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周末,我微信大洋彼岸的儿子,要和孙儿视频说话。结果被儿子推了,说孙儿正在参加朋友生日聚会,不方便。过了一会儿,儿子连发数段视频予我,让我看看聚会的场景和孙儿快乐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那儿是一家儿童娱乐场馆,空间宽阔,设施齐全,孙儿和 20几个孩子由工作人员引领在轮番体验着:先是“闯关”活动,跨栏、钻网、过悬桥、爬绳梯等,一道接一道;接着是球类比赛,网球、桌球、保龄球、羽毛球等,一项接一项;继而是电子游戏,赛车、拳击、射箭、对战等,选择多多。大家或展示个人技能,或表现团队协作,没有赢输的荣辱,只有一阵接一阵的欢呼声和笑声。</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庆生环节,孩子们一同来到一间有梯台、有主题背板、有气球鲜花的屋内,关闭灯光,点燃蜡烛,围绕“生日小王子”一起唱生日歌,一起品生日宴,共送上美好祝福。孙儿和其他孩子一样,始终全身心投入其中,不停地开怀乐着,完全忘记了跟在身边的爸妈。</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生日聚会我并不陌生,因为自孙儿上幼儿园到现在小学二年级,每年他都会自办一次,参加多次。自办是在他生日时候,他自己提出邀请人名单,自己确定生日礼物和聚会场所,和许多小朋友在分享与获取欢乐中度过。我还清晰地记得照片和视频里他在活动前全神贯注写邀请卡片及分装礼品盒的表情,记得他活动后于家中清点收取生日礼物时的感动和兴奋,那一刻,他的思维和情感火花迸发,能量是超大的,快乐和幸福是别样的。</p> <p class="ql-block"> 他多次应邀参加的庆生活动,除了娱乐场所,也有在体验馆或朋友家中时候。在体验馆,有时是做泥塑、剪纸,大家环绕台前,按照面前的样品,捏、剪各种动物、城堡;有时是学做面食,或蛋挞,或汉堡、或肉卷,或生日蛋糕,各选所好,各展所长。在家中,院子大、设施全的,便于后院做各种游戏,院子小、设备少的,则一半于室内看书、玩玩具,一半于室外玩耍。最后的环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邀请者和参加者互换礼物,然后点蜡烛,一起唱生日歌,一道品享生日餐。</p> <p class="ql-block"> 能够受邀参加这样的生日聚会,一定是好朋友之间。这样的好朋友,孙儿目前少说也有20几个。他们中有过去的同学,也有现在的同学;有校内结识的,也有校外班上课结识的,黄、白、黑、棕色皮肤组合成团体标识。他们在校园里互为学友,用孩子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谁能“最快最透理解老师所讲”,“在自由讨论中出奇思妙想”,并乐于“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告诉他人”,他(她)就会得到“广泛的爱戴”,拥有“最多的学友”。</p> <p class="ql-block"> 在校外则为娱乐伙伴,“谁喜欢分享快乐”,“谁会玩儿又不争抢着自己玩,懂得礼让和尊重”,就会“接收最多的邀请”。相互邀请多了,感情自然加深了,便又出现非生日而邀几个好友到家里或公园一块儿娱乐的情况。到家里,发邀方家长会配合孩子准备好玩具和午餐,受邀方家长会随孩子前往,或一同入户,或只送接,孩子们则随心所欲地互讲故事、共做游戏,一起品味家庭美食;到公园,孩子们多组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不是亮歌喉,就是秀球技,童真、童趣表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听儿子说,学校对学生间这样的校内外互学和联谊活动颇为认可, 认为“同学加朋友”间的交往与交流,不仅“可以激发智商和情商”,还“有助于社会能力和道德的培养”,而这些都是学生“成长过程所不可或缺的”,又是“学校所不能完全给予的”。因此,老师在家长会上经常表扬那些拥有“广大朋友圈”的同学,说这是他们“亲和力”“凝聚力”“影响力”与“发展潜力”的表现。孙儿便是被表扬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庆生及个别聚会,自然会占用家长的休息时间,也常常和孩子课外学习及锻炼发生冲突。对于孩子们来说,课外选学门艺术课和体育课十分必要。艺术课是为了提高修养,体育课是为了培养意志和强身健体。孙儿每周末上的钢琴课和网球、游泳课,就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不定期去参加生日和个别聚会,难免会打乱学习和锻炼计划。对于家长来说,紧张工作一周后,也需要在双休日放松休息一下,以缓解疲劳再投入工作中。</p> <p class="ql-block"> 所以,当看到孙儿挤出晚上时间加补所耽误的校外课时,当看到儿子儿媳为准备孙儿的生日和个别聚会,常常忙到深夜购礼物、租活动场所,又用多个休息日陪伴时,我和妻不免有些心疼。但儿子儿媳却说,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孙儿的自主意识、友善情怀和与人交往相处能力,也让他们“结识了许多于平常无法结识的家长朋友,有了一个更大的朋友圈。”“跟着儿子去社交,我们收获多多,快乐多多!”</p> <p class="ql-block"> 再过几周就是感恩节了。儿子来信说,已和孙儿几个朋友家长约好,要一块儿出去旅游度假。不用说,这是将孙儿和儿子儿媳的“朋友圈”又发展、深化了,收获一定是更多、更大、更持久的!</p>