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行】(下)游迴澜门遗址公园,参观南雄市博物馆。

虎踞龙景

<p class="ql-block">  中午,饭后去南雄市博物馆参观,因博物馆须下午二点半开馆,趁这空隙时间,顺便游览博物馆邻近的迴澜门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 迴澜门始建于明清时期,历经多次修缮,是南雄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雄市中心区域,迴澜门作为南雄古城的重要城门,见证了南雄的历史变迁,城门设计独特,体现了古代军事防御与建筑美学的结合。城门内通过图文,模型等形式反映当时的市民生活壁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迴澜门遗址公园,以城门为中心,周边各色仿古的基础建设将整个公园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公园包含修复古城墙、鼓楼、凉亭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  还包括码头、塑石假山、水西古桥、迴澜门遗址公园等仿古景点设施,同时进行了亮化、绿化和美化,都以仿古修缮为主,展现了南雄的历史面貌。</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禄植选择也颇具诗意,种植白玉兰、桃花、蒲苇等具有诗意的植物,以及观赏性强的樱花、木棉花,这些植物不仅美化环境,也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p> <p class="ql-block">  从迴澜门遗址公园回到南雄博物馆前待开门上班时间。</p> <p class="ql-block">  南雄博物馆新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展示、红色革命教育综合博物馆,其外观设计独特,主体由三个圆形柱组成,高度分别为8米、10米和15米,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建筑主体的颜色灵感来源于南雄红层,整体设计现代而富有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新馆为三层框架结构仿古式建筑。一楼大堂设有南雄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临时展厅、文创商店等(暂未开放);二楼为南雄革命历史陈列厅;三楼为博物馆办公区域和苏区学术交流中心。</p><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一楼大厅,左边墙上的雕塑像是一副极具艺术感染力和历史厚重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中心大堂采用了大型雕塑墙与天幕艺术装置的组合设计,浮雕红旗漫卷的形态结合篆体”雄”字,象征“雄关漫道真如铁”;红星天幕将自然光巧妙引入,落向跨层雕塑墙,让墙上革命者宛如自历史中走来。它不仅展现了南雄革命历史辉煌篇章,更通过生动形象的雕塑艺术将观众带入那段峥嵘岁月之中,激发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和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之志。</p> <p class="ql-block">  二楼为南雄革命历史陈列厅。其中《雄关漫道》是全馆的主陈列,展示了党领导南雄人民二十四年革命历史的六个主要部分,分为星火南雄、苏区南雄、浴血油山、抗日救亡、解放南雄、砥砺奋进六个篇章。利用数字媒体、文物展览、色彩衬托等,形成极具感染力的场景氛围。二楼展厅迎面映入眼帘的是雄关漫道塑像,塑像象征着革命历史的艰辛和英雄人物的伟大。让我们随着游览雄关漫道,去感受革命岁月的艰辛和英雄们的奋斗与牺牲。让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今和平岁月。</p> <p class="ql-block">  踏上雄关漫道,第一图片是序言:</p><p class="ql-block"> 南雄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至全国解放战争结束,南雄人民始终不谕,前赴后继地坚持开展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星火南雄</p><p class="ql-block"> 1919————1929</p><p class="ql-block">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南雄。1921年,一批进步学生掀起第一次学生运动。1925年秋,南雄开始建立乡农民协会,同年12日南雄创建了共青团南雄特别支部。1926年6月建立中共南雄县支部(后建立中共南雄县特别支部)。领导南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南雄人们还以实际行动支援北伐战争。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12月1日中共南雄县委成立,1928年2月13日,中共南雄县委领导全县农民暴动,随后成立了南雄县苏维埃政府。</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苏区南雄</p><p class="ql-block"> 1929———1934</p><p class="ql-block"> 1929年至1930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滕代远等曾率领工农红军多次到南雄进行革命活动,1929年11月,南雄县成为赣西南苏区(1930年10月后为中央苏区)重要县份之一,南雄的游击战争迅猛发展。1932年7月南雄、水口战役期间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路过南雄,南雄人民积极支援红军作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雄.水口战役,是中央苏区保卫战,也是红军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恶仗和硬仗,亦是红军入粤作战历时最久、歼敌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次战役。1932年6月,红一方面军依据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关于“解决入赣粤敌”的作战意图。保卫中央苏区,在南雄境内与粤军进行决战。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下,红军广大指战员英勇硬强,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经过沧江、梅岭关、大余、水口等多次战斗,共击溃国民党粤军15个团,毙伤敌近3000人,打击了国民党粤军的嚣张气焰,基本稳定了中央苏区南翼,为红军尔后北线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p> <p class="ql-block">  1929年6月1日,红五军攻占了南雄城。红军的到来,受到了南雄人民热烈拥护。在南雄党组织的组织下,全城的缝衣工人集中在一起,日夜不停地为红军赶制了1000多套灰布军装。</p> <p class="ql-block">  1929年12月,负责军事工作的县委委员卢世英和即将临盆的妻子陈月英在黄坑不幸被捕,临刑前,反动民团头子对卢世英说:“只要你宣布脱离共产党,我们不但不杀人,还可以让你当官”。卢世英丝毫不为所动,大声说道:“脱离共产党办不到,要杀要剐随你们”。敌人接着挑唆问道先杀维,还威逼利诱陈月英只要宣布与卢世英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以保住性命,陈月英大喊:“无需废话,先杀我”。就这样,卢世英夫妇大义凛然,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  中共南雄县委领导人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 1929年11月,县委书纪陈召南和县委委员周群标、周序龙、何新福等四人不幸被捕,临刑前他们一路高唱“哥哥革命闹得凶,不幸被捕下南雄,几多父老来相送,几多姐妹来送终”的山歌。并高呼“共产党是杀不绝的,我们是有出头之日的”等口号,随后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  在苏区时期,毛主席在大榕树下向群众演讲。</p> <p class="ql-block">  1929年至1930年,为了粉碎敌人的“会剿”和向外发展,红四军、红五军等红军部队先后转战至南雄,打击了国民党军队及其地方武装,壮大了红军队伍。推动党的地方武装斗争的开展和革命政权建立。南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支援红军作战,帮助红军筹款和解决物资等方面问题</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浴血油山”</p><p class="ql-block"> 1934—————1937</p><p class="ql-block"> 1934年,红军主力开始长征,项英、陈毅带领留守红军在南方坚持游击。以游击战争核心区的南雄油山为中心,分散开展游击战争。</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2月初,为有利于坚持赣粤边的斗争,在江西于都成立了中共信(丰)(南)康、赣(县)(南)雄特委(后改为赣粤边特别委员会)和军分区。以李乐天为书记兼军分区司令。12月下旬,李乐天率特委机关和一个营的红军(共700余人)转移到南雄油山廖地村,与南雄县委领导的游击队会合,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和牵制敌人,配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曾彪劫军车</p><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7日,中共南雄县委获得紧急情报,有三辆滿载军火的汽车,从韶关开往大庾。曾彪率油山游击队在雄余公路上槐花弯路段设伏,一举缴获了三军军火。</p> <p class="ql-block">(右)项英、(左)陈毅、(中间)陈丕显。</p> <p class="ql-block">  1937年全民抗战争爆发后,项英、陈毅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合作抗日谈判,中共中央与国民党当局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后,项英、陈毅领导赣粤边游击区并指导其它游击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主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抗日救亡</p><p class="ql-block"> 1937一一1945</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南雄县委(后改为中共南雄中心县委)积极领导南雄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援抗日战争。1939年冬,中共广东省委迁驻南雄县瑶坑村,领导全省的抗日救亡运动,南雄成为广东人民的抗日大后方。1945年2月,南雄沦陷后,南雄地下党组织领导抗日十二中队,袭扰和打击入侵的日寇,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p> <p class="ql-block">统一战线工作:</p><p class="ql-block"> 为了团结各阶层群众共同抗日,中共南雄中心县委在南雄进步民主人士和爱国开明绅士中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南雄地方一切抗日力量参加抗日救亡工作。</p><p class="ql-block"> 彭兰春从广州读大学回南雄的,具有爱国思想,与本县上层知织分子有广泛的联系,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地下党便主动团结他,动员他参加青年抗日同志会,支持他成立“南雄县抗日救亡工作团”,并推选他为该团负责人,地下党员邓勋芳为其副职,一些地下党员就以这个团体作掩护去做党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南雄共产党人坚持斗争,带领人民奋战在黎明前夜。版面内容运用数字化手段演绎战场远景,内容置入废墟殘墙,还原抗战中沦陷的南雄城街景,讲述抗日第十二中队坚持抗战的光辉历史。</p> <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解放南雄</p><p class="ql-block"> 1945———1949</p><p class="ql-block"> 抗战性利后,南雄党组织先后迎接八路军南下支队、东江纵队和珠江纵队到南雄。1947年三四月间中共五岭地委和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军总队在南雄成立。在五岭地委领导下,解放军总队在南雄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南雄党组织领导人民全力以赴支援部队作战,配合解放军解放南雄,支援前线,为解放南雄作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作为二十八年革命征途的终点,打造了步入式沉浸空间,还原1949年梅关胜利会师的盛况。观众踏着梅关古道的青石板,走在会师路上,宛如解放军一员,感受当时的胜利喜悦。</p> <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夕,在敌人疯狂反扑中,1948年春季,张长莲和三位战友为了掩护战友撤退,不幸落在敌人手里,对于敌人的哄诱,她毫不心动,面对烫烙铁、钉竹签、浇开水、坐老虎凳等种种酷刑,她绝不投降,也不愿劝父親投降。并在狱中给父亲写下《诀别书》。牺牲时年仅18岁。</p> <p class="ql-block">第六部分:砥砺奋进</p><p class="ql-block"> 1949—————至今</p><p class="ql-block">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南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作绝革命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革命烽火路,红星照南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南雄人民秉承苏区精神,埋头苦干,奋勇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区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南雄49万苏区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争当全省苏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  【南雄市博物馆】作为展示南雄市完整革命历史的崭新地标,迅速成为引导人民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重要场所,广受各界好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