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心灵(二):历史的印记

韦平

<p class="ql-block">在欧洲大陆俄乌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之时, 俄罗斯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特列季亚科夫收藏的56幅油画珍品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我将全部的油画和相关的文字卡拍下,制成美篇,展览分四部分,我的美篇分为四辑。我只为自己留住记忆,也为与我有同样癖好,却又不能亲临现场者,带去和我一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最后祈愿战争早日结束,发动战争者受到惩罚!</p> <p class="ql-block">此美篇是“俄罗斯的心灵”油画的第二部分:历史的印记。内含12幅油画原件和一块俄罗斯历史一览展板。</p> <p class="ql-block">整个展览的一、四部分油画依墙而列,二、三部分则在展厅中间的两段展墙上依序悬挂。二部分展区即为整个大厅的通道,通道一侧为大厅正面的玻璃宣传墙,通道内中心区为三块顶天立地的白桦树林纱布景图和几株白桦实树,地面为金黄色的落叶饰砖舖就,造成在白桦林中穿越俄罗斯的历史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此片为画展将次日结束时拍摄,观者如云。有些油画珍品前,真算得上人头攒动了。而这片白桦林创意空间也没有了平日的肃穆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民族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完整的部分,巨人的东方一一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互相角力。</p><p class="ql-block">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p> <p class="ql-block">随着展板上的油画,走进俄罗斯。</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历史一览。(从公元六世纪到1991年)</p> <p class="ql-block">圣格奥尔吉战胜恶龙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第一骑兵团的号手(1934)</p><p class="ql-block">即使不知道画题,我们这一代中知道此画面的人不会是少数。</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红场(1861)</p><p class="ql-block">它曾出现在多少的画册中?今天终于看到了它的真身!</p> <p class="ql-block">新罗马(圣天使城堡)(1825)</p> <p class="ql-block">喀山风景(1846)</p> <p class="ql-block">女贵族莫罗佐娃的头部草图(1886)</p><p class="ql-block">即使不是原版,但也是原版的草图。仅为此图,不枉此行!不止一两个人在此驻足,是爱,是恨?或许屏除了一切,升华为至高的欣赏和沉醉.我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苏里科夫原作女贵族莫罗佐娃头像草图。我保留了画作的原框,从中可见框架下框中间金属标识条,</p> <p class="ql-block">彼得一世肖像(不早于1314)</p><p class="ql-block">很长时间我无法靠此画及文字卡,因为一中年男子几乎逼近画作,一点一点地盯视,久久不肯离开。</p> <p class="ql-block">从圣彼得堡的瓦西里岛眺望英国人沿岸街(1799年前后)</p> <p class="ql-block">列宁在斯莫尔尼宫(1930)</p> <p class="ql-block">政委之死(1927)_</p><p class="ql-block">我想起了莫斯科二战胜利广场上的雕塑“倒下的士兵”。</p> <p class="ql-block">附录:</p><p class="ql-block">莫斯科二战胜利广场上的巨型雕塑“倒下的士兵“。</p> <p class="ql-block">战斗的间隙(1958-1960)</p> <p class="ql-block">通讯兵(1967)</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在耐心地等待与“彼得一世”共情的男子离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展板的背面即是展览的第三部分展区。整个画展的墙壁均为蓝色,唯有第二部分展区为红色。</p> <p class="ql-block">此展区独有的红色与周边统一的蓝色形成感观上的强烈反差。</p><p class="ql-block"> (待续 “心灵的面孔”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