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山~泉韵章丘

荷塘秋色

<p class="ql-block">章丘龙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主题展览在山东省文化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章丘龙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还有与之相关的民俗、传统技艺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章丘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岁月留下的珍贵宝藏。</p><p class="ql-block">章丘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7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0项。</p><p class="ql-block">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章丘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章丘大葱,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p><p class="ql-block">章丘大葱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特别是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和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的蒜素。</p><p class="ql-block">2008年7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章丘大葱”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p> <p class="ql-block">2024年章丘大葱王— 高2.68米</p> <p class="ql-block">蒲苇草编手工技艺是章丘白云湖一项传统老手艺,世世代代传承至今。以白云湖天然野生蒲草 芦苇为原材料,纯手工编织出蒲席、蒲鞋、蒲团、蒲扇、 苇席、苇帘等各种生活用品,入选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老的制陶技艺,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大汶口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济南市章丘市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p> <p class="ql-block">五音戏,山东省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五音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其发生、发展、定型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娱乐性强,易引起观众共鸣。</p> <p class="ql-block">章丘铁锅,是一门需要经历数万次锤击才能制作出的独特铁锅工艺,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耐心和毅力,传承着非遗精神。</p> <p class="ql-block">在济南市章丘白云湖街道范家村,有一门传承了七代人、被列入济南市级“非遗”的乐器制作工艺——范氏铜响乐器手工制作技艺。如今,其传承人结合千锤百炼的匠人手艺和独特配制通过不断改良创新研发和提升产品质量,不仅把铜锣和镲片卖到了全国各地,还成功打入海外市场,远销40多个国家,受到了国内外鼓手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山东手造【章丘非遗】烙彩、雕刻葫芦</p><p class="ql-block">马友谊章丘市文祖镇文祖南村人。民间葫芦雕刻艺术家,人称"葫芦大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友谊精心掌握了用于葫芦艺术品的多种艺术形式,其中以雕刻、烙画、镂空最为擅长。马友谊的葫芦作品得到了各界葫芦收藏家和葫芦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并远销国内外,小葫芦闯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产业。</p> <p class="ql-block">金属范铸技艺品 始创于清末民初年间,章丘刁镇高启凤先生在济南鞭指巷设立第一家"臻"字号铸铁艺杂货铺,历经几代人的积累和传承,在选材上采用了铜点银和合金点银两种,一改传统铸铁材质的拘泥做法,古语俗称点银,(用现代专业术语表述为含银合金),产品通过国家质检中心4806.9--2016标准检测,因壶的材质含银 使烧出的水, pH 值为弱碱性,可调节人体的微循环,有很好的养生功能,在遵古炮制的原则之上,整合改良了13道传统工艺,并对传统古法点银深入的整理发掘,推出了齐臻堂独有范铸点银壶系列,集传统康养保健于一体,精典雅致,实用性强,自投放市场以来, 深受国内外顾客青睐。</p> <p class="ql-block">龙山瓷烧制技艺历史悠久,与章丘古老的陶瓷制作工艺息息相关,史料记载,早在隋唐时期章丘境内就出现了烧制瓷器的炉窑,到了宋代该工艺更加成熟、分布区域更加广泛。</p> <p class="ql-block">龙山瓷烧制技艺是章丘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章丘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理想情趣和精神追求,是本土文化的美学化表达和综合性体现。</p> <p class="ql-block">章丘木版年画形成于清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span>始终保持着传统的手工雕版,套色印刷,是集绘画、手工制作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传统的章丘木版年画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曲故事、仕女娃娃、花鸟鱼虫等内容为主。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当代精神文化需求,一代代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新作品内容,让章丘木版年画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在济南市章丘,李良根艺就是一个传奇。李良取枯枝腐朽过后的精华,加以传统根艺雕刻技法,再按照书法的运笔要求制作出独具特色、艺术感极强的根艺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李良在古老根雕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将树根和书法相结合,使其古老根艺焕发出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章丘结艺千变万化,花样繁多,绳结的表现主题,多以福、禄、寿、喜、财、安、康为主,从形式到内容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求与愿望。绳线配以玉石、蜜蜡、木珠等饰物,经巧妙组合编织出无限的别致造型,如手绳、脚绳、项链挂绳、手机挂绳、包包挂绳等,小件的可以随身佩戴,大件的还可以作为居家的摆设。一件件作品都蕴含着手指赋予它们的温暖,展示着我们始终坚持的格调——低调的奢华,传统的现代。</p> <p class="ql-block">章丘古琴研制技艺是具有三千年以上历史的古老的传统技艺。</p> <p class="ql-block">章丘市白云湖街道范家村,有一门传承了七代人、被列入济南市级“非遗”的乐器制作工艺——范氏铜响乐器手工制作技艺。他们不仅把铜锣和镲片卖到了全国各地,还成功打入海外市场,远销40多个国家,受到了国内外鼓手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章丘剪纸艺术</p> <p class="ql-block">章丘芯子是一种起源于明朝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得名于其形状酷似蜡烛台上的灯芯,是一种扮玩活动中的民间艺术形式。章丘芯子起初是为了驱逐邪魔祈求吉祥,将男女儿童装扮成神话中的天神形象,在扎制的平台或方桌上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娱乐形式。‌</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章丘芯子的表演内容多取材于戏剧情节或神话故事,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其表演形式包括“桌芯子”、“转芯子”、“单杆芯子”、“扛芯子”和“车芯子”等类型。其中“转芯子”是章丘芯子艺术发展的高峰,表演者在芯子架上翻跟头,因此也被称为“跟头芯子”。</p><p class="ql-block">‌章丘芯子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山东省济南市重要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章丘蛋雕已有一 百多年历史。我国最早有关蛋雕的记载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主要以熟鸡蛋绘画图案,然后食用。主要出现在古代大富大贵人家的家宴上。 </p> <p class="ql-block">至民国初期,常氏家族第 一代雕卵艺术传承人,常殿三在继承祖业彩蛋绘制基础上,开创了生鸡蛋壳雕卵艺术,用生鸡蛋首先制作空蛋壳,然后以刀代笔,进行雕刻。 雕刻技法多种多样,涉及阴刻、阳刻、浮雕、镂空、线刻、套雕、影雕等雕刻技巧。在长期实践中,从题材到刀工融入了许多章丘元素,逐步形成个人艺术特色,远近闻名,自此章丘雕卵艺术传承至今,成为地域性传统美术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拍摄以上图片,就是希望通过展示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章丘、认识章丘。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和文化不再被岁月尘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