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无尽迷底的商丘古城

明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中原大地上有一座独特神奇的古城,以“城摞城”闻名,这就是河南商丘古城。它有太多的未解之迷,城池之下遍地都是宝藏。查阅资料得知造成这一奇观的原因是因为商丘邻近黄河故道,而河水中又含有大量的泥沙,在中下游形成恐怖的“地上河”,黄河的一次次决口带来的大量的泥沙将一座座城市彻底掩埋,留下了无尽的迷底。古老的城池历经多次掩埋与重建,形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古城之下叠压着元朝、北宋、隋唐、秦汉、周朝等多个历史时期的都城遗址,它们一座城叠着一座城,被历史的土层牢牢封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层层叠压的历史遗迹,犹如一部立体的史书,每一层都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兴衰变迁,见证了“商丘古城”在历史长河中的坚韧与顽强。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去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在古城的南湖边坐落着一座古色古香、又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建筑群,这就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历史上鼎鼎大名、人才济济,在中原乃至中国的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应天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后晋时期,由商丘人杨悫创办。北宋时期,“应天书院”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支持,成为宋代较早的一所官学化书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应天书院也因此被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匾额“应天府书院”;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学家晏殊出任应天知府,聘请著名学者王洙为书院“说书”;仁宗景祐二年,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晏殊又聘请因服丧而退居睢阳的范仲淹执教。任教期间,范仲淹撰写《南京书院提名记》。范仲淹学成于应天书院,后又授学于这所书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便形成于这一时期。“应天书院”历经北宋一百余年而不衰,它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北宋政权的巩固和教育普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应天书院”拥有辉煌的历史,经历了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历经数次损毁、重建,其古迹已荡然无存。现在的书院是2003年在宋代原址附近进行复建的。这是一座红墙灰瓦院落,三面环水环境清幽。到书院必经“状元桥”,汉白玉的石拱桥倒影与桥身相互辉映,河岸垂柳依依,景色宜人。从“状元桥”的名字,就可以感知宋时的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站在“状元桥”北望,书院大门尽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过状元桥,映入眼帘的是铁制影壁上“天下为己任”五个大字赫然醒目。“以天下为己任”是范仲淹在执掌应天书院时确立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推动了北宋应天书院的发展。资料介绍,应天书院曾创下“七榜五十六”和“一榜双魁”的辉煌。状元王尧臣,探花赵概皆出于应天书院。北宋商丘曾出过四个状元:宋祁宋痒兄弟状元,张去华张师德父子状元的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绕过影壁就是大门,大门是应天书院的标志性建筑,宋代单檐歇山式风格。大门正上方悬挂着“应天书院”横匾,山门廊柱楹联“应天始兴学书院冠华夏、学子频中第俊才擎宋廷”,隐隐透出应天书院当时的“霸主”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过书院大门就是开阔的庭院,院内绿草如茵,景色宜人。沿着笔直的青砖路向北走就是书院的最大建筑“崇圣殿”。红柱灰瓦,面阔7间。正殿供奉着孔子的塑像,塑像的背后正上方悬挂“万世师表”横匾。两侧分别立有“孔门十哲”塑像,既护卫着老师,也代表了孔子衣钵的传承者。崇圣殿左右是配殿,左配殿是“范文正公纪念馆”,图文展示了范仲淹的经历和政绩;右配殿是“至贤先师纪念馆”,图文展示了范仲淹的求学之路;还有应天书院千年来的历史和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崇圣殿到“大讲堂”的中轴线两侧,立有应天书院走出来的名人志士、社会精英等人物简介牌。继续向北走就是“书院大讲堂”。“大讲堂”是学术交流的场所,面阔5间,大门左侧挂有一方形牌子,上面写着“中原明珠国学堂”、“应天书院国学教育基地”。范仲淹主持书院天圣六年(1028年)所作的《南京书院题名记》,足见当年应天书院的博雅学风和恢宏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伴随着北宋168年的历史生涯,“应天书院”难逃战争的劫难到此画上了句号。历史上的应天书院,人才济济,培养了范仲淹、王尧臣等众多文坛大家和国家之栋梁,是中华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范仲淹是“应天书院”精神图腾的象征,书院的正前方有一座范仲淹雕像,白色的大理石塑像后面竖立有十多块范仲淹名言名句的木牌。虽是一座仿古建筑群,但“天下同文”、“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的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书院从北门—-“拱辰门”进入古城,这是一座大型古城遗址。商丘古城拥有4000余年建城史、1500余年建都史,现存地上的“归德府城”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四面环水,外圆内方,像一枚古代的钱币,格外引人瞩目。古城拥有四座巍峨的城门,每座城门皆设有瓮城,且城门与正门巧妙地错开,形成了独特的“扭头门”格局,这种设计蕴含着深厚的军事防御智慧,可有效抵御外敌入侵。登上城楼,俯瞰古城全貌,远眺城湖美景,感受古城的历史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归徳府城墙”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墙周长 4.35 公里,址阔10米,顶宽 6.66 米,高 6.66 米,外包1米厚的大砖,白灰喂缝,内用黄土夯实。城墙上布满了防御设施如城垛、箭楼、炮楼和角楼,展示了明清时期古城池的威严与壮丽。城墙坚固雄伟,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环绕着古城,见证了岁月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走在城墙上,古城和护城河尽收眼底,豪迈之情油然而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古城沿着中山大街一步步走进历史深处,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古建筑处处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九十三条街道形如棋盘,龟背形的地势略向南倾斜。古老的街巷、庙宇和古建筑,往来的行人复刻出当年的繁华场景。虽然时过境迁但从很多细微的遗址中仍然能看到当年的影子,有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归德府文庙”始建于元初,历经多次修葺,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文庙是全国唯一一座学堂建在大殿右侧的建筑,形成了左殿右学的独特建筑格局。文庙内供奉着孔子等先贤的牌位,是商丘地区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城”北部的东二街,有二座大宅院隔街相对而建。位于街北的是明万历年间进士、户部尚书侯恂的故居。侯氏故居是古城仅存的明清“八大家”官宦府邸建筑,具有浓郁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从第一进院落穿堂门可以看到后院的“退思堂”(未开放)。朴素大方的木制门窗、隔扇、简洁的木结构显示着侯恂廉洁朴素的风格,是一代廉吏高风亮节的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坐南朝北的大院是“明末四公子”之一,明末清初文学家侯方域的故居。始建于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拥有五间两层的独特布局,前方开阔深远,后方闭合流畅。西侧的厢房分三间,过厅亦为五间,全采用硬山式砖木构造,由4排圆柱子和88根横梁交织而成。青砖垅瓦,门窗木雕剔透清新,柱角有龙凤浮雕,瓶式栏杆环立四周,庄重别致,古朴典雅,建筑通体显现出清代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侯方域故居中的主要建筑是“壮悔堂”,其命名富有深意,取自侯方域在三十五岁这一青壮年时期的价值观,它所呈现的是侯先生对不能实现大志的反思与懊悔之情。尽管才华横溢,但面对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革,他在壮年时期未能达到理想中的成就,故此将主楼命名为"壮悔堂"来表达他对此的感慨及失落。</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不仅是他生活和创作的地方,更是研究明清文学和历史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的才情与抱负,以及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侯方域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侯执蒲为明朝太常侍卿,父侯恂为明未户部尚书,叔父侯恪为明南京国子监祭酒。侯方域的文采恢奇雄健,与魏禧、汪琬并称为清初三大文学家。后期侯方域在“壮悔堂”致力于诗文和散文的创作,结集为《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名闻清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号雪苑,出身丰裕,天资聪慧,精通文学创作,尤以散文和诗词著称。壮悔堂东侧是“雪苑社”,由于侯方域经常与友人在此谈古论今,讨论文学,因此得名“雪苑社”。并与贾开宗、徐作肃、徐邻唐、徐世琛、宋荦并称为“雪苑六子”。侯方域作为“复社”领袖之一,其文学成就和政治活动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侯方域是昆曲《桃花扇》的主人公,他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传奇爱情故事流传至今。故居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史料。堂桌前便是候方域和李香君的雕像,候方域站立,手拿桃花扇,目光温柔,正凝望前方,李香君正坐在琴前,双手抚琴,沉醉其中,人物须发皆现,面目表情详细可见,栩栩如生。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清代戏剧家 孔尚任编成名剧《桃花扇》该剧除被多种剧种上演外,还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影响颇大,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壮悔堂前西侧有“翡翠楼”,因秦淮名妓李香君曾居于此,故名“香君楼”。房间内挂有“秦淮八艳图”及字画、腊像等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壮悔堂”这座穿越悠长岁月的建筑,不仅铭刻着侯方域曾在此生活的印记,更凝聚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社会变革的深深思索。“壮悔堂”与“侯氏故居”,作为明清时代归德府古城内部具有极高价值的历史建筑,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社会环境与文艺演进的直观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徜徉于这方底蕴深厚的土地,听秋雨落叶的音韵绕城,美食街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响起,纵横交错的古巷中便深深浅浅的地在诗意中散发出了烟火的味道和时代的气息,千年古城盛绽芳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