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玄武山

<p class="ql-block">昵称: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424370</p> <p class="ql-block">对一座山的膜拜与虔诚,无须度量它的确切高度。一座山的神圣与灵秀,也无须太多的言语诠释与表白。</p><p class="ql-block">在广东的东南边陲陆丰碣石镇北,有一座神秘而古老的圣山——碣石玄武山。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散发着无尽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的一天,晴空万里,天气炎热,却丝毫不影响我和友人自驾到陆丰碣石镇玄武山观光的雅兴。从海丰县城出发,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驱散了旅途的劳累和烦躁,一个多小时后,到达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空地处,我们下了车,随朋友从正门进入,正门的石雕龙柱威武,庄严而气派,抬头看“玄武山”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走进玄武山,和它对话,抑或是品读它的前生今世,必须捧出一颗清澈明媚的心!它端坐在岁月深处,如一耄耋老者,亦如洞察万物的修行者,它睿智,从容,优雅,深情而默默地俯视着人间的离合与悲欢。</p> <p class="ql-block">本地朋友介绍旅游区有东、西、南、北四座山门。这座南门牌坊建于1996年,耗资五百万建成,牌坊采用透雕技艺,构思巧妙,图案形态逼真,建筑工艺精湛;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将浮雕发挥到极致,其特点是精美生动,玲珑剔透。</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漫步,处处可见百年老松树,它们枝繁叶茂,虬枝横生,数不清的褐色的根须在微风中晃晃悠悠。这么多年来在岁月的风雨中历经沧桑,却依然傲骨峥嵘,四季长青。实在是草木界的传奇。凝眸处,它绿意盎然,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元山寺,红墙绿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这里是景区的核心景点,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寺内保存有大量历史文物,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朋友介绍说:“元山佛祖的‘签诗’内容颇有历史文化内涵,每一条签诗都托付在一个取自历史或戏曲的故事里。”殿内,佛祖慈眉善目,殿外叩拜者诚心礼佛,这里常年香火旺盛。有道是至诚至善者,所求皆能如所愿。</p> <p class="ql-block">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建碣石卫城时,广东都指挥花茂重建,时称玄武庙。明万历五年,碣石卫总兵侯继高主持扩建成现在之规模,称玄山寺。清康熙(玄烨)时,为避帝名讳,故改“玄”为“元”,始称元山寺。清光绪帝曾下旨,元山寺每十年一修,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说起碣石镇的玄武山元山寺,首先想到的便是拜佛。元山寺内供奉有玄天上帝,但寺里同时也供奉释加牟尼、观音菩萨佛像,因此元山寺有佛道合一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元山寺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既不同于道观的典型建筑,又不同于佛寺的典型建筑。它巧妙地运用了粤东地区的建筑形式,又融入了宗教的色彩,是颇具地方特色的世俗的宗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玄武山原名圭山,因形似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手拿的玉圭而得名,前山坡徐缓,后山有山峰突起,上尖下方,圭山也渐渐被称为“玄武山”。</p> <p class="ql-block">石亭建于1995年,亭中碑刻着“人杰地灵”四字,是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所题。游人登临玄武山,可在此驻足观赏秀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玄武宝殿位于元山寺南面,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结构,琉璃硬山顶,翘角飞檐,以石雕、木刻、泥塑、瓷贴、油漆等艺术装饰,建筑风格和艺术具岭南宗教特色。</p> <p class="ql-block">中华碗的碗口直径为2.68米、高1.35米、重量大约800斤,是当前世界最大的陶瓷碗,寓意普度众生大慈大悲的佛家教义和海纳百川、圆融和谐的玄武山文化。</p> <p class="ql-block">元山寺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牌匾</p><p class="ql-block">“灵声满道”匾额是光绪十三年,民族英雄刘永福奉命赴台抗日被召回后,只身旋回碣石,重游元山寺,百感交集,疾书题刻的,以此告慰台湾一仗为国殉难将士的在天之灵。</p> <p class="ql-block">“水德灵长”的匾额就是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期间为元山寺敬题了“水德灵长”匾额,祈求东南海疆万世太平、海不扬波。“水德灵长”和“灵声满道”这两面匾额已列为中华名匾。</p> <p class="ql-block">元山寺比较有名的匾额还有清同治穆宗皇帝钦赐,加盖“同治笔墨之宝”印章,慈禧太后亲笔所书的“威宣岭表”匾额,此匾缘出清咸丰十一年。此外,元山寺至今还保存着一批历史悠久、价值较高的寺藏文物。有北宋时期的“崇宁通宝铜炉”,明代的“宣德铜炉”、清代的“瓷瓶”等。</p> <p class="ql-block">福星塔,其塔高18.6米,塔基周长24米,共用5340块优质的花岗石叠成。清咸丰八年,文昌阁被飓风所毁。石塔于清同治四年落成。从塔顶极目而望,整个碣石镇尽收眼底,远眺可见浩瀚的大海,它历来是南海碣石湾的导航标志,有“佛灯引明”之称。</p><p class="ql-block">“<b>碣石高处一登临,金屿苍茫日耀金。海上蜃楼成五色,沧桑倏忽悟升沉。楼高昼永海风清,潮水来时两岸平。最好月斜潮去后,蟹灯渔火闹三更” </b>。这是一首陆丰八景之一“碣台观海”的词赞。 </p> <p class="ql-block">福星塔有三大功能军事瞭望、佛灯引明、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麒麟石的后背刻有“山不在高”四个字,是清光绪十六年镇碣使者邓万林防务碣石时所题。</p> <p class="ql-block">明万历年间,参戎郑谦山、巡道成雨泉、姚龙聚会于山亭之上,共商抗倭大计,撰文共立了“三台保障”的碑记。“<b>山不在高,有仙则灵</b>”,玄武山恰恰应了这句古话。</p> <p class="ql-block">四美亭位于福星塔西侧,历来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之雅称,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碣石卫总兵侯继高建置,称“一鉴亭”。清末年间,碣石官绅主持重修,并定名为“四美亭”。</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景区内的另一个象形石。考古鉴证,椐铷锶法同位素测定,该岩石距今已有一亿多年了。现龙门石仍耸立于“起龙岩”前。</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建于2016年,双面青石照壁,坐南面北,正面雕刻九龙图案,背面刻有国学大师饶宗颐所书“飞龙在天”四个大字,九龙壁九龙气势磅礴,九龙之间的背景是水草山石图案,映衬烘托九龙成为一个主体亦是个体,灵活多变,姿态优美动人。</p> <p class="ql-block">1927年11月,周恩来、徐向前、贺龙、叶挺等革命领导人,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义军转战潮汕进入海陆丰,在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领袖彭湃的指挥下,带领红二师将士及海陆丰赤卫队员围攻盘踞在碣石城内的反动武装,红二师作战的指挥部就设在这里--玄武山“自得居”。</p> <p class="ql-block">“<b>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b>”。潮汕的朝拜之地玄武山是佛道两教合一的宗教活动场所;是闽南语系百姓的佛教信仰中心。漫步玄武山,体验宗教的宁静与祥和,享受休闲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