韧精神。站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每一块岩石、每一株松树背后都透着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黄山的奇松,每一棵都是大自然的杰作。画面中央那棵苍劲挺拔的大树,枝干扭曲盘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画面中央那棵形态奇特的大树,枝干向左倾斜并弯曲成一个弧度,仿佛一只巨大的手正伸出来迎接远方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是黄山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之一。这棵树位于巨大的岩石上,其形状独特而引人注目,它以一种欢迎的姿态热情地欢迎四海宾朋。</p> <p class="ql-block">黄山松,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更是人文精神的象征。这棵古树姿态优美,枝叶茂盛,仿佛正在向游客们热情地招手致意。背景中的天空湛蓝无垠,与翠绿的树木形成了鲜明对比,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黄山的山峰景色,总能给人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天空湛蓝无云,阳光照射下群山峻岭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两座高大的石柱状山脉,其中一座顶部有一块突出的大石头直插云霄。</p> <p class="ql-block">山顶云雾缭绕,阳光透过薄雾洒下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树木,形成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耸立的山峰上,各种逼真的象形石被云雾缭绕着,显得景色极具魅力而又充满神秘。</p> <p class="ql-block">松树林在雾气缭绕中显得格外神秘而宁静。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与心跳。</p> <p class="ql-block">松树依偎着山石,给人以力量和信心。</p> <p class="ql-block">扇形的松树衬托着群山,别有一番情调。</p> <p class="ql-block">松树景观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大树矗立着,枝叶茂盛而翠绿,它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黄山上的两棵苍劲挺拔的大树剪影映入眼帘,背景则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轮廓线,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越上走便是一片冰雪的世界,雾淞景观使人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挑夫在陡峭的石阶上艰难地行走着,他背着沉重的货物,步履蹒跚但仍然坚定前行,正是有了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们,黄山的美景才能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p> 附:游记--大美之山--黄山 大美之山——黄山(原创)<br>拖着痛的只想打颤的双腿,从黄山上下来之后,我的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我被黄山所震撼。总想写一篇游记之类的文章,把黄山的石、松、雾、冰、瀑等美景,用文学语言好好描述一番,怎奈才疏学浅,唯恐拙劣的文笔玷污了黄山的大美,不写吧又愧对来趟黄山,想了几天,干脆就来篇流水账把黄山之行记述一下吧。<br>黄山位于安徽南部,毗邻浙、赣两省,她是国之瑰宝,世之骄子,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是无数海内外游人向往的地方。<br>2009年3月30日7时,我们从杭州出发,沿徽杭高速向仰慕已久的黄山出发。出市前行,渐入画中,心情是激动的,景色是美丽的。和我们北方景色的粗犷相比,这里的景致是细腻而又多彩,浓墨而又清新,令我们这些北方汉子赞叹不已。边行边欣赏,再顺手隔窗拍几张途中小景,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便油然而生。<br>10点半到达黄山脚下的汤口镇,找一家饭店,我亲自下厨做了一锅北方人两天不吃就想的慌的面条饭,厨师、服务员围了一圈跟我学,我便免费收了两个徒弟,最后是我们吃的高兴,徒弟学的满意,只收菜金面条免费,皆大欢喜。<br>游黄山的主要线路有三条,我们选择了从云谷寺坐索道上山的东线,开始了正式的黄山游。<br>在山下还是艳阳高照,春意盎然,索道上行过半,便感觉寒气逼人,隔窗上看,只见银装素裹,仿佛冬日北国,出得索道一棵雾凇景观便扑面而来。一群台湾老者,冻得浑身发抖,却仍激动的狂呼高喊。向上爬行在结冰的石阶上,不由得让人提心吊胆,可那松披白雪,玉砌冰雕的景观,更让人忘却了登山的困乏,兴奋不已。<br>只顾欣赏和拍照,不知不觉间冰雪消融,又重新回到了春天。但这漫山的浓雾,又为黄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梦里生花”等景点都被掩映在雾中,只有从石刻的景点指示牌上大致知道位置所在。由于雾大,雄奇的山势难以欣赏,可游路旁形态各异的黄山松却让我大饱眼福。<br>黄山松是黄山的精神所在,黄山的标志迎客松更是妇孺皆知,但前些年山上发生的病虫害,差一点给黄山松带来灭顶之灾。如今当地政府采取严禁外来各类松木进入景区杜绝病虫害等措施,确保了黄山松的健健康康。<br>到达排云亭时,浓雾稍稍散去,仙人晒靴、武松打虎等景点历历在目,前方雄伟的山势也展现在游人面前,我急忙拿出相机,将这壮丽场景拍了下来。<br>下午4点半,到达我们的住宿地丹霞站,选择住在这里主要是这里距观日出的光明顶不远,这个宾馆房间不多,也不大,都是双层床,倒是十分干净,室内有电暖、热水、洗澡间,却出乎我们的预料,可见这国家级景区就是不一样。<br>登黄山观日出,是多少游人的梦想。据当地人讲,一年能看到日出的天气只有60多天,但愿上天保佑。在满怀期待和朋友们鼾声如雷中,我耐不住观日出的激动,凌晨3点即醒,刚过4点我便叫起朋友,4点半摸黑开始了登光明顶的行程。6人一把手电,边摸边爬唯恐掉队,直累的两眼发黑。经过著名的飞来石时,只在黑暗中向他行了个注目礼便急速前行。5点半顺利到顶,5点50分左右,东方渐显红色,一轮朝阳涌出水面,冉冉升起。但因未带长镜头,拍出的太阳太小了。但毕竟第一次在黄山之巅观到了日出,那种壮美、那种大气,那种太阳涌出海面时的惊心动魄,着时令人终身难忘。<br>观罢日出,我们选择经鳌鱼峰、百步云梯、玉屏楼、半山寺、慈光阁的旅游线路,开始了步行游览。<br>这条线路说是下山路,其实是下中有上,上中又下,且都奇陡无比,那种劳累和惊险,不到现场是体会不到的,真可谓:上山不美下山蹿腿。好在黄山处处是景,兴奋点很多,刚看罢鳌鱼托金龟接着就钻鳌鱼洞,当从百步云梯下来的时候,一个个便汗流浃背,看黄山挑夫挑两袋水泥上山,我们顿觉汗颜。<br>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没去过黄山的人,想必对迎客松的雄姿都不陌生。当我们到达迎客松时,前边等候和迎客松合影留念的游客已排起了长队,近观迎客松比我们平常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要雄伟俊美的多,而且迎客松的生命力也异常的旺盛,站在树下,不由得使人力量倍增,感觉自己不由得也变得高大起来。<br>下山途中,天气晴好,使我得以仔细欣赏景致,山谷中岩石上到处都生长着生命力极强的黄山松,而那象形石更是比比皆是,孔雀石、手机石、猪八戒写情书、母鸡下蛋等令人目不暇接。<br>当接近慈光阁时,那片片竹海,那在北方看不到的碗口粗的毛竹,更为黄山增添了一片新绿。历史名人的题字,更使你感到黄山浓厚的文化气息。<br>11点下山到达汤口镇,坐在昨日就餐的饭店里,大伙仍沉醉在山上的美景中,说话挺带劲,可是双腿却都有点抽筋的感觉。讨论吃什么饭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捞面条。”于是,团坐老李亲自下厨,一会功夫四大盆鸡蛋番茄捞面条便端了上来。<br>朋友曰:黄山之旅,以汤口镇的汤面条开始,以捞面条而终,真北方驴也。众友大笑,疲劳顿消。<br>2009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