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农民工的“雅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关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把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定位于农民工,完全是一种主观臆断的猜测,并未确证。</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不可能去确证,那样不礼貌。</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这样猜测,到并不是绝对的主观,而是有客观判断的因素。</p><p class="ql-block"> 毕竟,城市里的人一般来说鲜有彼“技”彼“好”,再加当下社会流行的一句话,“农民都进城了”。</p><p class="ql-block"> 因此猜想她是来自于某个地州县乡村。</p><p class="ql-block"> 这也算是猜测的“社会”认知基础吧。</p><p class="ql-block"> 至于说到她的“雅兴”,按当时的所见和所听,也算得上是一种特殊而别致的“雅”了,而且那种雅,没有强烈而浓厚的兴趣,你是绝对雅不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究竟是咋个一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别急,且听我慢慢的道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宿舍楼下隔一条五一路,街对面是一座小花园,以前叫警星,现在叫景星,对应附近胜利堂旁边的景星街和景星花鸟市场。</p><p class="ql-block"> 说是一座公园,其实是五一地铁站的绿化地。</p><p class="ql-block"> 该地铁站是枢纽,三号线五号线并转通其它各条地铁线。屁股大的一块地方,紧紧凑凑竟然修建了七个进出口通道,加上两个单独的电梯口,总共九个,不知甚用意(其中两个进出口相距不到十米,一个至今从未使用)。</p><p class="ql-block"> 大街一边七个进出口间隙的地面上,种了些花草树木,正式冠名为公园。</p><p class="ql-block"> 公园叫警星的时候,塑了几组青铜雕像,反映消防,治安,交通,社区警察日常的平凡工作。</p><p class="ql-block"> 改为地铁站的绿地,几组塑像又立于其中,和一墙之隔的X单位,相得宜彰。</p><p class="ql-block"> 公园不大,属于极其秀珍型。人来人往,多是进出车站的乘客,少有广场舞的嘈杂喧嚣,遛狗遛鸟的亦不多,加上距离极近,抬腿便至,早晚散步,也算是个很不错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夏日某晚,到小花园散步,凉风习习,花香幽幽,款款闲闲,消消停停,甚是惬意,舒适。</p><p class="ql-block"> 花园旁边是东风路,昆明市最早的城区主干道,靠近市中心的百货大楼,毗邻王府井商贸区。沿街高楼错落,道旁华灯逶迤,当它们次弟光亮起来的时候,夜幕瞬间就被驱逐走了,远远近近一派灯火璀璨。</p><p class="ql-block"> 小花园里的几组雕像,静静的明暗在那些光亮的映照中,显得模模糊糊,斑驳而陆离。一阵微风拂过,树枝摇曳,叶片晃动,小花园里影影绰绰。</p><p class="ql-block"> 缓缓行至一座消防警察的大型塑像旁,忽听得近处传来一阵咿咿呀呀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驻脚细听,那声音忽高忽低,似远似近,亦断亦续,尤有尤无,且婉转悠悦,抑扬顿挫。</p><p class="ql-block"> 不用分辨,一听腔调就认得,这是有人在对歌,云南乡村随处可见的一种群众性娱乐。</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在西山上见过,人山人海,牵群打浪,十分热闹。</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幽幽暗暗的小花园里,猛的听见对歌的声音,感觉甚是有点不伦不类。</p><p class="ql-block"> 悄悄的走得近些,探头端详。</p><p class="ql-block"> 只见塑像的背后仅有一人,是个女的。她坐在草地上,身子靠着“消防警察”的腿,一支手高抬,举在眼面前。</p><p class="ql-block"> 这一看,禁不住哑然,但是忍住了,不能失笑。</p><p class="ql-block"> 她似有些年纪,但不能确切,正在用举在面前的手机视频。</p><p class="ql-block"> 她刚刚唱完两句住了口,紧接着有稍低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p><p class="ql-block"> 手机视频对歌。</p><p class="ql-block"> 瞧这雅兴!</p><p class="ql-block"> 因不便凑近,手机里面的声音也较低,对歌者不知是何地的何人?</p><p class="ql-block"> 但听得出来也是女声。</p><p class="ql-block"> 她的女儿?母亲?抑或是闺蜜?</p><p class="ql-block"> 手机里面吱吱呀呀的唱了几句,她又长声悠悠的回了几句。</p><p class="ql-block"> 两个人一来一往,一唱一和,悠哉悠哉,专注而执着,旁若无“它”,想必已经完全沉醉于中,其乐陶陶。</p><p class="ql-block"> 她的嗓音不是太好,但清亮,且韵味十足,悠悠然然,尾音拉得很长。</p><p class="ql-block"> 对歌带着些口音,不知她是否民族(当下云南的诸多民族,普遍使用汉话),但肯定是哪个州县的,因对此有些“迟钝”,辨不岀所在之地,也听不明白她究竟唱了些啥子。</p><p class="ql-block"> 把她定性为农民工,亦因为如此,城市里的人,很少有这种特长,技艺和爱好。</p><p class="ql-block"> 农民工是一种泛指,而且是以前的叫法,现在多用外出务工人员,范围更是广泛,亦包括城镇异地务工。此文为所指准确,故仍用此称呼。</p><p class="ql-block"> 当下社会,从乡镇农村来城市里打工的人员众多,保姆,护工,家政,快递,餐饮,商铺等等等等,随处可见,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此人可能喜好于此,但工作居住的地点又不便“放肆”,故来此背静之处,放开手脚,一展歌喉。</p><p class="ql-block"> 在手机里和异地的“某人”对上一阵山歌,既温习技艺不使生疏,又自得其乐,亦可抒思乡思亲之情,也许她还会因此觉得,这个晚上过得很有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歌,属于大众性娱乐,某一范围群体的特殊爱好,在全国许多地方以不同的形式和叫法普遍存在,为民间喜闻乐见,甚至形成地方性节日,如云南昆明的三月三。</p><p class="ql-block">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周边农村的传统习惯,可以归类为农耕社会农忙前的一种集体“放松”,大理地区的赶三月街,绕三灵,都有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 三月三耍西山,对歌是其中的重头戏,参与者多为远近乡村的农民。</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曾身临其“地”。</p><p class="ql-block"> 从山脚下的高峣,到山顶上的龙门,一路上的高坡低坝,树下林边,聚集着一群群一伙伙的人,围成大大小小的场子,滩滩儿扯得很多也很圆。</p><p class="ql-block"> 有的一伙对一伙,有的一个对一个,场子里面歌喉高吭,场子周围声音鼎沸,叫好的,哄笑的,帮腔的,乱麻麻一片,象是一个大街子。</p><p class="ql-block"> 一次在芒市,恰逢傣族的釆花节,被邀请上山去玩,也见着他(她)们对歌,吚吚呀呀,一来一往,形式和汉族的一样,但是一句都听不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些人有偏见,认为以对歌这种形式为载体的山歌民歌之类,俗不可赖,不过是农村人之所好,只能生存于乡间山野。</p><p class="ql-block"> 其实不然,在国人的记忆中,恐难以忘怀《刘三姐》,《阿诗玛》,《五朵金花》,以及《山间铃响马帮来》,《芦笙恋歌》等等,里面对歌以及山歌的风趣,睿智,悠美,缠绵……,把所谓的俗调俚语,推到了文化极致的一个高度。</p><p class="ql-block"> “女: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巧梳妆。蝴蝶飞来釆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p><p class="ql-block"> 男:蝴蝶泉水清又清,丢个石头试水深。有心摘花怕有刺,徘徊心不定啊伊哟。</p><p class="ql-block"> 女:有心摘花莫怕刺,有心唱歌莫多问。有心撒网莫怕水哟,见面好相认。</p><p class="ql-block"> 男:阳雀飞过高山顶,留下一串响铃声。阿妹送我金荷包哟,哥是有情人啊伊哟。</p><p class="ql-block"> 女:燕子衔泥为做窝,有情无情口难说。相交要学长流水哟,朝露哥莫学啊伊哟。</p><p class="ql-block"> 男:祖传三代是铁匠,炼得好钢锈不生。哥心似钢最坚贞,妹莫错看人。送把钢刀佩妹身,钢刀便是好见证。苍山雪化洱海干,难折好钢刃。</p><p class="ql-block"> 女:橄榄好吃回味甜,打开青苔喝山泉。山盟海誓先莫讲,相会待明年。明年花开蝴蝶飞,阿哥有心再来会。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p><p class="ql-block"> 这样雅致的对歌,虽经过了艺术的升华,但它的根基,𨚫是深植于民间,且历史久远。</p><p class="ql-block"> 须知从唐朝的南诏国时期,大理地区便盛行绕三灵,三月街,民众们在顺苍山沿洱海巡行,祭神的时候,都要对歌,既娱神,又娱了己。</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它们浓缩沉淀下来的人文精华,可谓瑰宝。</p><p class="ql-block"> 曾经听过一首云南山歌,歌词很雅,且充满人生哲理。其中有两句,“映日红花悠悠尼开,冷水泡茶慢慢尼浓。”</p><p class="ql-block"> 后来发现,云南贵州湖南广东江西,许多地方,许多民族的山歌民歌,均有此类说辞,说明是一种社会共识。</p><p class="ql-block"> 湖南的桑植山歌唱,“韭菜开花噢,细茸茸噢。有心恋郎噢,不怕穷哦噢,只要二人嘞,情意好嘞。冷水泡茶哟,慢慢儿浓噢。”</p><p class="ql-block"> 宁都茶篮灯山歌调《十转来》唱,“一转来到细妹家,手提茶壶泡细茶。冷水泡茶茶冇溅,喝到肚中开鲜花。”</p><p class="ql-block"> 梅州兴宁客家山歌唱道,“妹子唔嫌阿哥穷,阿哥好比月月红。总爱两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浓。”</p><p class="ql-block"> 广东梅州的客家山歌,早在2006年,就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与之比肩的,恐也不在少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歌民歌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若是溯它的源头,应该找到《诗经》那里吧。</p><p class="ql-block"> 对歌,则是这种形式的大众载体之一,各地各民族多有。</p><p class="ql-block"> 对歌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有对唱有群唱,可以一句接一句的对,也可以一段接一段的对,很多场合都可以唱,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触景生情,词句达意,随口而出,张嘴就来。</p><p class="ql-block"> 当然还要有急智,反应迅速,出口成章。张口结舌,冷了场子,是要自觉摆摆走人的。</p><p class="ql-block"> 对歌亦是斗歌,很是“考”人,没有一点“水水儿”的,不敢轻易上阵。</p><p class="ql-block"> 对歌娱人娱己,有时候还具教化作用。</p><p class="ql-block"> 有段子说部队去农村招兵,很多青年应征入伍,送他们的时候对起了歌。</p><p class="ql-block"> 一群妹子唱,哥去部队握钢枪。</p><p class="ql-block"> 胸带红花的青年们对,妹在家里种田忙。</p><p class="ql-block"> 乡武装部长唱,拿枪莫叫枪生锈。</p><p class="ql-block"> 妇女主任接着唱,种田莫叫田地荒。</p><p class="ql-block"> 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来送行,于是请他也唱两句。</p><p class="ql-block"> 老人看看那些妹崽伢崽,开口唱,在家守好三亩地,出门握紧一杆枪</p><p class="ql-block"> 老人唱得言简意赅又意味深长,众人哄堂大笑,家长们则纷纷称赞,连连说教育得好!教育得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歌也罢,斗歌也罢,老百姓的一种文化乐趣,曲调古朴,歌词直白,既有生活气息,又带社会哲理,不乏打趣,诙谐,揶揄,隐喻,有的甚至还带有滴滴子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因此为人诟病,认为是酸曲俚调崴词,不屑一顾。</p><p class="ql-block"> 其实,世间万物,存在不仅是合理,而且是真理。</p><p class="ql-block"> 文化艺术诗词剧曲,雅俗共存。</p><p class="ql-block">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好。</p><p class="ql-block"> 千古词人白衣卿相柳三郎,一些同代和后人也认为他“俗”,但他的俗言俚语,市井新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为社会大众所喜爱,所以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所谓鲜花送美女,宝剑赠英雄,讲究的是受众要对路,否则就没有“市场”。</p><p class="ql-block"> 曾读过一本《故事会》,讲文革前的事情,说有大城市的歌唱家到农村演出,一男一女在台上唱咏叹调,反反复复就一句,“哦,咪咪,你的小手为什么这样冷?”</p><p class="ql-block"> 台子底下的老农民听得鬼火直冒,忍无可忍,一阵起哄把他们赶下了台。</p> <p class="ql-block">位于滇池之畔的西山睡美人。</p><p class="ql-block">有一首老歌《滇池圆舞曲》,里面唱到,“曙光像轻纱飘浮在滇池上,</p><p class="ql-block">山上的龙门映在水中央。像一位散发的姑娘在梦中,睡美人儿躺在滇池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