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 字:梦想的翅膀</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8292685</p><p class="ql-block">配 图:(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b>玩具与玩乐</b></p><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是在70年代度过的,那时的我们,玩的花样很多却很土,不同的玩法给我们带来童年的乐趣。那时候没有卖玩具的,只能自己想着法儿玩,玩过烟盒贴的“三尖子”(等同烟卡),玩手弹玻璃珠子,玩自制木头小手机,玩打牦牛(打布球),玩抓蛋蛋(抢布包)、抽陀螺,玩抓骨头(猪羊小骨头),玩推桶箍(铁桶上面的铁圈),人多组织上玩老虎吃羊(排成一长串,让一个人去逮),玩打土战(邻村的娃娃们拿着土圪垯,互相向对方扔),有好多玩的东西,好多种玩法,那时候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很有乐趣。</p> <p class="ql-block"> <b>陶气而顽皮</b></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孩子都很顽皮,敢爬树掏麻雀,敢从五六米高的土涯上跳下,敢抓松鼠🐿、逮黄鼠🐭,这些小鼠类都可以放在笼子里玩或用绳子拴住玩。还敢骑猪摸狗,胆子贼大,天真幼稚,什么都不怕。小的时候,因为顽皮陶气经常被父亲打骂,曾经一个人躲在生产队饲养院牛圈的喂草料槽子里睡过觉;躲到土洞里吃过小伙伴偷着送来的玉米面窝窝;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父亲打了我,跑的野地里去躲避,母亲见我迟迟没回来,就出来找我,当时是赤着脚鞋都没穿,地里面有很多沙子石头柴草,母亲越叫我追赶我,我翻沟跳涯跑的越远,大约有七、八里地的路程,母亲没办法怕我走失了,哭着恳求我让跟她回去,哄着我说,只要你听话跟着妈妈回去,我保证你爸不会再打你的,看到妈妈的无奈和无助,我好像意识到这就是母亲的心疼和真爱,我感动地嚎啕大哭,才跟着妈妈回到家里。那时跌断胳膊扭伤脚是常有的事,不知天高地厚、不计前嫌后果,就知道图高兴、瞎胡闹,缴枪不杀成了口头禅、早出晚归成了家常饭。孩子们夏天热得不行就在泥水里泡,冬天冷的不能就往柴堆里钻,黑不溜秋农村娃,天真无邪挺快乐,年幼无知不觉苦,嘻嘻哈哈过童年。虽然很土,但很快乐,小伙伴一有空就聚集在一起,开心地玩快乐地耍,亲亲热热,欢欢喜喜,乐在其中,美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 <b>上学与读书</b></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学的时候,学校在村子的最北边,离家比较远,教室是没收了地主家的院落房子,上了一年多就搬到村中心新建的学校,有个大操场是体育活动的场地,那个时候农村没有计划生育,出生率高、孩子多,上学的学生也多,七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制,初中两年制,学校大约有学生300多名,学校成为适龄儿童的乐园,在这里读书学习、玩耍嬉戏。那时候电力资源匮乏,停电时间比来电时间长,上晚自习都是点着自制的煤油灯做作业,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捡麦穗、摘棉花、割草、拾粪,样样农活都的干,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 <b>觉悟和情怀</b></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学校唱的是《东方红》《学习雷锋好榜样》,教室墙上挂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提倡的是“五讲四美”。弘扬的是雷锋精神,教育学生多做做好人好事,向雷锋同志学习。发扬的是拾金不昧,捡到一分钱也要交给老师。组织学生斗地主、游街示众,阶级斗争意识很强,从小树立坚强的革命意志。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喇叭放着哀乐声,大队设着灵堂,同学们带着沉痛的心情,缓步走到灵堂前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三鞠躬,挥泪告别,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