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4个周已经悄然过去,冬天的寒意越来越浓,秋去冬来,一切都在有序进行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语文数学都只剩一个单元多点就结束了,期末临近,感觉孩子们成长了很多,也许是某些习惯成为自然;也许与季节有关,变得安然起来,少了春夏的活泼与热闹;也许是期末临近,孩子们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也许是我接纳了某些孩子的现状,格局打开,改变策略……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欣喜!</span></p> <p class="ql-block"> 于是,针对这段时间孩子的表现,我又写起了“表扬信”。有成绩稳定优异的“学习之星”,有学习、纪律进步的“进步之星”,有“守纪之星”,有爱劳动的“劳动之星”等等,肯定孩子们的努力,看见孩子们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本周开启了班级亲子阅读,同时在学校我也给他们讲故事,而且学校也开放了图书阅览室,让孩子们喜欢阅读,爱上阅读,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p> <p class="ql-block"> 关于亲子阅读,建议家长要注意一下两点:</p><p class="ql-block"> 第一,阅读不等于孩子自读,“听读”还是当前最重要的阅读方式。有的家长买了大篇的故事或厚厚的注音读物,要求孩子自己根据拼音阅读,还为孩子不肯读而责怪。这是明显的为难孩子。</p><p class="ql-block"> 目前,绝大部分孩子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个别非常能干的除外),这样要求会让他对阅读产生厌恶情绪。</p><p class="ql-block"> 第二,阅读不等于识字。现在的语文教材识字量多,其目的确实是为了尽早让孩子自主阅读。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巩固已学的生字,比如听故事前让孩子认一认书的题目、作者等;听完后找找这个故事中有没有语文课上教过的生字;基础好的也可以适当教会孩子多认几个常用字等等。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我个人不太赞成打断故事情节开展识字,这会降低阅读的快乐度。结合得好,阅读中巩固生字和识字确实不失为一条良好的途径。但是,一条宗旨:请记住“识字是为了阅读”,而不是“阅读为了识字”!当识字与阅读两者产生矛盾时,宁可停止识字也要保证孩子阅读或听读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本周的单元检测,从上个单元的十个左右不及格,到现在的3个不及格,看出部分孩子在学习课文识字的部分比拼音部分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拼音知识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巩固。相信在接下来的两个单元学习中,部分落后的同学针对自己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会继续向前追赶,保持现在C等级的基础上,努力往B、A等级奋进!这需要家长的配合,同时我也得继续进行个别帮扶,除了知识的重复,还有自信心的培养。孩子进步了,喜悦了,价值感有了,一切都会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 学习后进生的帮扶,除了老师的帮助,还发挥小组合作和小老师的作用,小老师讲给同伴听,用孩子的视角和思维,同伴更容易听明白,乐于接受。</p> <p class="ql-block"> 从这周开始,课间跑完三圈后,如果天气晴朗的话,我就会和孩子们在操场上再玩一会儿,有还想再跑圈的,有玩沙子的,有玩踩影子的,有捡落叶的……总之,<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晒会儿太阳,身体更健康!</span></p> <p class="ql-block"> 总之,孩子保持愉悦的情绪,拥有快乐的体验,才能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家校一起共同努力,助力孩子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