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高山明珠</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455752</p> <p class="ql-block">教师教学生,<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仅是要向学生授之于金,更是要教给学生点石成金之本领</b>。从教40年,我一直在摸索着这条路,后来我终于摸索出<b style="color:rgb(237, 35, 8);">“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b>就是教给学生点石成金之本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每一课我都要让学生</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写学案,</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内容包括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自己分析课文,自己讲课文,自己评议,自己总结,收效甚好。后来学校让我改教历史,我从来没教过这门课,能不能也用以上这种方法呢?经过摸索,终于总结出了历史五步学习法。</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步、我把每一课的内容都设置成自学导读单,印好发给学生,例如七年级下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自学导读单”:</p><p class="ql-block">(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p><p class="ql-block">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生活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他编写的——,是一部——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 ——顺序,叙述了从——到——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p><p class="ql-block">2、“为什么北宋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一个孱弱的王朝,却出现了这样一部通史巨著”?</p> <p class="ql-block">(二)、宋词和元曲。</p><p class="ql-block">1、词是一种诗歌,句子有——有——,便于歌唱,唐朝时已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p><p class="ql-block">2、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等。</p><p class="ql-block">3、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的大文学家、书画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内容,着重表达了——思想感情,描绘 ——的景物。</p><p class="ql-block">4、他的词的特点:——,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p><p class="ql-block">5、女词人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生活在——,她的词的特点:——,——,——,显得格外清新自然。代表作有《声声慢》《武陵春》等。</p> <p class="ql-block">6、辛弃疾(1140-1207),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词人。把词的——发扬光大。他年轻时在北方参加过 ——斗争,到南方以后一直胸 ——的壮志。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 ——的悲痛。</p><p class="ql-block">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陈同甫是辛弃疾的好友,他名亮,号龙川,自少年时代起就关心国事,胸怀大志,立志为收复北方失地,统一国家而贡献力量。这首词的全文是:“——————”。</p><p class="ql-block">词中通过追忆作者当年在金人统治的后方,所经历的声势浩大的抗金斗争,热烈地歌颂当年义军的英勇善战,并抒发了他本人当年壮怀激烈、效死疆场的豪情,借以激励陈亮去完成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业。</p><p class="ql-block">8、元朝戏曲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由 ——和 ——组成。元杂剧把——、——、——动作、念白融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他一生 创作了大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p><p class="ql-block">1、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风格、技巧突出体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p><p class="ql-block">2、北宋山水画家——,对山川自然有着敏锐的感受,注重画的意境。——的花鸟画非常出色。人称“宋画第一”的是——。</p><p class="ql-block">3、大画家——的《 》,描绘了北宋东京卞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画面上的——、——、——、——,等等,安排的错落有致,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p><p class="ql-block">4、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兆页fu),当时人称他的画属于“——”</p> <p class="ql-block">5、宋元时期,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他们的书法各有新意,人称“——”</p><p class="ql-block">6、元朝 ——的书法颈秀雄健,工力深厚。</p><p class="ql-block">7、填写下表总结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p><p class="ql-block">阶段姓名书法特点代表作备注(拓片)</p><p class="ql-block">东汉时期: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p><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高峰</p><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书法艺术的继续发展,成为文人普遍的爱好。</p> <p class="ql-block">第二步、教师检查</p><p class="ql-block">学生完成自学导读单的内容后,教师一一检查,再发给学生。这样做,一是督促每个学生都保证完成自学,二是做到教师心中有数,教学时有的放矢。</p> <p class="ql-block">第三步、分组讨论</p><p class="ql-block">课堂上,学生每四人分作一组,组长带领,逐一讨论题单上的问题,互相补充自学的不足,还可争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第四步、学生发言</p><p class="ql-block">学生讨论完题单后,按小组发言,汇报学习的情况,提出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的问题主要由其他组的同学解决,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解决,有些学生考虑不周到的问题,也由教师补充讲解。</p> <p class="ql-block">第五步、拓展延伸</p><p class="ql-block">要想学好历史,光凭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外阅读。因而教师鼓励学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一些有关历史方面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积累历史知识,提高对历史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事实证明,效果极佳,期末学生考试成绩名列区前茅。这样做,不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可使学生受用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就做到了这一点。优势如下:</p> <p class="ql-block">一、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人人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参与意识增强,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在合作学习中,有效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友谊。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提升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二、学生学会了学习</p><p class="ql-block">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发展学生的“元知识”能力,使学生成为策略的学习者。在这种形式的学习中,生产性学习占优势,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改“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教师只引导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用以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p> <p class="ql-block">三、调整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p><p class="ql-block">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评价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执行官”。《淮南子·说林训》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p> 欢 迎 阅 读 指 导 <p class="ql-block">文字/高山明珠</p><p class="ql-block">图片/全部来自网络。诚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