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汀州记(二)

于海

<p class="ql-block">长汀卧龙书院坐落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县前街 33 - 139 号。它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旧址位于汀州府治所在地,据推测在现今朱子祠周遭,因毗邻卧龙山而获此名,是汀州在历史典籍中记载最早的书院。</p><p class="ql-block"> 自宋代之后,卧龙书院成为汀州地区核心的教育组织,广泛吸纳汀州八县的贤才,诸如朱熹、王阳明都曾在此处讲学论道,播撒智慧的种子。可惜的是,它饱经战火的摧残,渐趋荒芜。直至 2015 年,于三元阁以南、汀州城关键的中轴线上重新规划选址并开启建设,此地与北面的汀州试院形成呼应之势。书院规模约 20 亩,内部构建起文昌阁、藏经楼、讲坛、求真馆等主体建筑,巧妙引入西溪的潺潺流水,周边搭配了亭台、精致的园林景观与连廊,独具特色的龙学馆由成龙先生捐赠,其徽派建筑风格为书院整体风貌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与韵味。</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祀尊文昌帝君。是读书文人求功名尊奉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求真馆:为了彰显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结合他们在卧龙书院弘道讲学的情缘,设置书院的特色展馆。同时结合汀州历史,设置汀州刺史陈剑研究专题馆。</p> <p class="ql-block">国画《汀州紫阳祠》</p> <p class="ql-block">讲坛:紧紧围绕"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学主题,采用情景再现与专题设置相结合的展示方式,按照"以史带人,以人带物"的展陈思路,再现书院最具公共性的空间场所。</p> <p class="ql-block">在长汀卧龙书院讲坛的设计中,八仙过海木雕处于圆形天窗之下,体现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代哲学观念里,“天圆地方”是一种基本的宇宙观。“圆”象征着天,代表着运动、循环、变化和神圣。圆形的天窗如同天空的缩影,阳光透过天窗洒在八仙过海木雕上,仿佛是上天的光辉眷顾着这些具有传奇色彩的仙人形象。这寓意着来自上天的智慧、灵感以及神明的庇佑,也暗示着知识和文化的源泉如同天空一样广袤无垠,为书院讲坛增添了神圣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地方”则体现了大地的沉稳、坚实和秩序。讲坛本身作为一个相对规整的方形空间,承载着传播知识、教化众人的重要功能,就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这种稳固的建筑形态象征着教育的根基扎实,同时也寓意着在坚实的大地上,人们通过学习和交流,能够汲取像八仙过海所展现的各种神通般的智慧和力量,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将天地之间的秩序与和谐融入到书院讲坛的设计之中,使八仙过海木雕在这个空间里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成为了连接天地、沟通古今智慧的文化象征,让人们在这个空间里既能感受到天空高远的精神引领,又能立足大地坚实的知识基础,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p> <p class="ql-block">讲坛视频</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凸显客家传统书院"以拥书讲学为务",以实物展陈为主,结合数学声光电等技术手段,收藏、展示汀州有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著作。</p> <p class="ql-block">龙学馆:这所徽式古建是国际影视巨星成龙先生所赠。2013年11月28日成龙先生偕同著名文物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亲自来汀举行捐赠仪式并欣然接受长汀荣誉市民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的诉说</p> <p class="ql-block">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p><p class="ql-block">一个是湖南的凤凰</p><p class="ql-block">一个是福建的长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__路易·艾黎</span></p> <p class="ql-block">林氏家庙</p><p class="ql-block">长汀林氏家庙,悠悠酒香已绵延数百年。清乾隆年间,林剑波的祖先于这坐落于古城最为繁华地带的家庙内开设酒坊,开启了一段家族酿酒的辉煌篇章。彼时,不仅酒坊生意兴隆,其部分临街房屋亦被出租,用作各类商业铺面,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林氏家庙也成为了当时长汀城的一处热闹汇聚之所,见证着岁月的商贸繁华与家族的兴盛变迁。</p> <p class="ql-block">长汀汀州镇五通街52号的博古驿站客栈,前身是谌家大院,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客家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汀州五通庙</p> <p class="ql-block">五显大帝,又称五圣大帝、五通大帝、华光菩萨等,姓马,名灵耀,在民间常被俗称为马王爷、马天君、马灵官。</p><p class="ql-block"> 他是广东、福建等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对象。于中国客家民俗文化里,其经历了由人到神的神化历程,且成为广受尊崇的神灵。传说玉皇大帝封其为“玉封佛中上善王显头官大帝”,并命其永镇中界,自此之后,其在民众心中威望高,被认为有求必应:求子者可得子,求女者可得女;经商之人外出可获厚利,读书之人能够金榜题名,务农之人可保五谷丰登。例如霞葛镇的五通宫,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五显大帝诞辰之际,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演戏)为之贺寿,以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p> <p class="ql-block">中央红色交通线史迹___</p><p class="ql-block">福建省邮务管理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长汀革命旧址</p><p class="ql-block">福建省苏維埃政府旧址</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公布</p><p class="ql-block">福建省人民政府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三二年三月十八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天会在此召开。大会通过了《实行劳动法令》、《土地问题》、《军事工作》、《经济财政问题》、《苏维埃建设问题》等决议;发布了(拥护全国工农红军》、《致上海罢工工友》、《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苏联》等通电;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张鼎丞当选为主席。政府机关设于此。</p> <p class="ql-block">枫杨</p> <p class="ql-block">柏木王</p><p class="ql-block">科属:柏科柏木属</p><p class="ql-block">学名: Cupressus funebris </p><p class="ql-block">评选时间:2013年</p><p class="ql-block">估测年龄:1200年</p><p class="ql-block">主要指标:胸围420厘米(胸径133厘米)</p><p class="ql-block">树高25米冠幅14.4米</p><p class="ql-block">特性:常绿乔木,栽培历史悠久。木材</p><p class="ql-block">坚韧耐腐,供材用。树形优美,枝叶浓密,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和观赏树种,常植于公园、陵园及名胜古迹。</p><p class="ql-block">龙岩市绿化委员会</p><p class="ql-block">龙岩市林业局</p><p class="ql-block">2013年12月</p> <p class="ql-block">汀州试院唐代双柏视频</p> <p class="ql-block">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纪晓岚任福建学政,按临汀州主持科考,并驻于汀州试院.</p> <p class="ql-block">唐代双柏</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p><p class="ql-block">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汀州试院召开。任弼时代表中央政府作政治报告。张鼎丞作闽西苏维埃政府工作报告。3月21日,宣告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选举张鼎丞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福建苏区的关键转折点</p><p class="ql-block">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烽火岁月里,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长汀逐步成为中央苏区的关键城市。遵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指令,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定于 3 月 18 日——巴黎公社纪念日,在长汀拉开帷幕,旨在进一步推动福建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p><p class="ql-block"> 从 1932 年 3 月 18 日至 21 日,这场盛会在长汀隆重举行。参会人员涵盖福建苏区各县、区苏维埃政府的核心骨干,以及中共福建省委、团省委与工农群众团体的代表,总计 100 余人。大会开幕之时,场面蔚为壮观,军乐齐鸣,鞭炮震响,全场群情激昂,共唱《国际歌》。张鼎丞首先致开幕词,庄重宣读中央政府的指示信,并详尽汇报工作。中央政府代表任弼时亲临会场,致以热情洋溢的祝词并发表了极具指导意义的重要讲话。</p><p class="ql-block"> 在会议进程中,代表们围绕诸多重大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审议并通过了《实行劳动法令》《土地问题》《军事工作》《经济财政问题》《苏维埃建设问题》等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决议。同时,大会还向全国发出了《拥护全国工农红军通电》《致上海罢工工友电》《拥护中国共产党通电》《拥护苏联通电》等一系列彰显革命立场与团结精神的宣言电文。</p><p class="ql-block"> 此次大会的一项核心成果便是宣告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经民主选举产生了 35 名大会执行委员、13 名候补委员以及 9 名主席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张鼎丞众望所归当选主席。“省苏”设立了土地部、工农检察部、财政部、内务部、文化部、粮食部、裁判部等八个重要部门,后续又增设国民经济部、妇女部,形成了较为系统且全面的政权组织架构,为福建苏区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石。</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成功组建,成为福建苏区革命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苏区的革命斗争与建设迈入了全盛时期。长汀也由此荣升为福建红色区域的核心首府,汇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中心职能,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对福建乃至全国的革命事业都产生了极为深远且持久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樟树</p> <p class="ql-block">汀州府城隍庙,历史与信仰的交汇。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兆征路80号,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迄今有1200多年历史,是汀州城内最重要的著名古建筑之一,占地面积9000余平方米,为福建省面积最大的城隍庙之一.</p><p class="ql-block">城隍庙由门楼、前殿、正殿、后殿、大院、两廊和东岳宫组成。主殿供奉府城隍和县城隍。后殿供奉太岁殿(斗姆元君、六十太岁)、报恩殿城隍父母和夫人殿城隍夫人;东岳宫供奉东嶽大帝十大阎君和六十曹官;正殿大院东西两廊遗留十幅彩色壁画,分别画出了十殿阎君各种善恶因果和惩恶扬善的场面,让人肃然起敬。主殿的主体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顶,房顶似古代官帽,栩栩生辉。</p><p class="ql-block">汀州,历经州、郡、路、府建置,所辖县治逐渐增多,地域不断扩大,明洪武元年,汀州府治时辖清流、宁化、明溪、上杭、永定、武平、连城、长汀八县,城隍庙成了八方人士的朝拜圣地。被政府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信仰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汀州府城隍庙,作为汀州的一张名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宗教信仰,更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它的存在,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人民的智慧与信仰,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p> <p class="ql-block">汀州府城隍庙视频</p><p class="ql-block">陈文龙(1232年-1277年),初名子龙,宋度宗为之改名文龙,赐字君贲,字刚中,号如心,福建兴化(今福建莆田)人。陈俊卿五世从孙。抗元名将,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他在兴化孤城无援的情况下,集民兵数百人坚守,后因部下私开城门降元被俘 。被俘后,他在被押送杭州途中开始绝食,并在拜谒岳飞庙时,吞香火自杀,终年46岁 。</p><p class="ql-block"> 据考据,汀州府城隍庙从明始祀奉陈文龙为城隍爷。</p> <p class="ql-block">长汀兆征路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苏兆征1885年出生于珠海淇澳岛,1922年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省港大罢工中担任罢工委员会委员长等职,是全国工人拥戴的领袖.1929年2月25日,苏兆征在上海病逝.1933年8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48次会议决定增设兆征县,以汀州为中心,县名是为纪念苏兆征烈士.而长汀县城内的主要道路“府前街”也随之被毛泽东提议改名为兆征路,该路西起通津门(长汀宾馆),东至济川门。</p><p class="ql-block">长汀兆征路两边有以下历史文化景点和政府机关:</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景点</p><p class="ql-block"> - 汀州府城隍庙:位于长汀城西兆征路一侧,始建于唐大历年间,有1200多年历史,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长汀县博物馆):位于兆征路41号,是明清时的汀州试院,现为长汀县博物馆,是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 级红色旅游景区 。 </p><p class="ql-block">- 汀州文庙:位于兆征路20号,始建于宋绍兴三年,是汀属八县推崇儒教的重要场所,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p><p class="ql-block">- 三元阁:位于兆征路边上,是长汀最古老城门之一,原名广储门,为唐代汀州刺史陈剑所建,历代均有修缮,清代为三层城楼,翘角飞檐,甚为壮观 。</p><p class="ql-block">_府学阴塔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位于长汀县政府院中 。</p><p class="ql-block"> 政府机关</p><p class="ql-block"> - 长汀县政府位于兆征路。</p> <p class="ql-block">长汀宾馆</p> <p class="ql-block">济川门</p> <p class="ql-block">长汀县委、县政府大门</p> <p class="ql-block">长汀县拥有一处独具特色的景观——双阴塔(府学阴塔与县学阴塔)。二者皆位于卧龙山下,彼此相距约 200 米。它们深埋于地下,呈井的模样,外观虽似普通水井,实则是极为罕见的“阴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府学阴塔”处于昔日府学之处,也就是现今的长汀县政府大院,兴建于宋代咸平二年。其建筑格局与县学阴塔大相径庭,呈上尖下阔之形,由层层青砖精心垒砌而成,整体呈圆形,是一座隐匿于地下的宝塔,塔下泉水澄澈清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县学阴塔,又称“八卦龙泉”,因位于县学左谕署内(即如今的长汀县城市管理局内)而得名。它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最初名为“开元井”,缘由是原址为开元寺。此井宽度约有丈许,深度达十三丈,呈上宽下窄之态,且以大条石板为建造材料,每层均用八块石板巧妙垒砌,构成八角状的倒置塔形,仿若八卦图,故而得名“八卦龙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长汀双阴塔蕴含着独特的历史背景与丰富多元的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八卦龙泉约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开元井”。府学阴塔则建于宋咸平二年,二者分别位于当时的县学与府学所在地。古人建造双阴塔,旨在期望汀州各县文运亨通、才俊辈出,借由阴塔的力量制衡阳塔,守护汀城的风水,助力卧龙腾飞,化解城关东西山头的万魁塔和辛峰塔可能对汀州文运产生的不利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其一,独特的建筑造型别具一格。它们颠覆了常规塔的形态,以倒立井形示人。八卦龙泉上宽下窄,以大条石板和八块石板一层的独特构造呈现出八卦之形;府学阴塔上尖下阔,由青砖垒砌而成,彰显出古人非凡的智慧与卓越的创造力。其二,深厚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双阴塔是古人风水信仰的生动体现,承载着人们对文化昌盛、人才济济的殷切憧憬,是汀州崇文重教文化传统的有力见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汀州学子奋发图强。其三,珍贵的历史遗迹意义非凡。作为唐宋时期留存至今的古井,双阴塔默默见证了长汀自唐开元至宋代的历史演变,以及汀州古城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轨迹,为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依据,是长汀历史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府学阴塔……清嘉庆庚年四月八邑公立。</p> <p class="ql-block">- 汀州府学:是汀州府这一行政区划内的最高学府,管辖范围涵盖汀州府所属的八县,为八县童生提供教育机会.</p><p class="ql-block">- 汀州县学:是长汀县这一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官方教育机构,仅服务于长汀县本地的童生。</p> <p class="ql-block">府学阴塔</p> <p class="ql-block">县学阴塔</p> <p class="ql-block">万魁塔</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源自1993年版《长汀县志》,其中标注的文字比较模糊,仔细辨认是“福建长汀县万魁塔 摄于卅三年清明前一日”,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4日,照片上的人物大都穿着中山装,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模样,还带着四个小孩,看来是当时在长汀的厦门大学教师或公立机构职员到那里游览合影。</p><p class="ql-block">  万魁塔坐落在长汀城东营背南面的拜相山上。拜相山又名笏山,因其犹如向西北的卧龙山俯拜作揖而得名。拜相山古代就是长汀的游览胜地,名曰“拜相青山”,被列为汀州八景之一。万魁塔建于明万历壬寅年间(公元1602年),高十三层,全部用白砖砌成,塔内有石梯,可至塔顶。四周枫树成林,风景秀丽,立于山上能鸟瞰全城风光,有诗云:“拜相山隈枫锁径,万魁塔底日斜城”。由于城西还有一座塔,所以万魁塔也被称为东塔,拜相山也被称为塔岭。……</p><p class="ql-block"> 万魁塔于1944年6月被拆除,存世342年。因为当时粤汉铁路被日寇占据,长汀机场成为中国东南各省唯一未沦陷的机场,因抗战需要,当年夏天进行大规模扩建,而万魁塔正对机场跑道,有碍飞机起落,所以只好拆除。</p><p class="ql-block"> 安平文</p> <p class="ql-block">汀州文庙,又称孔庙,汀州府学,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城关)兆征路20号,建于宋绍兴三年(1133年),是汀属八县推崇儒教的重要场所。汀州文庙历史上曾经拥有庞大的建筑群,包括长汀县县政府大院的大部分,县人大办公楼的全部。由棂星门、泮池、拱桥、仪门、门庑斋舍、文会堂、题名策,名宦乡贤祠、大成殿、崇贤祠等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汀州府学"乡贤祠"</p><p class="ql-block">汀州府学"乡贤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座北朝南,砖、石、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原为三进式建筑,后殿已改建。现由门楼、门厅、天井、前殿、两廊组成,占地312.34平方米。该建筑立柱均为石柱,殿前还有龙柱、石板、栏杆、木雕、石雕工艺精细。该建筑结构合理,布局严谨,是汀州城缅怀先贤、激励后人的一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乡贤祠</p> <p class="ql-block">长汀厦大旧址内两棵千年古柏 。</p> <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6日,国立厦门大学隆重举行十七周年校庆。萨本栋校长和全校师生在长汀厦门大礼堂(长汀县文庙)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汀州东门老古井位于福建长汀县汀州镇卧龙山脚下,毛主席与它有着不解之缘。1932年10月,毛主席在福音医院疗养期间,每天到老古井取用水,还带领警卫人员清洗古井,并借此机会向前来取水的群众了解社情民意,进行调查研究。他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帮助汀州市苏维埃政府纠正了官僚主义作风,并用长汀的毛边纸起草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后成为毛主席在第二次全苏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一份重要报告。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会议时,毛主席还特意向福建省委书记叶飞打听汀州老古井还有没有水,在得知老古井不但有水,老百姓还继续使用后,欣慰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老古井视频</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福音医院休养所</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旧居)</p><p class="ql-block">国务院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公布</p><p class="ql-block">福建省人民政府一九九七年四月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九三二年秋,毛泽东同志在此治病期间,召开了各种调查会和座谈会,还深入城乡访贫问苦,进行社会调查,撰写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一光辉著作。</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旧居视频</p> <p class="ql-block">福音医院</p><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长汀革命旧址</p><p class="ql-block">国务院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公布</p><p class="ql-block">福建省人民政府一九九七年四月立</p> <p class="ql-block">长汀革命旧址,系指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辛耕别墅、福音医院、云骧阁、中华基督教堂和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为土地革命时期重要文物史迹。</p><p class="ql-block">福音医院,一九O四年英国传教士创办、"五卅"运动后由傅连障主持院务。一九二七年医治南昌起义军伤病员。一九二九年成为中央苏区第一个为红军服务的医院,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曾在此治病疗养,一九三三年迁往瑞金,正式改编为中央红色医院。</p> <p class="ql-block">中央苏区第一个为红军服务的医院</p><p class="ql-block">-﹣福音医院</p><p class="ql-block">1927年9月初,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进入长汀,傅连障院长带领长汀福音医院等城区医务工作人员医治了300多名南昌起义的伤病员。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首次入闽解放长汀县城后,福音医院为红四军全体指战员接种牛痘,医治伤病员,还为毛泽东、罗荣桓、徐特立、陈赓等人治病,成为中央苏区第一所为红军服务的医院。贺子珍在这里生下她和毛泽东的孩子毛岸红,小名毛毛。1933年初,福音医院迁往瑞金,正式改名中央红色医院。傅连障把医院和全部家产都捐献出来。毛泽东称他"红色华佗",《红色中华》称他为"苏区第一模范"。</p><p class="ql-block">福音医院坐北朝南,由门房、礼拜堂、病房、医疗室、手术室、医生宿舍等9幢中西合璧式的平房组成,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福音医院视频</p> <p class="ql-block">真理万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