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境内,镇域面积约82平方公里,是江浙沪的交通要道和商贸重镇。属于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5A旅游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西塘古镇,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交界处,素有“吴根越角”之称,是古代吴越文化发祥地之一。唐宋时期形成市集。明清时期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现仍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相传春秋时期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引水西塘,因此西塘也称胥塘。此后,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如今成为有8万多人口的著名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这座被誉为“生活着千年的古镇”,以古桥、古巷、古民居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往旅游观光,12月2日我们也慕名而往。</p> <p class="ql-block">走进西塘古镇,仿佛穿越到明清时期。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古镇内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王宅、醉园、西园、倪宅等,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王宅,是王氏私宅,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统制王渊后裔,在清顺康年间建此宅第,前后七进加一后花园,现共开放四进,为典型的清代民居风格。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古建筑群"之一 。</p> <p class="ql-block">王宅第三进为正厅,名为“ 种福堂",由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海宁陈邦彦题写,以告诚后人:平日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p> <p class="ql-block">王宅的砖雕门楼精致且富有寓意。</p> <p class="ql-block">宅内设有西塘古建艺术馆、西塘平民文化展示馆、西塘名人馆三个馆。从名人馆中看到,西塘水乡,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自明代开始进士有19人,举人31人。</p> <p class="ql-block">醉园,因王宅"醉经堂"而得名。建于明末清初,是王氏塔湾街宅院的偏厅,四进院落。园内有古代砖砌花坛和微型砖拱桥,回廊通幽,翠竹生妍,秀色醉人。园内还设立了“王氏父子版画馆”,以展示家庭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西园,是西塘古镇最大的私家花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系明代朱氏别业,后出让给孙氏。</p> <p class="ql-block">园内树木花草、假山亭池,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园内曾是柳亚子、余十眉等文人创办南社吟诗之所。如今园里有“朱念慈扇面书法艺术馆”、“百印馆”、“南社陈列室”等展厅。</p> <p class="ql-block">倪宅,坐落在西塘镇烧香港南33—35号,清代建筑,全宅前后共五进,也是一户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现为省级文保古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正厅为“承庆堂”,是原上海副市长倪天增的祖居。</p> <p class="ql-block">倪天增生于1937年,1983年起在上海市副市长9年,负责城建管理,深受百姓称誉,1992年6月病逝。为纪念他对上海的贡献,上海市出版了《人民公仆倪天增》。在倪宅二楼陈列其生平简介及部分遗物、图片资料。现在这里是浙江省十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西塘古镇,江南水乡,河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纵横交错,以</span>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展现出独特的水乡魅力。</p> <p class="ql-block">桥多。据介绍,西塘有9条河道把古镇分成8个板块,104座桥把水乡连成一体。其中在1平方公里的古镇核心区内有古桥24座。这里的古桥大多建于明清时代,至今依然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弄多。1平方公里的古镇核心区有长短不一的弄堂122条,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西塘古镇的又一特色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最著名的是石皮弄,在西街的尽头,据介绍,<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家“尊文堂”与“种福堂”之间的过道,</span>全长68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宽处1.1米,窄处只有0.8米,</span>由216块石皮铺成,抬头看是一条狭长的天空,故石皮弄也有“西塘一线天〞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廊棚多。据介绍,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总长约有1300多米,在众多江南水乡古镇中是独一无二的,黑瓦盖顶的廊棚,成了西塘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廊棚既遮阳又避雨,西塘民间流传着“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的传说。积善多发财,因此河道旁的店铺几乎都有廊棚。</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镇街巷,发现古镇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陈列馆、博物馆多。这里有明清木雕陈列馆、张正根雕艺术馆、酒文化体验馆、瓦当文化体验馆、钮扣博物馆、平民文化展示馆、顾锡东戏剧艺术馆等。其中最让我流连的是,瓦当文化体验馆和钮扣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瓦当文化体验馆,位于西街51号,由古镇民间收藏家董纪法先生创办。馆内陈列着300多个精美的瓦当物件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形色色的瓦当图案,</span>讲述瓦当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建筑的关系、建筑的图腾,为我们提供了鉴赏知识。</p> <p class="ql-block">钮扣博物馆,位于西街中段的薛宅,馆内分六部分展示从汉代到现代的各式钮扣的历史演变过程。各种钮扣物件琳琅满目,看得眼乱撩乱。</p> <p class="ql-block">西塘纽扣,千年传承,今天已经从单纯的功能物件逐渐升华它实用性与工艺性,成为了美化服装、装点生活,甚至蕴含着文化意义的表达。这是西塘人的时代创新。西塘纽扣的传统工艺文化,已列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西塘古镇千年历史文化传承,赢得了“中国纽扣之乡”的美誉。去年纽扣年产达七百多亿枚,年产量占全国1/2,占世界1/3。</p> <p class="ql-block">走出街巷,沿河而行,随处都是水乡美景,有看不完的风光,拍不完的美照。小桥、流水、人家、乌蓬船、古树、倒影构成一幅幅天然水墨画,让人迈不开脚,让心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一日之游,虽然短暂,却留下深刻印象,让我感受到不同于其它江南水乡古镇的又一种美,如果说乌镇的美是大家闺秀大气张扬的风貌,那么,西塘的美就是小家碧玉内敛从容的优雅。西塘的美远不止眼前的风景,更在于它能让人感受到古镇千年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传承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图文/LK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