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杨华强(南樵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正史记载,南宋王朝亡于广东新会的崖山战役。然而,明代弘治、嘉靖年间,在顺德却流传还有最后一位南宋皇帝的故事,其拥立者就是南宋抗元名将苏刘义。关于苏刘义的生平事迹,自明代嘉靖黄佐《广东通志》问世以来,顺德各志均有简单记载,或放在《流寓》(即记外地人),或散见于各地理条目中,并未专门立传。而最近版的《顺德县志》(1996年中华书局出版)并无一字记载。究其原因,皆因厓山之战以前,有正史记载;而厓山之战后在顺德事迹无正史可考,尤其其里籍不明,野史、笔记和族谱难于取信,为慎重起见,故未立传。但地方志是资料书,有“广征博采”的传统,才不至于一些史料湮没无闻。现特将苏刘义其人的生平事迹,整理如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厓山海战访文化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崖山诗碑</p> <p class="ql-block"> 一、生平事迹简介</p><p class="ql-block"> 据《宋史》《元史》《南宋书》及一些地方志记载:苏刘义(1232—1279年),字任忠,号复汉,苏东坡第八传孙,苏迈之子苏箪的后裔。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四月二十九日生于京都临安,宝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其祖师胆、父庆文,皆南宋进士。祖籍待考(见后述)。刘义随祖、父居临安京都。</p><p class="ql-block"> 南宋景定初年(元朝中统元年,1260年),元兵兹挠,刘义随吕文德守荆湖鄂州。在鄂州之战中立下功勋,因而得到升官;景定四年(1263年)二月,任吉州刺史。苏刘义忠于南宋王室,后归降蒙古的吕文焕(或吕文福)曾向苏刘义招降,被他所拒。</p><p class="ql-block"> 咸淳年间,南宋与蒙古爆发襄樊之战,襄阳最终失陷;苏刘义受此事牵连,遭到贬职。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任兵部主事。咸淳八年,任兵部郎中。咸淳九年,知京都临安府,办理守城。</p><p class="ql-block"> 德祐元年(1275年),任总统诸军事讨贼使。德祐二年,任江淮讨贼使。二月,元将伯颜率兵至临安东北皋亭山,宋帝出城议降。元军占领南宋京师临安后,赵昰、赵昺二王向南方逃奔;苏刘义、陆秀夫等人听闻二王南下温州,便在路途上跟随、赶及他们。在此次突围中,刘义夫人赵氏,死于乱军之中。五月至福州,拥益王赵昰即位,号端宗,建年景炎。景炎元年(1276年),诏命苏刘义为检校少保、殿前指挥司司马、保康安民讨元使兼广东西策大使等职,力挽倾危。十一月,元兵入福建,刘义等护送端宗乘船南行至泉州、潮州;景炎二年十一月,广州降元,与世杰等护端宗赵昰走井澳(今珠海横琴岛)。景炎三年三月,因元军追兵逼近,浮海逃往硇州(硇洲岛,古称硭,位于湛江市东南约40公里处),经此颠簸,又惊病交加,四月,宋端宗赵昰崩,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诏命苏刘义公为开府仪同三司,殿前都指挥使,兼管民船义勇。</p><p class="ql-block"> 祥兴元年(1278年)五月,硇州危殆,苏刘义等护送赵昺过四邑境(新会、开平、恩平、台山),抵达沙涌(广东新会,邻崖山),因行动保密,未进邑城,由苏刘义联络并暂宫于马南宝家。后经众臣充分商议,将少帝赵昺迁都新会崖山。并在此安营扎寨,伐木建造行宫30间,建军营约3000座,被誉为崖山行朝草市。苏刘义一方面与张世杰督数十万之师,连云樯橹,夯土筑城,以为天险。另一方面,联络马南宝,安置匿藏部分宋室宗裔等,并通过马南宝组织召募乡民勤王。</p><p class="ql-block"> 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元将张弘范领重兵围崖山,殿帅苏刘义与枢密使张世杰、方兴诸军力战元军,后元将李恒又引军据海口,断宋军需供应,宋兵士断粮十余日,甚渴,掏海水饮皆呕泻,兵大困。二月初六日,宋军兵力消耗殆尽,溃不成军。丞相陆秀夫负幼帝赵昺投海殉国,后宫诸臣也纷纷蹈海。海上军民浮尸十万。张世杰获此惨状,悲痛欲绝。乃命苏刘义长子,尚书、水军都统苏景瞻断后,他与苏刘义乘月黑风高指挥战船十多艘,护着杨太后等冲出重围逃脱。至海陵岛又遇飓风,加之又闻幼帝身亡,太后与张世杰亦相继蹈海死。</p><p class="ql-block"> 其后,苏刘义扮装相士辗转潜返新会沙涌,秘密联络马南宝,寻到一位姓赵名旦的宋室后裔小孩,以继赵宋统绪。随即苏刘义率余部千馀人至顺德城东北的都宁山上,秘密建寨据守,立赵旦为帝,称其山寨为都宁,意谓“赵王所都,永安宁也”。愈月,赵旦死,苏刘义葬之于山北。苏刘义后下落不明(或说隐居碧江,或被部下所)。此事正史不载。当时所筑牡蛎壳墙,清乾隆年间尚有残留。当地人民为纪念这段历史,一直沿用此名,并在山下建三忠祠,祭祀抗元的民族英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崖山炮台</p> <p class="ql-block"> 当时已被俘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被押到厓山观战,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惨烈现场。后来他专门写了一段诗文赞苏刘义,成为关于苏刘义最早的史料(《苏刘义第四十三》,《文信公集杜诗》)。诗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苏京湖老将,虽出吕氏,乃心专在王室。永嘉推戴,实建大功。后世杰用事,志郁郁不得展。其人刚躁不可近,然能服义,始终不失大节。崖山与其子俱得脱,亦不知所终。</p><p class="ql-block"> 骅骝事天子,龙怒拔老湫。鼓枻视青旻,烈风无时休。</p><p class="ql-block"> 诗 大意是:苏刘义象一匹“日驰千里、遇难开道”的骏马,忠心服务于宋室。在元朝入侵时,天子愤然起来反击,殿帅苏刘义等宋军将领,为保护宋室,顽强抗战,但元兵的侵略没休止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乾隆顺德举人罗天尺题《宋宫都宁山》记其事:“舟过大鱼塘,东望半边月,怪石高嶙峋,人指宋宫阙,云是都宁山,赵氏经残劫,庙宇何巍然,俎豆三忠烈,空山叫白鹇,青草沦碧血,我来吊古迹,旧曲半明灭,史无王旦名,地传刘义节,欲续崖门线,终同块肉绝,山风吹我衣,愁恨千古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顺德都宁岗</p> <p class="ql-block">二、生平事迹考述</p><p class="ql-block"> 苏刘义生平事迹比较扑朔迷离,疑点甚多,故清咸丰《顺德县志》(郭志)、1996年版《顺德县志》均未立传。现参考众多正史、方志、笔记、族谱材料予以记述。对众多迷团,略作考述。</p><p class="ql-block"> (一)关于苏刘义在顺德拥立赵旦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苏刘义的事迹散见于《宋史》《元史》《南宋书》和安徽《池州府志》,但厓山之战后立赵旦为帝的事件,则史无记载。明代顺德人黄朝宾在其《考古三事》中较早记载了这段历史:“少帝赴海后,苏由义(顺德旧志均认为苏由义是苏刘义隐退后的化名)夺港出,得赵氏后,更名旦,集众恢复,都于此,以冀安宁,故曰'都宁’”(见清咸丰郭汝诚《顺德县志》卷五《建置略二·坛庙》。黄朝宾是顺德孝廉出身,生卒年、事迹均不详,无法确知他的记载是明代何时。</p><p class="ql-block"> 清 康熙姚肃规《顺德县志·流寓传》引明万历叶初春《顺德县志》论云:“弘治《志》以刘义为邑人”。弘治《志》即明弘治三年(1490年)吴廷举主修《顺德县志》,已佚。郭志《卷十六胜迹略·坊表官坊之属》记载:“嘉靖间,知县吴宠建循良庙,改为崇义祠,祀邑人苏刘义、梁奎、区瑞,遂废。”可见,最迟在弘治、嘉靖年间,苏刘义的事迹已在顺德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嘉靖版《广东通志》作者黄佐,是明代著名文献学家。明嘉靖四十年黄佐的《广东通志》,历来为学者所推崇,被誉为“学术研治之范本”。该志首次较完整地记载了苏刘义从出仕至厓山之战时的生平事迹,但厓山之战后没有记述。顺德随后各次修志,均采用黄佐编《广东通志》和《广州人物传》,记载大致相同。明末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清乾隆陈志仪《顺德县志》、清乾隆罗天尺《五山志林》后来增加了黄朝宾所记都宁山立赵旦为帝的事情。对于正史不载都宁山之事,清浙江学者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成书于清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中的作了客观分析和类比:“帝昺、张世杰已死,故将苏刘义复求赵后名旦者立之,都于顺德县之都宁山,言都此而得宁久也。山在县东北三十里,高千余丈。久之,仍为元军所灭。残明永历帝入缅被杀之后,明地尽亡矣,然鲁监国以海尚栖迟海外,依郑经以居,诸遗臣多从之者。惟经不奉以监国之号,迹等寓公。康熙壬寅,以海病殁。甲辰,前兵部尚书张煌言散其军,明系遂绝。此二事,史皆不载,故人甚知之。至元朝北都之亡,顺帝犹君于沙漠,崩后,有惠宗之谥,壤地尚数万里。嗣君立九年,卒,庙号昭宗。又传六世,皆仍拥帝号。至建文朝,有鬼力赤者篡立,更号可汗,称鞑靼,而元之号乃亡。然其苗裔称王于回部者尚夥,较宋之崖山、明之洱海,地广数十倍,不可同年而语。盖无异晋元、宋高之南渡,顺《明史》不以北朝目之,仅载之传纪,是以世亦莫得而考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都宁公园</p> <p class="ql-block">(二)关于苏刘义的籍贯</p><p class="ql-block"> 有 荆湖人、安徽人、潮洲海阳县人、顺德碧江四种说法。</p><p class="ql-block"> (1)荆湖人:明嘉靖四十年黄佐《广东通志》、黄佐《广州人物传》、明万历叶初春《顺德县志》、清康熙姚肃规《顺德县志》、清乾隆陈志仪《顺德县志》、民国《顺德县续志》均列苏刘义于流寓(寓贤),称其为“荆湖人”,可能据文天祥那句“苏京湖老将”推断的。因文天祥是同时代人,也是著名的抗元民族英雄,其关于苏刘义的诗,多被后世采用。但他所说的“荆湖老将”,指的是跟随吕文德在湖北的抗元经历。黄佐的《广东通志》历来为学者所推崇,其书一出,顺德以后各志均照黄志。叶《志》、姚《志》同时认为苏刘义及后裔是败后隐居顺德碧江的,而非本地人。</p><p class="ql-block"> (2)安徽人:祖籍在安徽宿州市萧县埇桥区扬庄乡苏家湖村。“苏家湖”在历史沿革中,处于多个省市区的时代辖管交替和苏氏家族居住地的延伸以及苏刘义祖、父辈均事君迁都等原因,故称苏刘义祖籍是江苏徐州城南人、安徽池州人、贵池人、秋浦人、石城人等都不以为错。安徽池州秋浦《苏氏宗谱》(明洪武木刻本)记载为苏东坡第八传孙,苏迈之子苏箪的后裔。生二子:景瞻、景由。还有历代《安徽通志》、《池州府志》、《贵池县志》,以及乾隆《大清一统志》、民国《中国人名大辞典》、明洪武木刻本《秋浦苏氏族谱》均记载为安徽贵池人。</p><p class="ql-block"> (3)潮洲海阳县人:相传刘义之妾王夫人是潮州人,崖山海战后生下的遗腹子苏君万,故传说刘义是广东潮洲海阳人。据福建永定县《苦竹苏氏族谱》(木刻印刷本,时间清嘉庆末年)记载(第28-30页):“广东海洋(阳)县我祖苏刘义公,自宋理宗宝祐四年(1257)五月,以仙游县籍应试,登赐进士第。至恭宗德祐二年(1276)擢为殿前都指挥使,总统禁兵。……迨至景炎二年(1277),身掖少帝趋去潮州之浅湾,而复迁于崖山,履艰蹈险,莫辞其劳。祖与陆秀夫二公,区区二帝之间,谋迁海上,庶几以冀赵氏之复兴。奈元人复以舟仍袭于崖山,据海口,旦夕大战,仅得一捷。奈风雨大作,云雾四塞,咫尺莫辨。我祖与张世杰断围以六十舟,夺港而去。及敌兵稍退,还崖山收散卒,奉杨太后,欲求赵氏而助之。至海洋(阳)县,为其下所杀。祖母王氏,幸而得全,乃指遗腹仰天而誓曰:吾夫以忠义捐躯,予当以身殉夫。然所以不死者,赖有此耳。若生男则守男,生女则守女,以延夫忠义之祀,由是,遂赁居潮州海洋(阳)县太和都。已生下一子,曰珪。……”</p><p class="ql-block"> 游 仙县今属福建莆田市,族谱不知何据?为什么是海阳人却要以福建游仙籍应试?苏登科《抗元名将苏刘义史料综述》一文中指出:王氏遗腹的故事,源自福建漳州海澄青礁苏宋杰派的谱系,记述的是苏宋杰妻王氏的故事,见于明万历元年(1573)罗青霄修纂《漳州府志》卷三十“宋列女”载:“王氏,青礁人,苏宋杰妻也。年二十一而寡,父母以夫家贫,欲夺其志。时方娠,指腹誓曰:'生男耶守男,生女耶守女,死不二事夫。’父母怒不与往来。既生男,亲意犹未解,不听归宁者七年,及男长成,乃曰:'吾今听汝矣。’钟爱如初,孀居八十五岁而终。男曰珪,习举子业。孙竦子溥,皆登进士第。”明弘治《八闽通志》、万历《闽书》、嘉靖《龙溪县志》、乾隆《大清一统志》、同治《福建通志》、乾隆《海澄县志》、光绪《漳州府志》等志书。显然《苦竹苏氏族谱》所述苏刘义籍贯以及败后走回海阳的事均不可靠。苏登科认为:苏刘义是安徽贵池人较可靠,其余的说法,尚缺史证和充足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4)顺德碧江人:明弘治三年《顺德县志》(已佚)最早记载了苏刘义为顺德人。明嘉靖黄佐《广东通志》、清道光二年阮元《广东通志》、清咸丰郭汝诚《顺德县志》记述“崇义祠”时,均称“苏刘义”为“邑人”(即本县人)。但黄佐及顺德各志立传却说是荆湖人。民国《续志》仍称是“荆湖人”,后又引《家乘》云:“苏刘义,字执之,家本南海之龙头堡,性豪华多才。”龙头堡即碧江所在的堡。以上地方志自相矛盾的记载,说明并无确凿的证据证明是顺德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编写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的《种德堂金精族谱》,是碧江第一部苏氏族谱。该谱载:“苏由义,字执之,又字宜之,号揆庵。恩贡出身。宝祐六年(1258年)授右迪功郎,任常熟主薄。德祐元年(1275年),起兵入灵川卫,败后逃隐龙头堡。”顺德族谱事迹与正史和其他地方志记载的不相同,苏由义是否是苏刘义,是个疑问。首先由义如果是化名,但其二儿子名景由,按说古代名字不会犯忌,是断不会取个“由义”的化名;第二,苏刘义的字、号对不上;第三是事迹对不上,族谱云:“宝祐六年(1258年)授右迪功郎,任常熟主薄。”而正史所记随吕文德守荆湖鄂州起所有事迹,在族谱中均无记载;“德祐元年起兵入灵川卫”,正史与顺德各志也没有其事,正史记载是“德祐元年任总统诸军事讨贼使”。正史中苏刘义的官衔高很多,并且都是武官。景定四年(1263年)苏刘义就是吉州刺史。宋代以朝臣充刺史成为专供武臣迁转的虚衔,但也是从五品。而右迪功郎、主薄是一个很小的官,大概就是九品的官阶。而主薄是个文官,掌管一州(县)的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这显然与苏刘义的身份不符合。族谱记至此就没有升迁的记录,而正史中的苏刘义一路升迁,直至做到殿前司挥使司这个宋代禁军最高指挥机构的官(从二品)。可见两人经历完全不同,很可能不是同一人。这样,也就没法证明苏刘义是顺德人。</p> <p class="ql-block"> (三)苏刘义最后结局及其子下落</p><p class="ql-block"> 有“不知所终(隐居)”“因病去世”“溺水而亡”“为部下所杀”四种说法:</p><p class="ql-block"> (1)不知所终或隐居:文天祥《文信国集杜诗》记:苏刘义“崖山与其子俱得脱,亦不知所终。”黄朝宾《考古》云:苏刘义脱身逃出,假息龙头(即碧江)。黄佐《通志》最后记述是:“世杰死,刘义与其子俱得脱。”没有记述在顺德立赵旦的事及最后结局。</p><p class="ql-block"> 关 于苏刘义儿子,现从各种地方志及族谱可知有四人,即苏景瞻、苏景由、苏焞、苏君万(或万原)。福建永定县《苦竹苏氏族谱》所述的“苏珪”不太可信。</p><p class="ql-block"> 安 徽池州秋浦苏氏宗谱(明洪武木刻本)载:“生二子:景瞻、景由,皆随军护宋王南下,崖门战役后,景瞻不知所踪,而景由则逃往交趾(越南河内)。”安徽《池州府志》载苏景瞻:“公随父在行间,崖山败绩,知难恢复,痛宋室之亡,遂遁,后不知其所终”。广东三水蓬村苏氏奉苏景瞻为始祖,其族谱记载:“祖(景瞻)实统兵,随宋帝昺走岭南,后帝崖门失溺,遂隐于蓬村为农”。《池州府志》又载苏景由:“公亦随父,官至宝章阁。自崖山败绩,痛君父之俱亡,惨河山之顿异,不忍居于中土,遂遁交趾以去。公称为苏宝章者,其职也。”另新会麦冲、中山古镇的宗谱《麦冲开基旧迹记》所载的始祖“榕主”公,也是苏刘义之子。</p><p class="ql-block"> 苏 刘义幼子苏焞则在咸淳十年(1274年),送老母陈氏、妻张氏(张世杰女)时,一起送回安徽'苏家湖’老家。安徽萧县苏肇平珍藏的眉山《苏氏族谱世表》载:“刘义公娶张氏同平章枢密使世杰公女,(在)元夺宋(时),先同老母幼子焞回徐州避匿,奉养八旬老母,教训幼子。”</p><p class="ql-block"> 苏 刘义还有一个遗腹子苏君万在潮州出生,管成学2012年主编的《新编苏氏总族谱》第5册154页“福建省永定县古竹苏氏(苏椿华、苏胜忠供稿)”一文,称:“南宋末苏刘义,……在广东新会县崖山殉难。时其妾王氏遗腹,后生下一子取名苏君万,母子避难于广东饶平县清远都枫朗乡。”苏登科《抗元名将苏刘义史料综述》一文指出:新谱“苏君万”,是根据旧谱“曾祖君万原”所改,这里的“君”是尊称,而非名字。名字应是“苏万原”。</p><p class="ql-block"> 顺 德碧江还流传苏刘义有个儿子名苏会孙,据苏禹《碧江讲古》中陈远华《悲壮!碧江苏氏苏刘义曾保护过宋朝皇帝》一文记述:“新会崖山决战一役,苏刘义身先士卒,领着部下日夜与元兵恶战。二月初七日,苏刘义在阵中与宋皇他们失去联系,便派出一直跟随自己作战的儿子苏会孙前往护驾,苏会孙孤军杀开一条血路,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17岁”。文天祥诗、黄佐《广东通志》、民国《顺德县续志》提到苏刘义与儿子一起突围,但没说是名字。抑或“苏会孙”是“苏景瞻”的另一个名字?</p><p class="ql-block"> (2)因病去世:南宋《宋季三朝政要》记载:“景炎二年四月苏刘义卒。苏京湖老将,虽出吕氏,乃心在王室。永嘉推戴,实建大功。后世杰用事,志郁郁不得展。其人刚躁不可近,然能服义,终始不失大节。而广中疠气传染而死,哀哉。”</p><p class="ql-block"> (3)溺水而亡:南宋《昭忠录》记载:“世杰等南奔不能达占城,于是回船沿海收散卒。承宣使周文英等皆会。四月八日至海陵港,遇飓风,舟遂覆,世杰溺焉。苏刘义本吕氏之客,诸吕降,招之不从,至是,与张达、苏景瞻等皆死于海。明日文英收世杰尸,火于海滨。文英以世杰枢密印及余兵赴广州降,宋亡。”</p><p class="ql-block"> (4)为部下所杀:明正史《南宋书·列传·苏刘义》记载:“刘义出海洋,为其下所杀。”清《钦定四库全书》中《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九十五 元 世祖皇帝》记载:“……邪风涛愈甚,世杰溺坠水死。苏刘义出海洋,为其下所杀。”《钦定四库全书》中《钦定大清统一志卷八十三·池州府二·名宦》记载:“苏刘义,贵池人。景定中以鄂州战守……。崖山败绩,世杰、刘义等以三十余瘦乘潮而遁。刘义至海洋,为其下所杀。”永定县《苦竹苏氏族谱》记载是厓山败后,为寻赵氏后裔,至海洋(阳)为部下所杀。这显然将《南宋书》的“出海洋”改为“至海洋”。又据安南(越南)人黎崱《安南志略》记述:崖山战败后,苏刘义是被部下王复、马旺所杀,妻儿流落安南(苏刘义之子苏景由,又名苏宝章,年方十岁)。该书作者是安南人,与苏景由生活在同一时代。他的记录应该较可信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23年3月撰文,本文发麦于《佛山史志》2023年第1期,有删节。此处文章为全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慈元庙</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p><p class="ql-block"> 元脱脱、阿鲁图主修,《宋史》</p><p class="ql-block"> 明宋濂、王祎主修,《元史》</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四十年黄佐《广东通志》</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p><p class="ql-block"> 明黄淳等撰,《厓山志·卷六:马南宝传》</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罗天尺《五山志林》</p><p class="ql-block"> 清咸丰三年郭汝诚《顺德县志》、民国十八年周之贞《顺德县志》(合订本),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张解民点校</p><p class="ql-block"> 蒋晓敏,《顺德都宁岗,南宋覆亡于此?》,佛山日报,2012年9月8日</p><p class="ql-block"> 苏登科,《抗元名将苏刘义史料综述》,2015年5月15日撰文,360个人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陈远华,《悲壮!碧江苏氏苏刘义曾保护过宋朝皇帝》文章选自苏禹《碧江讲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